中学语文体悟教学作用和对策

更新时间:2024-02-01 点赞:8431 浏览:3343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位盲人在街头乞讨,眼前摆着一块牌子,上书:请您施舍一点吧。冬末春初时节,街头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人们并没有因这个蜷缩一隅的人可怜而停留他们匆匆的脚步。有位诗人经过,他对盲人说,我帮你换一块牌子吧。于是他在牌子的另一面写了几个字:春天来了,我却什么也看不见。慢慢地,盲人眼前的空碗满了起来。
一句话,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转变呢?原来,“请您施舍一点吧”只是以乞讨者本身的需要出发,它难以引起路人的共鸣;而“春天来了,我却什么也看不见”却能引起路人的丰富体验:春天,和风轻送,百花盛开,大自然生机盎然,我们都沉浸在大地回春的喜悦中,而这个人却什么也看不见!一种同情、怜悯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人们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
由此,笔者想到了语文教学。《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在对必修教材的“内容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倡议”进行解说、指导时,在万字左右的篇幅中,“体验”一词就出现了24次,“感悟”一词出现了11次,与之相近的“感受”出现了12次,“感受”出现了16次,“领悟”出现了5次。这些词语的密集出现无疑在呼唤我们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并引领学生体验(会)介入,启发学生感受领悟。于是,一种新的、极其重要的教学思想和对策——体悟教学理所当然地被推到了语文老师的眼前。
所谓体悟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实践、经验、感受,对文本内容进行思索、领会、感悟,以而突破障碍,加深理解,获得启迪,培养情感,增强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养的教学策略。当前,倡导体悟教学,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它有利于实施语文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倡议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熟悉世界、进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①怎么引导“对话”?怎么引导“碰撞”、“交流”?文本尤其是高中文本语言表达常常是抽象的、平面的,要想快速地走进文本,理解文本,需要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设一座理解的桥梁,借助这座桥梁,学生才能顺利品读感悟,获得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熏陶。而这座桥梁就是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经历、实践、经验、感受。离开了这些,仅凭老师单向的浅析、讲解、传输学生必然思维板滞,理解困难,感到索然无味。正由于如此,《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明确提出:“语文新课程夸大要重视学生的活动和体验。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点。”
其次,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毋庸讳言,今天的时代,正成为一个视觉(眼球)的时代,一个读图的时代,一个趣味日趋平面化和浅薄化的时代。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的那样:“不少人把自己的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②在这种情况下,语文课更应该承担起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走向高雅,走向崇高的重任,雕塑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高中语文新教材特别重视人文教育,所选的众多篇目有利于丰富学生情感、净化心灵、陶冶思想,而对于这些文本,体悟教学正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上风。当然,很多人以为不应该给语文教学设置“育人”这样的重担,不错,语文固然姓“语”,语文三维目标当中最为核心的目标固然是“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落实”,但是谁都无法否认语文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独特、无法取代的影响和作用。最近,语文界对语文课“人文性”过分现象进行了广泛的申讨,这笔者也同意,但笔者以为,语文教学绝不应该拒绝“人文”,只是我们不能为了“人文”而“人文”,似乎不“人文”就不是新课改。我们应该依据文本特点,寻求合适的教学策略,或偏重于“工具性”,或偏重于“人文性”,总之,具体情况应具体对待,以正确解读文本,发挥文本最大的教学效益为准则,而绝不能谈人文则色变,就要一棍子打死。
第三,它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和社会。纷繁广阔的现实世界始终是我们关注的中心,也是语文教学流淌不息的源头之水。我们夸大“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说到底就是与生活、人生的对话,对文章的情感体悟实在也就是对生活的感悟。利用体悟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度,使学生更深入地思索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自己熟悉社会和自然的能力,领悟生活和人生哲理。如学习《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就会引导学生关注造成了数万人死亡的四川和缅甸热带风暴等,学生也会对“人是最脆弱的苇草”的观点理解得更鲜明深刻。
体悟教学的具体对策有哪些呢?下面先容八种策略。
一、联系经历,走进意境。心理学探讨表明,人只对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信息组块相似的信息感兴趣。所以,要想引导学生顺利进入课文情境,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贮存的相关信息模块。比如,讲授《再别康桥》时,有学生提出:“诗人为什么愿意在国外的河里做一条水草呢?这样是不是就不爱国了?”李镇西老师这样启发:你们都去过一些风景优美的名胜地,临别时对那里都恋恋不舍,你们有这样的心理是不是就不爱家乡了呢?学生结合自己的旧有体验,瞬间便明白了徐志摩当时的内心感受。还有一位教师在《在烈日和暴雨下》的教学过程中,先要求学生回想夏日的景象,接着想象自己在那样恶劣的天气里奔走的情景。这样学生再学课文,无疑会加深对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痛苦的理解。
二、咬文嚼字,体味内蕴。笔者在执教季羡林先生的著名散文《清塘荷韵》时,有这样一个成功的引导:
师:这一节主要体现了季老对荷花生长的盼望。请大家留意一个词语“工作”。你们的工作是什么?(生答:学习)老师的工作是什么?(生答:教学)而季老的工作是“盼荷”,以这个词语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议论,举手)
生:工作是不能不做的。盼荷已经成为季老必须要做的工作了。
生:工作需要责任心,盼荷已成为一种责任,来不得半点马虎。
生:工作需要结果。我读出了他的期待,急切。
生:我读出了一种虔诚,一种情结。
生:我读出了他对美好的执著的向往和追求
生:我读出了年老的季先生对美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
“工作”本是一个很平淡的词语,很不引人注目。然而教者正是通过联系学生的平常感受,通过对“工作”的咀嚼品味,却使学生以平淡中发现神奇,以平常中悟出出色,品出了词句的魅力,品出了作者的心境,品出了文本中人(物)的意态,品出了文本的另外一番洞天。
三、联想场景,化虚为实。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赞可夫指出:“只有以抽象上升到具体,才能更完整地熟悉到那个具体事物,熟悉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教学中只有让语言文字所代表的事物在头脑中重现,化语言文字和抽象概念为具体形象,使阅读过程与感知、知觉、联想、想象的心理过程相连接,才能真正与课文沟通,获得生动形象的情感体验。比如学习《长亭送别》的第一段[正宫][端正好],这支曲化用了范仲淹《苏遮幕》词句,既写秋天之景,又写离人之情,情景交融。在体验这样的意境时,我们必须先想象语句表达的境界,走进文本,境我交融:深秋天气,碧空如洗,白云徘徊,黄叶委地,百草憔悴;秋风萧瑟,群雁避寒,雾寒霜凉,红枫染醉,离人将别。身处这样的场景,眼前情人别离,前程未卜,命运难测,于是一种不安、凄凉、难舍的复杂情感油然而生。这样这段情景交融的文字才不仅读进你的眼帘,也读进你的心里,你才能与主人公合二为

一、才能对主人公的复杂情感感同身受。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