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与语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19 点赞:14519 浏览:6664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育法》指出:“教育应当继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的成果”。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就更需要以民族文化中去吸取营养。中国事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以《诗经》、《离骚》到唐诗、宋词、元曲,这些宝贵的的财富等待我们去继续,语文教学责无旁贷。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阅读教学,而阅读教学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学生对文章的感知和感悟能力,这就需注重语言的积累,首先以文章的记忆、背诵入手。
背诵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地提高读写听说的能力。“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即是这个道理。文学泰斗钱钟书先生以《三国演义》到《三侠五义》都背诵过,靠大量的背诵和广泛的阅读积累了丰富的语言和知识,以而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贯中西的大文学家和大学者。茅盾先生对《红楼梦》倒背如流。这些古今大文豪的事例都说明背诵是语言积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为他们后来的进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定数量的语言积累在中小学阶段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得到教育部分的专家们和众多教师的认同。新的教学大纲对中小学生背诵古诗文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这进一步说明了背诵对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量。
背诵即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过去的经历在头脑中的反映和再现。它分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
机械记忆主要是针对一些一时难以理解而又必须加以背诵的知识。机械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但机械记忆的完成主要依靠学习者毅志力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不宜多用。
理解记忆是指在对所记忆的内容、有了正确的熟悉,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以达到背诵的目的。所谓理解就是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深入到内部,看出它的本质、联系、性质等,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积极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判定和推理。在读文章时,不仅要弄清写了什么?还要弄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牢固地加以记忆。这与人脑的生理构造和特点密不可分。人的大脑分为熟悉、整理、贮存、提取四个区域,只有四个区域共同协作、互相进步才能记得牢。如《扁鹊见蔡恒公》一文,不少学生刚开始背诵时,总把几次见面的语言、动作混淆起来。后来随着课文的学习,在一次次的诵读中慢慢地理解了文意,掌握了做事的情节变化进展,人物的性格及特点,背诵也轻易了,很少有人再出现混淆的现象。这就是理解的作用。
常听学生抱怨记性不好、老记不住,羡慕那些博闻强记的人。实在,绝大多数人并非真正记忆力低下,而是没有运用正确有效的记忆策略,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予以指导和点拨,让学生勤记、善记,只有过好背诵关,尤其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才能在效地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阅读能力,以而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