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在中学接受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32289 浏览:153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学语文课堂也为我们继续和发扬鲁迅精神搭建了便利的平台,因此探讨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的接受情况将显得很有意义。本文的着眼点是梳理建国后半个多世纪以来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的接受状况。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梳理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选编及其历时篇目的更替。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整理并分析鲁迅作品在中学的解读情况,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论文以不同时期文道关系的主流方向为依据,以《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故乡》等在中学教材中比较稳定的篇目为中心,将鲁迅作品的接受情况大体上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文以载道”时期,这一时期鲁迅作品肩负着沉重的政治使命,在教学中是严格遵循着“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进行的;第二,极“左”思潮泛滥的时期,鲁迅作品完全成立政治的传声筒,成为造反派手中批斗的武器;第三,“文道统一”时期,这一时期对鲁迅作品的教学,在思想教育方面基本是沿用了十七年时期的观点,变化是加强了“技术”方面的练习,就是加强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练习。第四,工具理性的强化,鲁迅作品被肢解成语言练习的知识点;第五,人文精神的回归,个性的张扬,鲁迅作品的解读出现较为开放的局面。第四部分论述鲁迅及其作品在当代的意义。【关键词】:鲁迅作品中学语文工具个性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3-4Abstract4-7引言7-8第一章鲁迅作品在中学课本中的选编8-13一新政权新体制新教科课书8-11二时期鲁迅作品的选编11三新时期鲁迅作品的选编11-12四新千年之后鲁迅作品的选编12-13第二章鲁迅作品在中学的解读(上)13-22一语文教育中的“文以载道”13-18二思潮冲击下的鲁迅作品的解读18-20三对“文以载道”的反思20-22第三章鲁迅作品在中学的解读(下)22-41一“文道统一”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影响22-27二科学主义对鲁迅作品教学的冲击27-32三主体精神的回归,个性的张扬32-41第四章中学接受鲁迅作品确当|教学论文范文|代意义41-47一鲁迅作品在中学接受的处境41-44二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漫漫之路44-47结语47-48参考文献48-51附录51-56后记5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