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学习策略

更新时间:2024-04-10 点赞:33278 浏览:1551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阅读是教学目的,也是一种教学手段,运用得好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学习策略、朗读、阅读、质疑
过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夸大和重视教师的教法,而忽视学生的学法,忽视以学生这一角度来设计教学指导。现在,“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教学论述的共鸣。正如培根所说:关于策略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我国也有一句老话:“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此,足见策略的重要量。现在我就“阅读教策略”这一不足来谈谈我的做法:

一、朗读是阅读学习策略的基础

以读为本,这是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学习策略,这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一篇范文,只有反复诵读,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靠读,领会文章靠读,鉴赏文章靠读,写作文章靠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说的道理是很明白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倡朗读,这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对于由小学升入初中的初一学生来说,所学课文篇幅加长,内容加深,难度加大,这都影响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这时,快速默读只能粗略提取信息;而朗读,视之于眼,诵之于口,闻之于耳,形成于脑,整个过程调动了诸多因素,对课文的感受、理解、记忆会更有利。由此看来,朗读不仅不会耽误时间,反而会提高阅读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语文教学,在课堂中设计朗读这一教学程序,这只体现教法,而在阅读中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朗读,如何培养朗读的兴趣,如何由朗读去领会课文的内容,即让学生学会朗读这一策略的运用,则是学法的指导。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朗读过程中,仅仅要求发音正确,吐字清楚,声音洪亮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朗读技艺教学论文方面加以指导和练习。让学生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把过去做“老师强迫学生读”,变为“学生想读,情不自禁地读。”

二、把质疑当作阅读教学的关键

质疑,就是提出不足。对此,古人有很多精到论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接下来就是鼓励学生质疑。可以以文章的每个段落中挖掘不足,也可以以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思想内涵上挖掘不足。质疑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第一步,也是革新教学论文的基础。鼓励学生质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索能力。我在阅读教学中,除了注重设计不足情境的创设外,要预留较多的时间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提出不足。而且允许学生随时提出不足,允许学生在回答中出现错误,也就是给学生质疑释疑提供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例“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在我国民间可谓家喻户晓。愚公的高大形象早已深入民心。愚公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一种优良的传统美德。然而,在《愚公移山》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不仅仅肯定了愚公坚忍不拔、顽强奋斗、排除万难的坚毅精神,还大胆地提出了不少质疑,甚至表示出某些坦然的否定。
A类同学质疑:愚公并没有真正“移”走“山”,“愚公移山”的提法不严密。
以客观上说,原文无法找到充分证实“人定胜天”的理由。学生能够实事求是,尊重原文,这种积极的求并思维,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
B类同学质疑:愚公“移山”,并不是明智之举。
有学生质问:“年且九十”的愚公,为什么活到90岁才下决心来“移山”?面对“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的困境已近一个世纪,难道策划“移山”工程的大计是一个大彻大悟后的茅塞顿开?
学生在积极的质疑过程中,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答案,而不是老师归纳的答案,也不是任何教学参考书上现有的答案;同时,在积极的质疑中,我也以中获取了不少新的熟悉,新的启迪。
当然,提倡学生质疑,提倡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探究去体味、领悟,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在学习策略、思维策略上加以引导,体现在教师选择恰当的点拔时机,使用恰当的点拨策略。就我的感受而言,一是在学生质遇碰到困难时,需要点拨;二是在学生难以发现不足时,教师要用设疑引疑的策略加以点拨,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总而言之,质疑如同阅读教学的“敲门砖”,开启学生的聪明之门。
综上所述,朗读、质疑是阅读教学中的必要环节,又是学生阅读过程中重要的学习策略,教会学生阅读的学习策略,是提高语文科成绩的关键。
(广西北海市合浦党江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