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更新时间:2024-04-11 点赞:24359 浏览:1085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口语表达能力低就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假如不善于展示自己,才华就很难被社会发现和认同。因此,对于现代公民来说,有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表达能力需要以小就培养。
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每次见到他们听到最多的是“孩子成绩还行,就是表达能力太差,请老师在这方面多加指导。”这就需要教师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采用多种策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注重交流,小组学习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的就是使学生知道如何说话,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小组合作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下,课堂上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听”,很少有“说”的机会,即使有回答不足的机会,他们往往也由于怕说错而不敢举手发言。口才实难得到锻炼。实在,对于学生来说,“说”比“听”学到的更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想说。课堂上,学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通过讨论交流,表达看法或共同解决某一不足是学习知识最有效的策略,也是提高小学生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尤其是以小组学习为主的教学,刚开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练习时,我先告诉学生汇报的流程,让学生明确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在说的过程中要说出自己的理由和探究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已经不再需要教师所提供的固定格式,也能很流利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养成。
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在小组中,他们都是彼此熟悉的好朋友,因此他们乐于体现自己,乐于发言。你会发现,课上不敢举手的孩子在小组里抢着发言;一说话就酡颜的孩子在讨论时滔滔不绝;沉默寡言的孩子为坚持自己的看法与组员据理力争……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表达机会,完善彼此的看法,而且在同等的环境中培养了他们“乐于说”、“敢于说”的精神。既有面对小组中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索、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读是基础,说是目的

学生说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但在说的过程中还会有着一些不足:大多数学生在口语表达时,往往不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心中所想,这是词汇量贫乏的体现,其解决办法是多读书。读是说的基础,只有大量的阅读,积累丰富的词汇,才能使自己的表达更具体、有血有肉。课外阅读尤其不容忽视,在指导阅读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阅读水平向学生推荐图书(低年级学生适合阅读百科知识和通话故事,不适合阅读名著等小说)。此外,还要倡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摘抄好词佳句。只有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才能正确地表达出心中所想,做到“我口说我心”。
为了积累好词佳句,我帮助学生办了“采蜜集”“我的小本本”。在学完每一课后,让学生把喜欢的好词、好句写在“采蜜集”中。在生活中,有什么想说的话都写在“我的小本本”上。在日常教学中,我还鼓励学生即兴创作,比如,学了《我想》一课,我就问学生:“你想到了什么?谁来当个小诗人?”学生们现在小组里说一说,在小组内交流的时候,互相学习,将心中所想畅所欲言,说得可好了。有的说:“我想把眼睛和耳朵安在鹞子上,飞上高高的蓝天,看白云飘飘,听小鸟欢唱,就这样,飞呀,飞呀,心情是多么愉快。”学了《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后,我问:“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你还有什么好的策略么?”学生按课文中的样子说一说吧!学生们说了很多,大部分学生都能将心中所想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一个孩子是这样说得:“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空中的大雁会告诉你方向。秋天的时候,大雁往南飞,春天到了,大雁又会飞回北方……”孩子把生活中的经验用正确的语言表述了出来。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应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出来。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经常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表达的。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在课前准备好头饰和道具,让学生扮成小壁虎、黄牛、燕子、小鱼和壁虎妈妈进行表演,表演之前,让学生先揣摩小壁虎失去尾巴时的心情,在它借尾巴的时候,它应该怎么说呢?学生小组内先试一试,感受不同人物的不同心情,燕子阿姨、老黄牛、小鱼、壁虎妈妈的语气应该都是不同的,通过在具体情境中的对话和表演,让孩子们感受到语言的感彩,感受到不同的语气能够表达出人物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感情。
在日常教学中,我积极挖掘教材,创设情境,激发他们说的,并给孩子创造机会,适当引导,让他们有说的兴趣、有说的、说的内容。

四、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榜样,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对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师应当做到口齿清楚,语言鲜明、正确。教师的语言,应当如同珠落玉盘,清楚动听,一字一词不能含糊不清。语言的表意达情,首先要让学生听懂、听清教师在说什么,只有听得清楚,才能逐渐理解。教师的语言发音必须正确,力求做到字正腔圆。众所周知,学生语言的获得多由模仿而来,在家庭,学生主要模仿家长;在学校,学生的模仿对象主要是教师,因而,只有听清楚教师每一个词汇的发音,学生才能正确地模仿,学生的语言也才可能得到更好的进展。假如教师语无伦次、颠三倒四,学生在口语表达时就很难做到完整连贯、条理分明。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时刻留意自己语言表达的正确性、连贯性和条理性。学生受到教师的影响,在说话时自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正确地表达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说得头头是道。

五、适当鼓励,增强信心

鼓励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一句恰当的鼓励,可以使失败的同学重获信心,使成功的同学更有自信,更乐于说。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应注重对学生进行适时的评价,对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表扬,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真正感到鼓舞和愉快并产生自信心和主动性,进一步努力想方想法去提高说的能力,鼓励学生不怕错误,敢于大胆发言,积极介入活动,争相扮演角色,以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机会,激发其表达的,把握契机,有步骤地进行指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他们想说、敢说的心理素质和语言适应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今后他们语文素养的形成与进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