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07 点赞:4119 浏览:126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进而促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进展。这对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与全面进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固然近年来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的语文教师以为小学生年龄小、自主学习能力差等,仍然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不管是识字课、写作课还是学习课文,始终制约教学论文着课堂,以为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机械的地位,只是接收知识的容器,制约着学生个性的进展,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进展。要切实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要运用教育教学新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读贯串教学始终。以下是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的点滴感受,与广大同仁共享。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介入教学

爱因斯坦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斯多惠也提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搞好学习的基础。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年龄小,以及基础知识、认知规律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对较为抽象的文字轻易产生畏难情绪,造成了学生对阅读教学兴趣不高、效果低下的情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一切以学生的实际出发,找准学生思维的切入点,借助实物、课本插图、多媒体等手段,营造出一种轻松乐学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1.巧妙设计课堂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精心设计巧妙的导语,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兴趣来介入课堂教学,这是上好一节课的条件和基础。
2.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课本插图来进行教学。如教学《找春天》《秋天的图画》时,我们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然后在课上展示,这样可以使课文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导入。多媒体集图文声音像于一体,这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易于接收知识。如在教学《月光曲》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月光曲》这首钢琴曲子,这样可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融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寓游戏于课堂教学中。小学生对游戏尤其喜爱,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寓游戏于课堂教学中,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给学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学生对阅读教学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介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如我们可以把一些课文进行改编,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来进行朗读,让学生通过对人物语气、语调及表情的模仿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文本所要表达的意蕴。
4.贯彻精讲多读原则。读和讲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一味地读和一味地讲都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贯彻精讲多读的原则,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切入点,捉住时机,灵活组织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文本,真正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精讲多读这二者之间是相互推动教学论文的联系,学生多读可以推动教学论文教师的精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教师精讲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和思索。

二、运用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学会朗读

1.教师范读。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入的课文都是文字优美、感情真挚的,通过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意思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利于学生情感的进展及语文素养的形成。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以及基础知识、认知规律、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生字较多、句子较长、句式复杂,学生对句子的逻辑停顿及对深刻含义的理解显得有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加强范读。教师范读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深刻理解与陶冶情操的最有效的策略。教师不仅要读得流利、读准字音,还要富有感情,推动教学论文学生与课本产生共鸣。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课前要精心备课,广泛涉猎,立足教材,以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及技艺教学论文,表达出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与情感。教师在进行范读时还要留意为学生营造课本所需的意境,让学生主动介入其中,推动教学论文学生思索。
2.学生朗读。学生朗读是阅读的基本功,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朗读技艺教学论文,形成读书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如散文类的文章用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进行朗读,说明类的文章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层次清楚。
3.比较朗读。所谓比较朗读,就是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进行阅读比较,使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思索语调与情感的差别,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如二年级上册叶圣陶写的《瀑布》,此文文质兼美,全文共分为三节,分别以声音、视觉与文字入手描写了闻声瀑布的声音、远看瀑布及近看瀑布的情景,进而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在最后一节“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中“如烟、如雾、如光”这一组比喻用得巧妙,形象蕴藉而又富有神韵,写出了水珠被风吹散时飞扬的状态。通过比较读,学生感受出了这里用逗号而不用顿号的妙处,逗号的停顿均衡,能让人感受出水珠在风中飞扬的飘渺、朦胧与神奇美。
4.无声阅读。即默读,是指不用将文字转化为声音读出来,而是用大脑直接感知,获取文字的意思。无声阅读的速度要比有声阅读的速度快两倍以上,是学生以书本上获取知识的最为重要的途径,同时无声阅读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索和消化。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各阶段掌握默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二年级开始学习默读,做到“一用两不能”,即用眼睛看书,不能用手指文章,也不能嘴里小声叨念;三四年级初步学会默读,可以获取基本信息,并能大胆质疑,善于发现不足;五六年级要熟练掌握默读,要手眼脑并用,在重难点处作标记,加批注,在发现不足的基础上主动进行思索来解决疑问,并且要有一定的速度。
5.评读。就是对朗读作出评议,指出有着的优点或不足。评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别,旨在使学生在原有阅读基础上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是“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这一基本理念的体现。既可以自评,即学生自己评价自己,也可以他评,即学生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既可以评价朗读的情感,也可以评价朗读的技艺教学论文。这样长期坚持,在朗读与评价中就可以推动教学论文学生掌握朗读技艺教学论文,提高朗读能力。
总之,要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以读为本,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思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