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要“实”字当头

更新时间:2024-01-18 点赞:5660 浏览:1973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这需要我们“简简单单教语文,真真切切为学生,扎扎实实求进展”。为了学生的进展,课堂教学要“实”字当头。
关键词:语文教学;真实;朴实;扎实
中图分类号:G62

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0)10-0029-03

现在的语文课“形式”的东西不少,不管需要不需要,都要使用多媒体,都让学生表演,故弄玄虚“革新教学论文”,刻意突出人文性,追求表面的热闹、出色。动不动就让四人小组讨论,还没说上两句,却立即叫停等等。我以为,语文课堂教学要倡导朱作仁先生提出的“三实”——真实、朴实、扎实。切实做到崔峦老师所夸大的“简简单单教语文,真真切切为学生,扎扎实实求进展”。

一、朴实——简简单单教语文

学会“减法思维”,尽量减去不必要的东西,去掉非语文的东西,即使是语文的东西也要突出重点。另外,语文教育因素太多,内容繁杂,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有所失,才能更好有所得。正如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言:“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某种作用上讲,放弃也是一种聪明。陶行知先生早在1919年的《新教育》杂志上就提出:“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获最大的效益。”语文教育要以讲究效率进而产生高效益。
记得有一位作家说过:什么是大师?大师就是那些下最深的功夫探讨,用最浅显的方式表达探讨成果的人。靳家彦老师说过:“我上课除了必要用的教具外,不带任何东西。这样做好处是我没有羁绊,能够与学生心相印,情相同。”于永正老师执教《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表演,也没有课件,却受到好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导法,妙在得法。
斯霞老师多年前的一个教学片断,直至本日依然值得我们品赏。
师:你们看老师的脸上怎么样?
生:老师脸上笑嘻嘻的。
师:除了笑嘻嘻,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表达呢?
生:笑眯眯、笑呵呵、笑哈哈。
师:笑哈哈与笑呵呵有什么不同呢?
生:笑哈哈,张大嘴巴;笑呵呵,嘴巴张的不够大。
师:那么这两个词与笑眯眯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笑哈哈与笑嘻嘻都有声音,笑眯眯没有声音。
斯霞老师以不经意之处捕捉儿童的思想,启迪儿童的聪明,渗透思想策略,又在文字和现实的联系上架起一座“思维之桥”,通过对一个词语的理解,丰富了与之相关的词汇。貌似平淡无奇,实则用意颇深,这就是:于简单之中见深刻,质朴之中见真功。
简简单单不是“低水平的重复”。能体现出简单之中不简单、平凡之中的不平凡的课堂,才是智者的课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和文化底蕴,先进的教学理念,同等的教学风格,流畅的教学结构,灵活的教学机智。

二、真实——真真切切为学生

新课标倡导“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实质上是对学生熟悉的肯定,也是为学生提供张扬个性的平台。我们应该清醒的熟悉到,尊重学生富有创意的解读,并不意味着教师对什么都可以熟视无睹,一味迁就。时下,一些教师故弄玄虚地玩“革新教学论文”解读,一味追求学生答案的“多元”、感受的“奇特”、场面的“火爆”,至于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何在,怎样引导学生正确感悟、体验,以中获得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则被忽视甚至被丢掉了。
如一位教师教学《狼和小羊》这则经典故事时,让学生想象“狼扑向小羊的结果会怎样”。有学生说,狼扑向小羊,小羊机智地一闪,狼由于用力过猛,冲到河里淹死了;有的说,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一位猎人经过这里,一把狼打死了;还有的说,小羊经过巧妙周旋,把狼引进了陷阱里……实在,这则寓言真正的价值取向在于告诫人们:跟凶恶的坏蛋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学生的解读可谓丰富多彩,虽源于生活经验,但阔别了文本的真正意图,因此,无论观点再新、形式再活,也只能是“南辕北辙”。而教师假如不加思索地肯定,将导致寓言的主题黯然失色,文本潜在的熟悉价值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失落。可见,教学是积极的价值引领,而这份引领基于对文本教学价值的精确把握。面对学生的多元解读,教者应该成为“同等的首席”,应该语气沉重地告诉学生一个血淋淋的事实:软弱的小羊被凶狠的狼活生生地吃掉了。这样就给学生以强烈的心灵震撼,使他们的生活经验这个“仓库”得到充实,思想得到启迪。
萨特以为,“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当“阅读”迈进“教学”这扇大门时,教师“组织者、推动教学论文者和对话者”的角色作用应该充分彰显。当学生的熟悉出现偏差时甚至错误时,教师就要“站出来”,仔细浅析,因势利导,积极引领,或完善,或纠正,唯有这样,学生的境界才能得以提升,人格才能得以完善。

三、扎实——扎扎实实求进展

《慈母情深》是作家梁晓声的作品。梁晓声回忆自己拥有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用母亲在“机声隆隆”的环境里劳作节省下的钱买的,以而感受到“情深似海”的母爱。有两位老师曾是这样教的:
片断一:
师:你知道“震耳欲聋”的意思吗?
生:声音很响快把耳朵震聋了!
师:“快要”就是“将要”的意思,词语中的哪个字表示的是这意思?
生:“欲”是快要的意思。
师:你在哪里听到震耳欲聋的声音?
生:(众):开山的时候,打雷的时候……
师:那课文中的作者是在哪儿闻声的呢?
生:是在母亲工作的工厂里。
师:可见,那里的工作环境差,母亲赚钱是多么的不轻易。
片断二:
师:“欲”是什么意思?
生:马上,将要。
师:摇摇欲坠、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欲”就是这意思。“震耳欲聋”这个词什么意思?
生:声音快把耳朵震聋了。(齐读句子,读出这种感觉)
师:你们曾经听到过震耳欲聋的声音,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众):心很烦,难受!想远远地躲开!
师:这震耳欲聋的声音响了多久?
生:没有停过!
师:请你在课文里找出依据。
生(众):大声地说话;大声地喊母亲;母亲大声地问……
师:同学们,请你们不要忘记,刚才你们听到噪声会说烦、吵,而母亲却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这只是在今天,昨天的母亲、明天的母亲还将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齐读句子);春天的时候,我的母亲——(学生齐读句子);秋天,冬天——(学生齐读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的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齐读句子)。
师:为了表达慈母情深,你们说这些句子能少吗?这大声喊能少吗?这就是语文的体现策略,也是我们作文时学习的策略。
以上片断一,是一位青年教师上的课,而片断二,是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上课的实录。粗看似乎思路相差甚微。但是细细感受一下,王老师的精妙不仅在于构思的“一唱三叹”,与众不同,还着眼于看似细小的地方,却是点睛之处,动情之处,催人泪下。
两位老师都夸大了“震耳欲聋”中“欲”字的理解,但王崧舟老师技高一筹,用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句“摇摇欲坠、山雨欲来风满楼”中的“欲”就是这个意思,让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自然链接,这不仅巩固,更是温故知新。
平时我们在进行字词教学时非常注重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但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还应该更多地练习他们浅析归纳、综合运用、由此及彼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融会贯通。王老师的轻轻一点拨,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别有洞天。
“机声隆隆”,长时间呆在这震耳欲聋的环境里,让人无法忍受。两位老师都让学生感受“震耳欲聋”带给自己的体验。但片断一中,老师询问学生“你在哪里听到震耳欲聋的声音”,马上让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母亲在那样的环境中辛劳工作的句子。而王老师却是让学生描述自己听到震耳欲聋的声音时的感觉,然后夸大在母亲的工作环境里这样的声音没有停息过。如此设计,让学生对“母亲的艰辛”有了较深的理解。
对于“……七八十台机器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这一句,两位老师都非常注重突出读好“震耳欲聋”,读出声音的响亮。但是前一位老师只是简单地夸大了要读好,王老师却用诗一般的语言创设了情境,让学生想象:“刚才你们听到噪声会说烦,吵,而母亲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这只是在今天,昨天的、明天的母亲……春、秋、
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在王老师的引导下,把这一句读的一浪高过一浪。这不只是声音的响亮,更是表达了在真正理解了母亲后对母亲深深的敬意。最后,王老师画龙点睛:“为了表达慈母情深,这些句子能少吗?这大声喊能少吗?这就是语文的体现策略。
由此,不仅“震耳欲聋”深深地烙在学生的心中,而且文章的写法也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
真正做到“实”字当头是不太轻易的。这需要我们多一些“语文”,少一些“关乎语文”的东西;“读好导悟,读中见悟”,让学生触摸语言,感受其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求真务实,以平常心上常态课;吃透、吃准教材,了解编写意图,提高语文素养;不迷信,不盲以,有主见,尊重事实,善于思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而要做到“三实”,就需要我们“简简单单教语文,真真切切为学生,扎扎实实求进展”。
学生是进展中的人。只要我们捧出一颗对教育虔诚、对学生真诚的心,一颗淡泊名利、无私忘我的心,在心中装着学生、爱着学生,时刻挂念学生的生命进展,课堂中自然就会“实”字当头。
参考文献:
[1]王义堂,田宝军,王硕旺.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对策[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
[2]张庆.建立面向未来的母语教育新系统——访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N].中国教师报,200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