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再思索

更新时间:2024-02-14 点赞:4373 浏览:1356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使我国的基础教育革新教学论文又有了重大的推进,它以全新的教育观念审视小学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近况,回应了素质教育所必须解决的具体不足,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进展。”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策略、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体现为较强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体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语文素养是推动教学论文学生德、智、体、美和谐进展的语文素质,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下面就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实质及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自己一些做法和感受。

一、课前预习指导——打开学生自学能力的桥梁

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就如同战前的侦察,打仗不侦察往往会出现不必要的牺牲,学习不预习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牺牲,牺牲的是时间和精力。预习了才知道难点、重点是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哪里,心中有数,听讲才能主动,才能轻易与教师产生共鸣,配合默契,积极主动地学习。但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预习,以为预习只是读读生字、课文而已,达不到预习的目的。因此,只有指导好学生课前预习,才能有效地指导课堂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预习,应以以下几方面入手:
1.明确目的。开始时给学生布置预习的范围,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以后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心理学探讨证实:带不足读一遍比不带不足读五遍效果要高。让学生带着不足读就得边读边思索,以书上找答案,这种学习主动积极,效果当然高了。
2.鼓励质疑问难,学做预习笔记。学生预习时,除了抄写课文的词句,重点,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的不足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不足做好思想准备。
3.教给“圈、点、批、注”的预习策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站在书上看书”,首先要学会对书圈、点、批、注,把看了书的感想、想到的不足批、注在书上。宋朝学者朱熹读书时喜欢用各种彩色笔做记号,初读时,把有感受的地方用红笔画出,再读时用青笔画出,以后用黄笔,最后用黑笔,他说这样可以“渐渐向里寻到精英处”。做记号的策略对学生也是非常有用的,因此,教师事先可以和学生商量几种常用的记号,如直线(-)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曲线(~)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重点号(¨)表示关键的词语;问号(?)表示对句子或观点的质疑等等。

二、教师角色重定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

新一轮课程革新教学论文很重要的是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夸大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讨、积极思维、生动活泼地进展。教师必须以纯粹的知识传递者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推动教学论文者和介入者转变。有人曾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比作“婚姻先容人”,这是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教师只是把教材先容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交流。教学中提倡教师少问,学生多问,学生通过读、思、议,自由发挥、自由伸展,不必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凡事都得符合或趋近教师的解答、统一到标准答案上去,学生可以标新创新,大胆假设,只要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就行,以中学会感受、感受、体验、揣摩。教师不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在学生读中相机指导,或矫正目标、或提出要求、或纠正错误、或进行激励、或梳理归纳。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在读中悟到的策略往往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的不足往往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结合不足加以疏导,就水到渠成。例如教学《三味书屋》时,一位学生提出不足:鲁迅上学迟到是有理由的,老师批评他,他为什么不向老师解释清楚,而是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结合这个不足,我让学生讨论,有的说:鲁迅尊重老师,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有的说:他后悔不该迟到;有的说:鲁迅不想以家务繁重作为理由原谅自己……以而让学生悟到鲁迅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就轻易地解决了本课的一个难点。对于文中的朗读,应让学生自己品读,读出感情,读出感受。总之,阅读教学中应做到:书本让学生读,见解让学生讲,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发挥其独立精神,奇迹就会出现。

三、语文知识积累——拓宽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

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规定每个年级的课外阅读量,如六年制四年级每学期不少于30万字,一至二年级的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能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目的是督促师生把语言积累落到实处。假如学生的语言积累有了量的突破,胸有万卷,“书生气”十足,那么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有质的奔腾,定会洋洋洒洒,下笔千言,这不是倡导学生像过去私塾教育一样死记硬背,但适当背诵经典作品、优美词句,可以让学生储存语言模型,发现语感,形成良好的语言反应机械,以更好地受到审美感染。因此,我鼓励学生把课外学到的优美句子抄在笔记本上,并互相交流,办班级图书角,每周抽出两节课指导学生读课外书,并戏称这种课为“营养午餐”,旨在引导学生沟通课本内外,拓宽学习渠道。作业时也有的放矢地延伸到课外,如:写出以课外学到的名言、歇后语、童谣、诗歌等;根据提示填写表示数字的成语,如(五)光(十)色;表示动物名称的成语,如(鹤)立(鸡)群;填写诗中的花名、数字等。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语言积累落到实处。

四、丰富语文活动——增加学生才干的途径

新课程标准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学科实践性极强,我尽量将枯燥无味的作业化为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近似游戏的过程中达到练习、温习巩固的目的,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如成语接龙、表演课本剧《陶罐与铁罐》,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点。此外还举行手抄报比赛、讲故事比赛、格言警句比赛、诗歌接龙等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
总之,时代在进步,事物在进展,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教学论文。新一轮基础教育革新教学论文对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有较高的语文素养。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