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质疑精神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21201 浏览:9463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高中诸多学科中,语文不仅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它不仅具有听说读写的工具性,也有带有情思、审美、、历史文化教育的人文性。语文学习,应当让学生在自觉自愿中完成,即通过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悟,产生学好语文的内驱力,产生情感的爆发力,以而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笔者以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留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质疑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在质疑中感受探讨知识的奥妙,以而达到乐学、善学的程度,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下面,就以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巧质疑。

一、尊重学生的思想,信任学生的能力

曾有教师感叹:常鼓励学生质疑,却不知为何有的学生不敢质疑,有的学生不爱质疑。实在,质疑精神的培养首先在于教师。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联系,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尊重学生的思想,信任学生解决不足的能力。
教师要信任和尊重学生,不能把学生一味看成是等待被教导的无知的孩子,填鸭般一味将自己的观念、固有的结论灌输到学生脑子中,却以来不顾学生是否主动消化吸收。作为语文教师,教学中不仅应具有大语文观,还应具有一份大气的心胸,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具有独立解决不足的能力,相信学生探讨知识的能力。要具有尊重学生的意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尊重学生独立思索的权力,尊重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探讨精神。只有基于“信任”与“尊重”的条件下,语文教师才能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敢于放手,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多给不足让他们去解决,多给机会让他们去把握,多给疑难让他们去探讨。
当教师的信任与尊重传达到学生心中,学生对自己也就有了自信与尊重,就会相信自己的能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敢于挑战。当教师在思想上真正同等对待学生时,才能将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变“教师为本”为“以学生为本”,语文课堂才不再是一汪死水,学生勇敢质疑,师生共同研讨,师生才能同时得到思想交锋、精神竞技的乐趣,才能真正做到乐学善学,才能搞活语文课堂,将课堂变为自由思索的广阔草原,让学生的思想在这片知识的土地上跃马由缰,纵横驰骋。
总之,和谐的师生联系,教师赋予的尊重和信任,才是学生勇敢质疑的沃土,学生才可以主动积极地吸取知识的甘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以而全面提高能力、提升素质。

二、教师应具有质疑精神

钱理群先生说:“中学语文教育应该多一些人文教育,应该给人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人若缺少这种底子是会有不足的,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是教师培养出来的,即所谓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要想引导学生巧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教师本身必须具有探讨真理的勇气,有敢于质疑的精神。惟其如此,才能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带领学生勇敢质疑。
课本中所选课文多为名家名作,对于这些作品词语、情感、思想主旨等的解读,教学参考书中往往有固有套路,但大部分只是主流解读,并不能全部涵盖作品本身意蕴。教师在备课中,可或提出自己见解,与学生一起探讨探讨;或选取各家学说,让学生接受多方思想。如此,才能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例如,讲解《红楼梦》所选章节时,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参照课文,说出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并选择红学大家周汝昌、周思源、俞平伯、刘心武等人的论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不同红学家对于同一部小说、同一个人物的不同解读,培养学生独立思索的意识,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思索,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想引导学生巧质疑,就必须有敢于质疑,勇于探讨的教师。无法想象,一位思想呆滞、缺乏质疑精神的语文教师怎能培养出敢于质疑的学生?好的语文课,终极要以语文教师个人的素养、精神,引领学生勇敢探讨,勇敢质疑。

三、创设和谐课堂氛围

优秀的电视访谈节目,正是由于主持人创设了一种无拘无束的平民化环境,才让观众感到愉悦。同样,好的语文课,教师也应当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质疑精神获得健康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的沃土。
比如,讲莫泊桑的《项链》一文时,可以先提出传统解读,然后让学生在传统解读的基础上对人物形象进行讨论。假如学生思维受到约束,教师可以引导:绝大多数人都喜欢更好的生活,喜欢上层社会的气氛,这是人之本性,玛蒂尔德羡慕上层社会,是不是可以原谅?她有条件不劳而获,可是她没有走捷径,而是用十年艰辛来偿还债务,她身上是否有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所缺少的一种精神?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历来,人们喜欢续写《项链》,你以为此文是否有必要续写?同时,还可以讨论作者真正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及这篇小说的讽刺性。当一连串的不足相继提出,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在和谐宽松的气氛中,师生的思想交流,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也不知不觉中被培养出来。总之,以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评论家的眼光,学生才能学会质疑。
质疑,简单看只不过是学生的一种行为,实际上却是学生内在思维积极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学生质疑,来自于对文本的思索,来自于兴趣和积极性。当质疑精神被培养出来以后,学生会带着兴趣去上课,带着不足去听课,怀着积极主动的态度学习语文。总之,学生学会质疑,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机,是学生探究求知的开端,是启迪学生革新教学论文思维的一个途径。
参考文献:
[1]朱永新.反思与鉴戒[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熊贵生.新课程:教学革新教学论文新视点[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3][苏]巴班斯基著.教学过程最优化[M].张定璋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