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

更新时间:2024-04-01 点赞:4675 浏览:1389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学科的教学加以有机的整合,确实可以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多种宝贵的特性。根据目前学校计算机的配备情况:多媒体电教室、网络教室、校园网和互联网,我们力图在其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上作一些整合途径的探讨。以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入手,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媒体的呈现工具,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作为获取信息的手段和交流的工具。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458.1【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1-0077-01

随着第三代传媒手段—网络的广泛运用,以信息技术教学为标志的现代教育方式已轰轰烈烈走进语文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急速更新和换代,网络时代的资源共享都对现代的教育论述、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的教育,要求并推动教学论文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因此,在平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外我常指导学生以书刊网络搜集资料,以拓展学生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课堂上也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多年的探讨与实践,我发现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中,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确实给语文教学提供了无穷的魅力。

一、信息技术与内容、重难点的有机整合

课堂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不足,在传统的中,解决这两个不足的有多种,如通过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纵、板书剖析、讲练结合等途径。“然而,当技术与之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便会使常规的课堂如鱼得水,过去靠老师口如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即相形见绌。利用的强大功能,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上风。”如《琥珀》一课中,苍蝇、蜘蛛及松脂油三者之间在那一瞬间的运动联系,对于抽象思维较差的理解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当利用3DMAX制作的三维动画给演示之后,一切便都一目了然了。所以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的过程进行宏观模拟,把宏大的场景作缩微处理,对瞬息万变的事物作定格浅析,化繁琐为简易,化枯燥为生动。同时它对削除“抽象思维的障碍,逻辑思维的障碍,表达的障碍”等形成难点的“障碍”也有十分明显的效果,使难点的突破变得顺利。

二、信息技术与情景创设有机整合

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象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所描绘的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物变化及其丰富的物产。教学时,可根据各个教学重点环节,利用计算机分别再现春、夏、秋、冬等季节的景物特点及其重点词语的定格画面,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小兴安岭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必将大大提高。教学《雷雨》的起始阶段,笔者播放视频,让学生边听轰隆隆的雷声和哗啦啦的下雨声,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具体感受雷雨前、雷雨中自然界的景象变化,以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产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动机。为使学生理解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笔者再次让学生观看视频剪辑:屏幕上厚厚的黑云笼罩着整个天空,天色十分昏暗。学生观看视频剪辑的同时,思索以下不足:1、“满天”是什么意思?2、“黑沉沉”写出了乌云怎么样的变化?3、“压”字说明当时的云层怎么样?

4、黑沉沉的乌云向你直压过来,你感到怎样?然后,引导学生感受场景,品词析句。

三、信息技术与学生思维能力练习的有机整合

“思维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人脑对感知觉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以而间接地、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活动过程,它属于熟悉的高级阶段。”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的丰富的多媒体形式的内容,必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练习起到深远的影响。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被广泛地运用,学生的信息意识形成之后,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和提炼能力必将随之提高,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概括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师课件中的大量超链接的运用,特别是网页的超链所带来的便捷,对学生的思维的逻辑性及扩散性的练习得到加强。此外,探讨事实说明:创造思维通常虽不是实验后的产物,但一定要通过科学实验或严密的逻辑推理进行验证。例如在教《捞铁牛》、《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之类的课文,就“应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铁牛究竟是怎样‘捞’起来的”,“应指导学生模仿伽利略实验的过程进行操纵”,让学生感受革新教学论文的过程,激发革新教学论文的兴趣。可是由于现实条件的局限,我们没有条件去重复这些事件,使得这种教学假设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我们一厢情愿的美好假设。但是计算机进入课堂后,这一切就变得十分轻易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课件来进行演示,学生就能直观地感觉当时的情境,使这思维活跃起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思维得到很好地锻炼。对于高年级的学生,练习学生进行具有超链结构的电子写作,尤其是对于编程语言的学生,如简单的“logo”作图等,能使学生的思维以平面走向立体,其思维的整体性、革新教学论文性和严密性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四、信息技术与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有机整合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利用信息技术练习学生的朗读能力是有效的途径:“使用现成的语文教学软件或光盘、磁带等辅助资料。如“三辰影库”的系列光盘中,现行小语教学大纲中的60以上的课文都有配以动画或视频剪辑的朗读,通过对这些光盘的播放,它不但能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还为非普通话地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朗读能力练习中碰到的不足。”传统的朗读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加上有些老师的普通话也不太正确;学生就更不轻易练习了。这些资料的使用,解决了老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大不足。《海上日出》、《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优美散文的学习没有读是不能称得上真正的鉴赏的。对这类课文的教学应充分朗读,体悟作者的感情。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朗读素材可以随意制约教学论文,按自己的进度进行跟读、自读、感情朗读,朗读时留意语速、节奏,尤其要符合作者的感情。对于配有画面的课文朗读,可以通过声道的选择,让学生看画面通过自己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及作者写作的技艺教学论文,以而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以封建私塾中的讲经、读史、吟诗、对到现代语文课堂上的听、说、读、写练习,语文教学由封闭到开放,正由于这种适度的开放让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创造出双赢的沟通。正所谓“善假于物”。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