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语文教学以本来面目

更新时间:2024-03-19 点赞:2569 浏览:616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高中课程革新教学论文已在我省全面实施。经过广大实验教师一年的辛勤实践和大胆探讨,我校课改起始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推进。进展顺利。初见成效,我们语文组的做法是:渗透课改理念,突显语文学科特点,加强听说读写的基本练习,更新教育理念,建构理想课堂,还语文教学以本来面目!

(一)学会倾听

听在交际功能中是一项重要的功能,在人们交际的过程中,听的时间远远超过了说的时间,听的能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说的能力。由于听意味着心灵的沟通,意味着眼睛的交流,意味着能够对讲者进行及时的反馈。在听的练习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
1、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听讲,通过朗读,通过辩论,通过讨论,去练习学生及时把握要点捕捉在讲课的过程中的重要信息,让学生学会倾听,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2、聆听窗外声音。就是开展学校报告会活动,充分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社会,激发学生形成多元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创造的。把社会的名流、企业家,哪怕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农民请到学校,让一个学生在校期30场报告,这是我们的期望。我们的学生在他们的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中需要一个个英雄的丰碑去影响他们,需要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去征服他们。这就是教育,这样的教育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我们邀请国内外教育界着名人士、创业成功人士以及社会各条战线的精英来校作报告,让学生和教师聆听“窗外”的声音。这样的教育是教师无法做到的,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报告会的场面让人感动。报告会的内容更是出色纷呈:陶继新,李如密,陈培瑞;做人,做事,做学问: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深有感触,一切的一切都引起了我们深深的共鸣,同大师对话,拉近了学生与大师的间隔,提高了师生的人生境界和层次,更在我们教师学生中间掀起了“走进大师,学赶大师”的。注重让师生共同聆听窗外的声音,课程革新教学论文追求开发和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报告会应该是一举两得的有效形式。

(二)学会演讲

语文教育,“说”比“写”还要重要。为什么呢?由于和一个人交往,对一个的印象,对一个人能力的评判,很大程度上看这个人会不会说,而后看他会不会写。由于人交往的时候80%以上都是靠口语,在课堂里怎样让学生多开口,让学生多辩论。培养他们的辩才。这都是口语练习的内容。我们的做法是: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尽量多地组织课堂交流、辩论和发言,练习学生运用正确标准得体流畅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在交流讨论陈述见解中学会说话,学会合作。

2、课前一分钟演讲

熟练运用语言,就是开展听说活动,培养学生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培养学生具备终生受益的口头表达能力。英国一位高级教育专家发出警告,人类语言能力正在退化。有人说美国人用三大宝贝征服世界,即“口才、美元和”。与我国的基础教育夸大数理解题练习相对应的是,美国的基础教育夸大的是语言表达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的练习,重视用语言来表达思维,以思维来提高语言,其中既包括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别人能了解自己,同时也包括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使自己能理解别人。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学生演讲能力的练习,基本上做到了“课前一分钟演讲”“逢会必有演讲”。我们还定期组织辩论会、故事会和演讲比赛。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培养和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会阅读

读在本质上是语文教育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过去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能转变人生,阅读习惯是学习习惯中最为重要的习惯,会不会阅读也是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反映。为此。我们倾力营造书香校园,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具体做法是:

1、开设阅读课

以高一入学起,每周开设两节阅览课,要求学生必须按时按要求在学校阅览室读书,阅读的内容可由学生自选,每次阅览都进行记载。同时学校规定每个学生每学期总阅览时间和阅读量。目的是不仅在阅览中获取知识的营养,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养成阅读的习惯,为他们将来一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阅览课的开设坚持三年,高三年级再忙,也要坚持开设到高考前夕。这个课的开设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2、诵读名著经典

叶圣陶曾经提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读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由此可见,美读的要义在于通过对作品音声节奏的感受,由文人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审美境界。我们要求每一个学生在高中三年至少要背诵200首古典诗词和80篇经典古文,并在高一年级掀起了诵读《论语》《孟子》的,让整个校园处处是朗朗的读书声,徜徉在其中,美不胜收。其乐融融!

(四)学会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熟悉世界、熟悉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为提高我校师生的写作水平,我们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尝试:

1、师生共写随笔

我校每晚最后15分钟是日记课,当代哲学家周国平以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就是日记课。开展“日记教育”,能激发学生对四周人和事的关注,对大自然的亲近,对书籍的热爱: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写作水平;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自强、自省、自尊”等优良品质;能让学生在日记中去熟悉、反思、体验,达到熟悉自我、了解社会的目的。在课改论述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很多教师撰文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自参加课程革新教学论文以来全校收缴这类论文、随笔、感受已达数百篇。正如一位老师在随笔《课改逐一师生共享的课堂》中所写:“望着校园外河边慢慢被河水浸化的阳春白雪,猛地觉得,这缓缓的美丽的过程,就是课改的理念滋润着我心田,预示着课改的远景风调雨顺。”师生通过共写随笔,“自己做自己的老师”,“给自己写自传”,师生共同在日记中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这不正是新课改精神的最好体现吗?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确立学习目标,自主介入学习活动,独立完成作业,就连作文批改,也是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批阅。《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夸大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因此,我们尝试着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长时间的自己批改作文的实践活动,去真正达到培养修改作文能力的目的,培养真正受益的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