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

更新时间:2024-04-12 点赞:16020 浏览:708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低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革新教学论文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新大纲将“提高审美情趣”列入教学目标基本构原因素之一,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施行审美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充分熟悉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培养中渗透审美教育的重大作用,大力发掘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因素,恰当把握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施行审美教育的特殊性教学原则,融注文学欣赏的一般性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审美情感,使学生乐于接受美的陶冶,逐步养成健康的爱美情趣,自觉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念,以而达到“熟悉世界,感受人生”的目的。

一、初中语文教学离不开审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简言之为“美育”,亦称“立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其特点是通过各种美的形象和音响去触发动人的情感。使人的性情在情感的愉悦中受到美的陶冶。语文教学是以语言教学为主的知识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任务的基础工具学科。当然,它也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工具。但是,在审美教育中激发出来的浓厚志趣是推动教学论文语文知识教学的良好动因;在长期审美教育中所养成的形象思维动力,特别是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是语文知识教学、智能练习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在长期的审美教育中所塑造起的爱真忌伪、爱善疾恶、爱美恨丑的心理结构,驱使人们追求真理、奋发向上,是语文深化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径。
更重要的是,现行初中语文课本自身包蕴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就美的有着形式而言,它涉及这个大干世界的各个领域,如人类社会美、伟大祖国美、劳动创造美、高尚人格美、自然风光美等:就美的形态而言,它涵盖美的各个范畴,如优美、壮美、崇高美等;就美的风格而言,也是百态千姿、各放异彩的,如柔和、婉约、淡雅、华丽、古朴、雄浑、豪放等。显而易见,教材中融进了大量的美学内容,我们教语文,岂有避而不谈审美教育之理?

二、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的美学因素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几乎都是名人佳品。出自古今中外优秀作家之手的那些文学性作品,塑造了一个个令人过目难忘的生动形象。那优美的语言、巧妙的结构无不闪耀着美的华彩。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性课文之美是一种艺术之美。这种艺术美是由再现性因素之美、体现性因素之美和传达性因素之美综合构成的。

1、就课文与现实的联系而言,它是颇具再现性因素之美

再现性因素是指文学类作品通过形象和形象系统真实地再现出来的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画面,是客观有着着的人情、事态、物貌、景观等。它既保存着生活本身犹如呼吸吹动、晨露朝阳般的新鲜感和逼真性,又显示着生活本身的进展走势和本质规律,给人如睹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事、如临其境的亲切感受,使读者以中熟悉社会面目,感受人生真谛。文学类叙事性作品(叙事诗、叙述事散文、小说、剧本)尤其侧重再现性因素之美。以小说为例:在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中,人物是核心,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基础,情节是人物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的历史。在教学小说类课文的过程中,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浅析,再现出当时的社会生活画面,显示出当时的社会生活本质。即便是抒怀性的作品(抒怀诗、抒怀散文之类),亦具有再现性因素之美。以《天上的市井》为例:作品通过对天上市井的美妙奇特的描绘,体现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折射出他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这一思想情感的体现是借助街灯、星星等所幻化而再现出天上市井的情景。古人说:“诗中有画。”这不就是再现性因素之美吗?它有力地证实,再现性因素是文学类作品基本美学要素之一。

2、就课文与作者的联系而言,它具有体现性因素之美

体现性因素,是指作者渗透在形象和形象系统中的那种感受、情绪、理解、评判,是作者心灵美在课文中的体现,它决定着文章的倾向性,升华为作品的主题思想,是用以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的主要因素。课文中体现性因素之美,一般(除直抒胸臆的抒怀诗)是通过景物、场面、情节自然流露出来的。如:杜甫的《春望》中抒发出的那种深沉的忧国忧民思家之情,就是凭借所见的“山河”、“草木”、“花”、“鸟”等景物体现出来的。作者的进步思想、高尚道德、健康情感,往往集于笔端而流露出来。故此,在教材中,《小桔灯》闪耀着小女孩坚强、勇敢、乐观的人性美的光辉,《爱莲说》中闪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美,《邓稼先》一文中闪耀着邓稼先独特的人格魅力,以而感悟到他的人格美……当然,也不乏像《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等丑得“精美”的形象……众多形象汇集到教材里,再现出丰富的生活美、广阔的社会美、高尚的人格美,也再现出生活丑并将其转化为艺术美。教师恰如其分地把作者主张的人格、思想体现出来,感染学生,陶冶其性情,自然能净化他们的心灵,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3、就课文内容与形式的联系而言,它具有传达性因素之美

传达性因素,指文学性作品以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技艺教学论文、风格传达出内容之美,即形式美、技艺教学论文美、风格美。它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有较多的文质兼美的佳作,汇集了古今中外名流大家,自成格调,各领,各种题材、体裁的作品,各具传达美的艺术技艺教学论文。仅仅就作品形式上所传达出的美学因素,就包含着外在形式(版式、色彩等)美、外部形式(形象外观,也就是通过语言呈现于感观眼前的样式)美、内部形式(内容要之联系)美三大要素。在此不作具体述说。

三、努力完成语文课审美教育任务

语文课审美教育任务,在于培养学生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和练习高雅审美能力,前者就是让学生在长期语文学习中逐步树立劳动创造美的观念,把社会革命美、高尚人格美、祖国风光美升华为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后者就是培养学生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其中,欣赏美的能力培养是一个重要侧面,并以此完成美育基本教学任务。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大致体现为三个层次:

1、运用语感教学培养学生欣赏语言美的能力

语感是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觉。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能力,单以翻字典是达不到目的的,而要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中去,为学生奠定“鉴赏文艺的基础准备”。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具有情感色彩的语言,尤其是巧妙地正确地捕捉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言。如:《孔乙己》中,孔乙己两次去酒店饮酒时那付钱动作的描写:第一次,“便排出九文大钱”,句中的“排”字,用得十分精美,透过“排”这一动作,读者能领悟出当时很多具体情景:反映出当时货币的特殊形态一铜板圆而扁平,九个铜板一顺儿排队似的一个挨一个,反映出社会的习俗——将钱买货,当面点清,体现出孔乙已的钱来之不易——假如钱多就用不着这样小心,慎重认真,心地善良、朴实。本来这一动作可以用“交出”、“付出”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