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学术:学科史视野中中国文学学科

更新时间:2024-03-12 点赞:6833 浏览:2156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学科是在学术思想、学科制度和社会意识形念三个基本维度的“协力”中得以确立的历史性存在。学科史不仅是学术史展丌的历史空间,也是学术史的具体存在方式。厘清学科自身的历史谱系是学科史研究的根本诉求。文学学科的确立本身也经历了一个从“前学科”状态到现代学科格式|教育论文范文|的历史的过程。文学学科的形成和确立过程,不仅意味着关于“文学”的知识和理论体系的出现,在相当意义上也关乎“文学本质”的天生|教育论文网|。从汉代丌始,中国学术体系即形成了“经学独大”的基本格式|教育论文范文|,同现代文学学科具有谱系关联的“文章学”、“词章学”、“集部之学”等均作为经学的附庸存在,未能获得独立的学科地位。明代以来,耶稣会传教士们对于西方学术、学科体系的先容固然没有在根本上触动这一格式|教育论文范文|,但传教士对汉语词“文学”的使用不仅赋予了“文学”以新的语义,也在命名的层面上为中西学科谱系之间的对接、交流搭建起一个平台。20世纪初,以现代大学诞生为标志,中国现代学术和学科体系丌始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学科也在这一背景下得以基本确立。但是,教育格式|教育论文范文|中“文学系科”的出现同学术意义上的“文学学科”的自觉却并非同步。到民国初年,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现代大学的国文系中,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文学概论作为文学学科的基本课程的学科架构得以确立。但文学立为专门之学,很大程度上源自“保存国粹”的时代诉求,民国时期的国文系也多以对传统学术的批判性继续为其教育目标。受此影响,民国时期从理论角度探究“文学”的“文学概论”课程并未成为大学国文系学科系统中的重心。同时,由于哲学意义上的“本质论”维度尚未全面确立,“文学本质论”更多地停留在对“文学属性”、“文学特质”的界定。新中国成立之后,“文艺学”的学科地位得到提升,但用“本质属性”替代对“本质”的讨论依然广泛地存在于建国后的文学理论体系建构之中。从马克思主义本质论的理论态度看来,“文学”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意识形念”,文学作品、文学活动则是“文学”这一意识形念用以呈现自身的形式。【关键词】:文学学科现代学术学科史文学本质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6-7Abstract7-9写在前面9-12注释11-12导论12-35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研究的可能与有限12-15二、目光向下:思想史、学术史确当|教学论文范文|代演化15-18三、"中间环节"与学科史的诉求18-22四、"起源"的质疑:学科史的谱系学方法22-25五、"命名":学科史对起点的追问方式25-28六、课题研究史的回顾28-32注释32-35第一章"文学学科"史前史35-72第一节"孔门四科"辩35-46一、"孔门四科"中的"文学"35-38二、"孔门四科""德行"最重?38-41三、"六艺"与"四科"41-46第二节魏晋时期"文学"设科考辨46-58一、"鸿都门学":"文艺专门学校"?46-50二、"元嘉四学"及其他50-54三、"文学自觉时代"的"文学学科"形态54-58第三节隋唐以后的科举与文学58-68一、科举与"文章之学"58-62二、"文"为"儒之余事"62-65三、图书分类视野中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65-68注释68-72第二章学科的命名72-116第一节"学科史"及其方法论72-83一、"学科史"与"学术史"72-75二、中国古代的学术分科75-78三、"学科史"的三个基本维度78-83第二节中西会通与"文学"语用演化83-96一、《职方外纪》和《西学凡》83-87二、作为"教育"的"文学"87-91三、"文学"初识literature91-96第三节"文学"学科的确立和现代"文学"观的形成96-111一、中国知识界同"文学学科"的接触96-100二、《奏定学堂章程》中"文学学科"的学科对象100-103三、现代"文学观"形成的知识背景103-106四、"文学"观念的塑造与形成106-111注释111-116第三章文学学科的展开与课程体系116-166第一节"新旧"知识体系的冲突116-131一、学科史的开端:"文学学科"的独立116-121二、缺少"专业兴趣"的文学史撰述者:林传甲121-125三、"第一位中国文学"教师与博杂的《中国文学史》125-128四、第一部《中国文学史》的学科史意义解读128-131第二节《奏定大学堂章程》的实施131以北京大学文学门第一批毕业生为个案131-145一、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的开办与中国文学门的招学131-135二、第一批"文学本科生"的学习情况135-140三、新制度下的"旧学生":分科大学文学门学生毕业走向140-145第三节民国时期的文学学科145-160一、民国高等教育及课程概述145-149二、民国大学的中国文学学科专业课程设置149-155三、图书出版视野中的文学史和文学概论155-160注释160-166第四章民国"文学理论"学科建设166-206第一节民初北京大学的"文学理论"类课程166-175一、姚永朴与"文学研究法"166-169二、"西文艺学"考辨169-172三、"文学概论"的出现172-175第二节《文心雕龙》与"文学概论"175-186一、《文心雕龙》与"词章学"175-178二、"文学概论":从"专书阅读"到"罗列常识"178-182三、古代文论研究的展开182-186第三节民国时期文学概论课程开设及其估量186-200一、学科草创期的《文学概论》教材186-189二、国文系的"教育目标"与"文学概论"知识的延展189-193三、比国时期"国文"教育193-200注释200-206第五章"文艺学"和文学本质之思206-251第一节"文艺学"的登临:学科的命名与规范206-217一、课程体系的新变206-209二、"文艺学"的语源考辨209-214三、从"文学概论"到"文艺学":政治规训中的学科走向214-217第二节"文学基本问题"和"文学本质论"217-231一、文艺学"学科属性"的失落:"基本问题"的变奏217-220二、"文学本质论"的"回归"220-223三、"本质"、"定义"和"本质论"223-226四、民国时期的文学"定义"226-231第三节从"本质论"看"文学本质"231-247一、作为"诗"的"本体"的"摹仿"231-235二、"文学的本质属性"与"文学本质"235-237三、马克思主义"文学本质论"的运思之途237-240四、"意识形态"、"意识形式"与"意识形态的形式"240-243五、"意识形态":文学本质的界说243-247注释247-251结语251-253注释252-253后记253-255主要参考文献255-26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