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探讨

更新时间:2024-04-16 点赞:18899 浏览:8263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学生社团以较快的速度实现规模化发展,它在促进学生长大成才、推进素质教育、拓宽共青团工作领域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社团干部“官僚味”趋重、社团结构欠公道、社团生命周期短、管理制度不健全、活动经费不足等。基于此,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继续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通识教育的视角,对高校学生社团展开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以期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回顾国内外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的历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和评述。第二部分尝试界定通识教育、学生社团等术语的概念,论证通识教育与高校学生社团的关系。笔者以为|教育论文网|高校学生社团是开展隐性通识课程的有效载体,是实现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第三部分分析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笔者以N大学为例展开个案研究,分别从学校层面,团委、学生社团联合会层面和各学生社团层面阐述学生社团的特点并进行原因探讨。第四部分探讨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结合隐性通识课程理论,笔者提出从社团理念、社团制度、社团保障、社团队伍和社团特色等方面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关键词】:通识教育隐性通识课程建设高校学生社团
【论文提纲】:摘要3-4Abstract4-7第1章绪论7-181.1问题的提出7-81.2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综述8-151.2.1国外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综述8-101.2.2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综述10-151.3研究目的和意义15-161.3.1研究目的151.3.2研究意义15-161.4研究方法16-171.5研究框架17-18第2章通识教育与高校学生社团的关系18-292.1相关概念界定18-222.1.1通识教育18-192.1.2通识课程19-202.1.3与通识教育相关的概念辨析20-222.1.4社团相关概念222.2隐性通识课程的作用机理和效果22-242.2.1隐性通识课程的作用机理22-242.2.2隐性通识课程的效果242.3高校学生社团是实施通识教育的有效载体24-262.3.1活动载体25-262.3.2文化载体262.3.3育人载体262.4高校学生社团的通识教育功能26-292.4.1学能教育功能26-272.4.2人格教育功能272.4.3公民教育功能27-29第3章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研究29-383.1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基本情况29-313.2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现状的个案分析31-363.2.1N大学概况31-323.2.2N大学学生社团现状分析32-363.3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现状的原因探讨36-383.3.1外部原因363.3.2内部原因36-38第4章通识教育视野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研究38-464.1社团理念建设38-404.1.1立足校训彰显大学精神38-394.1.2弘扬以“崇德尚能、知行合一”为核心的育人观39-404.2社团制度建设40-424.2.1变革学生社团管理结构40-414.2.2完善学生社团建设的管理制度41-424.3社团保障建设42-434.3.1建立学生社团网络申报系统424.3.2健全学生社团经费保障机制42-434.3.3重视学生社团活动阵地建设434.4社团队伍建设43-444.4.1公道配置社团管理职员434.4.2加强社团职员技能培训43-444.5社团特色建设44-464.5.1制定学生社团发展战略444.5.2凝练“人本管理”的社团风格44-46第5章结语46-47致谢47-49参考文献49-52附录一访谈提纲52-53附录二高校学生社团状况调查问卷53-57附录三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调查的资料来源57-59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