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联系变迁与意识形态革新

更新时间:2024-03-25 点赞:15699 浏览:690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于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意识形态创新并非盲目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只有从意识形态的本质着眼,从意识形态形成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入手才能深刻把握其规律性。本文在吸收其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利益这一视角,运用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观点和方法,研究利益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本质联系,分析当前利益关系变迁对意识形态建设形成的挑战,同时着眼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思路。本文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侧重“提出理论”,主要对利益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研究,包括第一章、第二章;第二部分侧重“检验理论”,从正反(历史经验和教训)两个方面,论述利益在意识形态发展和创新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包括第三、四章;第三部分侧重“分析和解决问题”。从现实利益变迁的角度来论述当前意识形态内容上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利益发展中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提供一些规律性熟悉。这一部分包括第五、六、七章。导言对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问题作了分析。第一章集中梳理利益与意识形态的一般理论问题。首先对利益概念,特别是利益关系概念及意识形态概念作出全面的界定,为更好地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其次,着重阐述意识形态源自特定阶级根本利益的需要,意识形态最本质的功能就在于它的利益阐释、利益综合、利益维护、利益协调、利益表达的功能。最后,进一步总结意识形态与利益的辩证关系,指出既要以利益为最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来研究意识形态,同时,又要充分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往往是通过众多环节才能实现的,防止和避免把二者简单化的倾向。第二章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利益功能进行具体分析。任何意识形态都是特定阶级或团体出于本阶级根本利益考虑形成的系统化的思想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根本目标的思想理论体系。这一章主要从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形成的最初动力来分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利益功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所以成为“科学的意识形态”就在于其代表的利益关系符合科学的标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利益目标是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的,即促进利益总量的增加、促进利益关系的公道化、排除利益实现过程中的干扰。第三章主要是从历史经验的角度来分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从宏观层面上说,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创新经历了四次,第一次形成的标志是思想的产生,第二次创新的标志是理论的产生,第三次创新的标志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第四次创新的标志是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这四次创新可谓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重大成果,也可以说是历史经验。尽管四次理论创新有这样或那样的国际国内条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然而,不可忽视的一条主线就是利益的发展和变迁,每一次意识形态理论的奔腾|教学论文网|都源自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第四章主要从历史教训的角度来分析意识形态发展过程中碰到的挫折和错误。这主要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尽管它不能完全称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然而它确实在西方社会主义思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意识形态理论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功,原因是众多的,然而一条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严重脱离利益关系,意图在思想领域进行一场革命。第二层面是我国1957年至1976年间意识形态的曲折及前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失败。固然两者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也不具有可比性,然而,从总体上说它们都属于“不成功”的意识形态,从利益这一根源入手仍然可以透彻地看到其不成功的终极根源。第五章从理论和历史的分析回到现实中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局面。这其中当然有全球化及信息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这些外在因素更多地是在方法手段方面的难点,除此之外,意识形态在其本身的内容上也越来越复杂,从人们利益观念的强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内容的复杂化、利益发展中的社会问题等几个方面,就基本上可以厘清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第六章主要针对前面所提到的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从意识形态创新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意识形态内容创新的基本原则就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意识形态创新的内容包括:针对人们利益观念的增强,强化意识形态的利益引导功能;针对利益主体多样化,增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针对利益内容的复杂化,增加和转变意识形态的关注点;针对人类共同利益增多的趋势,吸收和鉴戒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意识形态创新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把握群众需求变化;关注社会心理动向;规范社会话语模式。第七章从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入手,阐明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过程中应该把握的三条规律性启示:第一条规律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在各个环节上代表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条规律主要针对现实中大量存在的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脱离、目标与手段相背离的情况而言的。第二条规律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利益固然有着终极的渊源关系,然而,在现实中必须把握好度,不能将所有的利益关系试图在意识形态中得到体现,那样就导致一旦利益上出现一点问题,就会怀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丧失理想信念。第三条规律是目标和手段的规律。实现群众根本利益是目标,而意识形态建设是手段,而不能颠倒过来。这一条规律的意义在于:意识形态领域中存在的某些问题绝不仅仅是思想熟悉问题,在很多时候它们就是现实利益问题,完全从教育宣传入手根本不能解决;意识形态究竟是一种手段,只有利益才具有根本性,绝不能把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东西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关键词】:利益变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
【论文提纲】:摘要4-7Abstract7-17导论17-33一、问题的提出17-18二、研究意义18-24三、研究现状24-26四、创新之处26-27五、研究方法27-29六、研究重点、基本框架和主要观点29-33第一章利益:意识形态形成发展的初始范畴和逻辑起点33-67第一节意识形态的相关概念及辨析33-42一、意识形态的概念及其发展33-36二、对意识形态相关概念的辨析36-42第二节利益是意识形态形成的本源性问题42-53一、利益及利益关系的概念42-46二、利益是社会发展前进的奠基石46-48三、利益矛盾催生意识形态48-51四、利益矛盾的变化推动意识形态的发展51-53第三节意识形态的利益功能分析53-58一、利益阐释功能55-56二、利益综合功能56三、利益维护功能56-57四、利益协调功能57-58五、利益表达功能58第四节利益与意识形态诸形式58-61一、利益与政治、法律思想59-60二、利益与、道德、艺术60三、利益与哲学、宗教60-61第五节利益与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61-67一、关于利益对意识形态走向的决定作用61-64二、关于意识形态对利益实现的反作用64-67第二章代表人民利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目的67-92第一节利益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67-74一、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67-70二、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理论基石70-72三、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归宿72-74第二节代表人民利益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74-79一、从利益角度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性”74-77二、从利益入手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77-79第三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现人民利益的机制79-92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利益目标的层次性80-83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利益目标的实现机理83-89三、利益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互动模式分析89-92第三章利益发展变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根本动力92-120第一节求解放、求生存的根本利益与思想的形成92-98一、思想形成的利益关系背景93-94二、思想对利益关系状况的把握94-97三、思想实现人民利益的特点分析97-98第二节“共同富裕”的根本利益与理论的形成98-105一、理论产生的利益关系背景99-101二、理论对利益关系状况把握101-103三、理论实现人民利益的特点分析103-105第三节社会各阶层的根本利益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105-111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利益关系背景105-107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利益关系状况的把握107-109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人民利益的特点分析109-111第四节和谐、民生的根本利益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111-120一、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大发展111-115二、科学发展观源自新时期人民群众利益发展的需要115-117三、科学发展观实现人民利益的特点分析117-120第四章利益缺失与错位:意识形态发展遭遇挫折的重要原因120-140第一节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利益范畴的缺失120-127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观点120-124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总体评价124-126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不成功的利益根源分析126-127第二节我国意识形态发展的倒退及其根源分析127-132一、我国1957年至1976年间的意识形态127-128二、对20年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评价128-129三、意识形态失误的利益根源分析129-132第三节前苏联意识形态失败的根源分析132-137一、对学术界关于前苏联意识形态失败研究的评价132-133二、前苏联意识形态失败的利益根源分析133-137第四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倒退及失败的启示137-140第五章利益关系变迁: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面临挑战的主要根源140-166第一节追求利益的意识增强与意识形态价值取向之间的落差140-146一、传统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分析140-143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利益意识的增强143-144三、传统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碰到的挑战144-146第二节利益内容发展与意识形态关注点之间的脱节146-151一、传统意识形态关注点分析147-148二、新时期利益内容的发展变化148-151三、传统意识形态关注点碰到挑战151第三节利益主体复杂化与意识形态包容性之间的差距151-159一、传统意识形态的代表性分析152-154二、所有制的发展与利益主体的复杂化154-156三、传统意识形态的包容性碰到挑战156-159第四节利益发展中的社会问题与意识形态认同力的下降159-166一、对意识形态认同的利益根源分析159-160二、利益发展中的问题与意识形态认同力下降分析160-166第六章以利益为基点: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对策思考166-189第一节意识形态内容创新必须以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166-168第二节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具体内容168-181一、依据利益观念的变化,强化意识形态的利益引导功能169-172二、依据利益主体的变化,增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172-176三、依据利益内容的变化,调整意识形态的关注点176-178四、依据人类共同利益的增多,吸收鉴戒各种文明成果178-181第三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基本方法181-189一、把握群众需求变化181-183二、关注社会心理动向183-185三、规范社会话语模式185-189第七章利益变迁与意识形态创新互动的规律性启示189-201一、意识形态终极意义和具体环节都要代表人民的利益189-193二、保持意识形态与具体利益之间必要的张力193-195三、正确处理利益目的与意识形态手段之间的关系195-201结束语201-203参考文献203-210后记210-21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