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心肌纤维化发病机制及药物干涉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19 点赞:6887 浏览:2137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背景过去的二十年里,全球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逐年递增,糖尿病及肥胖人数也随之增加。随着MS带来的心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我们熟悉到防治这一全球性疾病迫在眉睫。MS是包括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腹型肥胖、血脂异常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一组症候群。胰岛素抵抗被以为|教育论文网|是该综合征的核心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而炎症可能在MS中起重要作用。临床研究证实MS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左室舒张功能障碍,表现为心肌松弛性减低和僵硬度增大。心肌纤维化是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但在MS中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炎症是除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S)系统和高血压之外致心肌纤维化的重要因素,很多炎症因子介入了心肌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而MS是一种慢性炎症状态,血中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等都有升高。IL-18作为IL-1家族成员之一,可以通过激活JNK信号转导通路介入一些反应。JNK信号转导通路是将信息从细胞表面传到细胞核内的一系列丝氨酸/苏氨酸酶,主要对细胞的生长发育起介导作用。位于JNK信号转导通路下游的核因子AP-1包含c-jun/c-fos蛋白,JNK通过激活AP-1使存在AP-1结合位点的基因表达增强。与心肌纤维化有关的基因,例如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基因,都存在AP-1的结合位点。因此我们推断IL-18可以通过激活JNK/AP-1信号转导通路加重心肌纤维化介入MS的发生发展,这在国内外均未见研究报道。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心肌纤维化研究动态和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基础上,提出“IL-18/JNK/AP-1”信号转导通路在MS心肌纤维化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的假说,利用转染IL-18腺病毒载体技术,深入研究IL-18在MS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目的(1)建立果糖喂养Wistar大鼠MS的动物模型;(2)观察MS大鼠模型心肌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明确心肌纤维化存在及分布特点;(3)明确“IL-18/JNK/AP-1”信号转导通路各关键分子在MS大鼠心肌组织的表达;(4)构建IL-18腺病毒载体并转染MS大鼠,验证“IL-18/JNK/AP-1”信号转导途径在MS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作用;(5)采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和心导管技术全面评价MS大鼠模型以及转染IL-18腺病毒载体后MS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n=12只),MS组(n=38只)。正常对照组以标准大鼠饲料喂养,并给予普通饮水:MS组大鼠以标准大鼠饲料喂养,并给予10高果糖饮水。高果糖喂养32周后,将MS组大鼠随机分为三组:MS组(n=9只),继续给予高果糖饮水;空载体组(n=9只),继续给予高果糖饮水的同时通过尾静脉注射1×10~(10)PFU含GFP腺病毒载体;IL-18载体组(n=13只),继续给予高果糖饮水的同时通过尾静脉注射1×10~(10)PFUIL-18腺病毒载体;正常对照组及MS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转染腺病毒载体6周后,正法|语文教学论文|动物,取大鼠心肌组织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进行以下检测:(1)各组大鼠每两周丈量|教学论文网|体重及尾动脉血压一次;(2)分别于实验前,高果糖喂养32周后,转染载体后1周、2周、3周、4周、6周抽取各组大鼠颈静脉窦血2ml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中IL-18浓度,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3)分别于实验前、高果糖喂养32周后、实验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4)于实验末记录各组大鼠心电图,以心导管法进行血活动|教育教学论文|力学测定;(5)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和病理学检查;(6)应用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7)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L-18、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蛋白表达;(8)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IL-18、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9)Western-blot检测JNK和磷酸化JNK蛋白的表达;(10)凝胶电泳迁移分析检测转录因子AP-1活性。结果1体重、尾动脉收缩压及生化指标高果糖喂养32周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S组大鼠体重增加(P<0.01),尾动脉收缩压升高(P<0.001);血清甘油三酯(P<0.01)及空腹胰岛素(P<0.001)升高,HOMA增加(P<0.001),而总胆固醇及空腹血糖无统计学意义。转染IL-18腺病毒载体后6周,与MS组和空载体组比较,IL-18载体组血胰岛素水平(P<0.001)及HOMA(P<0.05)升高;而体重、尾动脉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在IL-18载体组与MS组和空载体组间无统计学意义。2血清IL-18水平变化转染前MS组大鼠血IL-1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IL-18腺病毒转染后1周,IL-18载体组大鼠血清IL-18水平较空载体组明显升高(P<0.001),转染后2周达到最高水平,约为空载体组血清IL-18水平的4倍(P<0.001),于转染后3周开始降低,但仍高于空载体组IL-18水平(P<0.001),4周时与空载体组IL-18水平相当。3超声心动图检测正常对照组12只大鼠,均未见二尖瓣或三尖瓣返流。MS组9只大鼠,轻度二尖瓣返流2只,中度二尖瓣返流1只,重度二尖瓣返流0只;轻度三尖瓣返流2只,中度三尖瓣返流0只,重度三尖瓣返流1只;其中2只二尖瓣、三尖瓣均存在返流;二尖瓣、三尖瓣均无返流5只。空载体组9只大鼠,轻度二尖瓣返流1只,中度二尖瓣返流2只,重度二尖瓣返流1只;轻度三尖瓣返流1只,中度三尖瓣返流0只,重度三尖瓣返流1只;其中2只二尖瓣、三尖瓣均存在返流;二尖瓣、三尖瓣均无返流5只。IL-18载体组13只大鼠,轻度二尖瓣返流3只,中度二尖瓣返流2只,重度二尖瓣返流1只;轻度三尖瓣返流2只,中度三尖瓣返流1只,重度三尖瓣返流1只;其中3只二尖瓣、三尖瓣均存在返流;二尖瓣、三尖瓣均无返流6只。正常对照组大鼠无瓣膜返流发生,MS组及空载体组大鼠瓣膜返流发生率均为44.44,IL-18载体组大鼠瓣膜返流发生率为53.85。Fisher检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S组大鼠瓣膜返流发生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载体组相比,IL-18载体组大鼠瓣膜返流发生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S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明显扩大(P<0.01),舒张末期室间隔(IVSd)、左室后壁同步增厚(LVPWd)(P<0.05),左房内径(LA)明显扩大(P<0.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S组大鼠E峰、Ea峰明显降低(P<0.001),等容舒张时间(IVRT)延长(P<0.01),Tei指数增加(P<0.001),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相对室壁厚度(RWth)及E/Ea峰比值无统计学意义。与MS组和空载体组相比,IL-18载体组大鼠LVDd、IVSd、LVPWd、LA及RWth均无统计学意义。与MS组和空载体组相比,IL-18载体组大鼠E峰、Ea峰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IVRT(P<0.01);Tei指数增加(P<0.01):EF、FS及E/Ea峰比值无统计学意义。4心电图变化正常对照组12只大鼠心电图均基本正常。MS组和空载体组各9只大鼠中6只心电图出现QRS波正负交替变化为特征的心电图改变,1只大鼠出现复杂心律变态|教育教学论文|(两种以上的心电图异常或宽大畸形的QRS波),2只大鼠心电图基本正常。IL-18载体组13只大鼠中10只心电图出现QRS波正负交替变化为特征的心电图改变,2只大鼠出现复杂心律变态|教育教学论文|,1只大鼠心电图基本正常。正常对照组无心律变态|教育教学论文|发生,MS组和空载体组心律变态|教育教学论文|发生率是77.78,IL-18载体组心律变态|教育教学论文|发生率是92.31。Fisher检验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S组大鼠心律变态|教育教学论文|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MS组和空载体组相比,IL-18载体组大鼠心律变态|教育教学论文|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血液动力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S组大鼠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P<0.001);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dp/dt)下降(P<0.01),-dp/dt/LVSP明显下降(P<0.001);左室松弛时间常数(T)延长(P<0.001)。心率(HR)及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 dp/dt)均无统计学意义。与MS组和空载体组相比,IL-18载体组大鼠LVEDP升高(P<0.001);-dp/dt、-dp/dt/LVSP下降(P<0.05);T延长(P<0.05)。心率及 dp/dt均无统计学意义。6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正常对照组可见心肌细胞排列整洁,质膜连续;粗细肌丝排列规整,肌小节及明暗各带清楚可见;线粒体丰富,大小均一;细胞间质可见成纤维细胞和少量胶原纤维。MS组可见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质膜部分断裂;粗细肌丝部分溶解丧失;增生的线粒体呈多形性,大小不一;间质布满|英语教学论文|了增生的胶原纤维,胶原纤维走形紊乱,断裂;成纤维细胞核不规则,胞浆内质网肿胀,线粒体嵴减少。空载体组可见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质膜部分断裂;粗细肌丝部分溶解丧失;增生的线粒体呈多形性,大小不一;间质布满|英语教学论文|了增生的胶原纤维,胶原纤维走形紊乱,断裂。IL-18载体组可见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质膜断裂;肌原纤维呈灶性溶解,肌丝扭曲、断裂,肌节对位不齐;线粒体明显增多,大小不一呈堆积状;间质可见大量的胶原纤维。7组织病理观察HE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排列整洁,细胞核大小均一,胞浆染色均匀。MS组及空载体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内可见肌纤维增粗、变长、有较多分支,细胞核增大、深染蓝色,胞质丰富红染。IL-18载体组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更为严重,细胞内可见肌纤维断裂、排列疏松紊乱,细胞核大小不甚规则,胞浆染色不均匀。8Masson染色胶原含量的检测心肌细胞呈红色,胶原纤维呈绿色。正常对照组胶原组织分布均匀,相邻细胞和血管四周的胶原纤维网完好:MS组和空载体组心肌间和血管四周的胶原组织增多,围绕心肌细胞的胶原纤维网部分断裂;IL-18载体组心肌间和血管四周的胶原组织明显增多,围绕心肌细胞的胶原纤维网断裂、排列紊乱。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S组左室心肌组织间(P<0.001)和血管四周(P<0.01)胶原含量升高。与MS组和空载体组相比,IL-18载体组左室心肌组织间(P<0.05)和血管四周(P<0.05)胶原含量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MS组大鼠左室心肌间质和血管四周胶原含量与IL-18腺病毒载体转染后第二周血清IL-18浓度呈正相关(CVF:P<0.01;PCVA:P<0.05)。9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L-18:染色阳性信号为棕色颗粒,定位于心肌细胞胞浆内。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胞浆内几乎未见IL-18表达;MS组与空载体组心肌细胞内可见分布均匀、稀疏的浅棕色颗粒;IL-18载体组心肌细胞内可见浓密的深棕色颗粒。以各视野累计光密度值(IOD)作为反应IL-18蛋白表达的定量指标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S组IOD值升高(P<0.001);与MS组和空载体组比较,IL-18载体组IOD值升高(P<0.001)。Ⅰ型胶原:染色阳性信号为棕色条索状纤维,定位于心肌细胞间质和血管四周。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间和血管四周可见少数纤细的浅棕色条索状纤维;MS组与空载体组心肌细胞间和血管四周可见较多粗大、排列紊乱的棕色条索状纤维;IL-18载体组心肌细胞间和血管四周可见布满|英语教学论文|粗大、排列紊乱的深棕色条索状纤维。以各视野IOD值作为反应Ⅰ型胶原蛋蛋白表达的定量指标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S组IOD值升高(P<0.001);与MS组和空载体组比较,IL-18载体组IOD值升高(P<0.001)。Ⅲ型胶原:染色阳性信号为棕色条索状纤维,定位于心肌细胞间质和血管四周。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间和血管四周可见少数纤细的浅棕色条索状纤维;MS组与空载体组心肌细胞间和血管四周可见较多粗大、排列紊乱的棕色条索状纤维;IL-18载体组心肌细胞间和血管四周可见布满|英语教学论文|粗大、排列紊乱的深棕色条索状纤维。以各视野IOD值作为反应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定量指标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S组IOD值升高(P<0.05);与MS组和空载体组比较,IL-18载体组IOD值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S组大鼠左室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比值与IL-18腺病毒载体转染后第二周血清IL-18浓度呈正相关(P<0.05);MS组大鼠左室Ⅰ、Ⅱ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比值与IL-18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MS组大鼠左室IL-18蛋白表达水平与左室心肌间质和血管四周胶原含量呈正相关(P<0.05)。10实时定量RT-PCR检测各关键分子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S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IL-18mRNA表达增加(P<0.001);MS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Ⅰ型胶原(P<0.001)及Ⅲ型胶原(P<0.01)mRNA表达增加。与MS组和空载体组比较,IL-18载体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IL-18mRNA表达增加(P<0.001);IL-18载体组大鼠心肌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增加(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MS组大鼠左室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比值与IL-18腺病毒载体转染后第二周血清IL-18浓度呈正相关(P<0.05);MS组大鼠左室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比值与IL-18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MS组大鼠左室IL-18mRNA表达水平与左室心肌间质和血管四周胶原含量呈正相关(CVF:P<0.05:PCVA:P<0.01)。11各组大鼠关键分子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比较各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总JNK蛋白水平比较:四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JNK总蛋白质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磷酸化JNK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S组磷酸化JNK蛋白含量升高(P<0.001);与MS组和空载体组比较,IL-18载体组磷酸化JNK蛋白含量升高(P<0.01)。12AP-1转录因子活性的比较以EMSA法检测各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AP-1活性,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S组AP-1活性增强,具体表现为探针与核蛋白结合产生的条带变宽,条带颜色加深;与MS组和空载体组相比,IL-18载体组AP-1活性增强,具体表现为探针与核蛋白结合产生的条带变宽,条带颜色加深。结论(1)给予Wistar大鼠10的高果糖饮水32周后,大鼠出现尾动脉收缩压升高,体重增加,血液中甘油三酯、胰岛素水平升高,反应胰岛素抵抗的指标HOMA增加,提示成功建立了符合人类MS特点的大鼠模型;(2)超声心动图检测显示,MS大鼠心脏E峰、Ea均降低,IVRT延长,Tei指数增加,心导管检查显示LVSP、LVEDP升高。-dp/dt、-dp/dt/LVSP下降,T延长,提示MS大鼠存在心脏舒张功能减低;(3)Masson染色证实心肌间质及血管四周胶原含量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定量RT-PCR证实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提示MS大鼠存在心肌纤维化,这可能是MS心脏舒张功能的障碍的主要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4)MS大鼠血液中IL-18浓度升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定量RT-PCR证实心肌组织中炎症因子IL-18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且与心肌胶原含量及Ⅰ、Ⅲ型胶原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呈明显相关关系,提示IL-18可能是MS心肌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MS大鼠心肌组织磷酸化JNK水平升高,转录因子AP-1活性增强,提示在MS大鼠模型中,IL-18可能通过“JNK/AP-1”信号途径导致心肌纤维化;(5)构建IL-18腺病毒载体并转染MS大鼠,血液中和心肌组织中IL-18水平明显增加,同时伴有心肌纤维化程度加重,出现左室舒张功能进一步减低,心肌组织磷酸化JNK蛋白表达水平和转录因子AP-1活性进一步增强,提示“IL-18/JNK/AP-1”信号转导通路是引起MS心肌纤维化和心脏舒张功能减低的重要分子机制。背景代谢综合征(MS)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MS包括高血压、腹型肥胖、糖耐量异常、高甘油三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胰岛素抵抗等一组心血管危险因素。以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NCEP-ATPIII)MS诊断标准及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普查III(NHANESIII)结果判定,美国MS的发病率为23.7%,60岁以上者发病率达43.5%。研究表明MS患者发生冠心病及中风的危险性增加3倍,心血管死亡率也明显增加,即使在无基础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患者中,MS也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示MS潜在的心血管损害可能是其心血管并发症高发的原因。因此,寻找能逆转或延缓MS患者心血管损害的药物对于更好的治疗MS患者至关重要。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已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等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提示CCBs在降压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靶器官保护作用。CAMELOT研究显示氨氯地平能降低血压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管内超声提示氨氯地平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INSIGHT研究表明CCBs能降低伴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总死亡率,不增加新发糖尿病的发生率。对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进行荟萃分析示CCBs能有效降低伴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死亡率。给予高血压患者CCBs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长效CCBs能降低血管源性生长因子的表达并能阻止心肌重构。体内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发现,CCBs可减少血管紧张素II介导的Ca2 内流,从而阻止血管紧张素II介导的心肌纤维化。因此,有学者建议要重视CCBs在代谢紊乱中的应用。但CCBs的的靶器官保护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一些间接和直接的证据提示可能与CCBs的抗炎作用有关。研究发现,氨氯地平能改善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降低血TNF"G水平。动物试验证实氨氯地平能够通过持续抑制NO合成而抑制炎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同时降低MCP-1、TGF-[11等炎症因子,改善氧化应激。国外一些研究证实硝苯地平、尼伐地平、贝尼地平能通过减弱NF-r.B活性抑制炎症。本研究的第一部分证实,炎症状态是MS发病和MS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的重要机制之一,炎症因子IL-18可能通过JNK/AP.1信号转导通路在MS心肌纤维化和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上述直接和间接的证据提示CCBs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因此,二氢吡啶类CCB非洛地平能否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而对MS状态下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起到有益的保护作用?我们将以MS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给予非洛地平进行干涉治疗,观察非洛地平对MS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目的(1)评价非洛地平对MS大鼠体重、尾动脉收缩压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2)采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和心导管技术全面评价非洛地平对MS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作用;(3)观察非洛地平对MS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的干涉作用;(4)观察非洛地平对MS大鼠血液和心肌组织IL-18表达的作用;(5)观察非洛地平对“IL-18/JNK/AP-1”信号转导通路各关键分子表达的影响以阐明非洛地平心血管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3只,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l=12只),MS组(n=21只)。正常对照组以标准大鼠饲料喂养,并给予普通饮水;MS组大鼠以标准大鼠饲料喂养,并给予10%高果糖饮水。高果糖喂养32周后,将MS组大鼠随机分为两组:MS组(n=9只),继续给予高果糖饮水;非洛地平组(n=9只),继续给予高果糖饮水的同时逐日给予5mg/kg非洛地平灌胃,正常对照组及MS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治疗6周后,正法|语文教学论文|动物,取大鼠心肌组织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进行以下检测:(1)各组大鼠每两周丈量|教学论文网|体重及尾动脉血压1次;(2)实验前。高果糖喂养32周后,治疗第6周抽取各组大鼠颈静脉窦血2ml检测血清IL-18浓度。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胆固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3)分别于实验开始前、高果糖喂养32周、实验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4)于实验末记录各组大鼠心电图.以心导管法进行血活动|教育教学论文|力学测定;(5)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和病理学检查:(6)应用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7)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L-18、I型胶原、III型胶原的蛋白表达;(8)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IL-18、I型胶原、III型胶原的raRNA表达;(9)Western-blot检测JNK和磷酸化JNK蛋白的表达;(10)凝胶电泳迁移分析检测转录因子AP-1活性。结果1体重、尾动脉收缩压及生化指标自非洛地平治疗后2周,血压即降至正常水平(P0.001)。体重在非洛地平组与MS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与MS组比较,非洛地平组血胰岛素水平及HOMA降低(P0.001);而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在非洛地平组与MS组间无统计学意义。2非洛地平治疗后三组大鼠血清IL-18水平变化非洛地平治疗后6周,与MS组相比,非洛地平组大鼠血清IL-18水平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非洛地平组大鼠血清IL-18水平仍明显升高(p0.001)。3超声心动图检测二、三尖瓣返流情况比较:非洛地平组9只大鼠,轻度二尖瓣返流1只,中度二尖瓣返流0只,重度二尖瓣返流0只,轻度三尖瓣返流1只,中度三尖瓣返流O只,重度三尖瓣返流0只,无二尖瓣、三尖瓣均存在返流,二尖瓣、三尖瓣均无返流7只。非洛地平组瓣膜返流发生率为22.22%。Fisher检验显示:与MS组相比,非洛地平组大鼠瓣膜返流发生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非洛地平组大鼠瓣膜返流发生率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与MS相比,非洛地平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缩小(P0.01),舒张末期室间隔(IVSd)、左室后壁(LVPWd)同步肥厚减轻(P0.05),左房内径(LA)明显缩小(P0.001)。非洛地平E峰、Ea峰明显升高(P0.001),等容舒张时间(IVRT)缩短(P0.01),Tei指数减少(P0.001),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及E/Ea峰比值无统计学意义。4心电图变化非洛地平组心电图异常比较稍微,9只大鼠中5只心电图基本正常,3只出现QRS波正负交替变化,无复杂的心律变态|教育教学论文|。非洛地平组心律变态|教育教学论文|发生率是33.33%。Fisher检验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S组大鼠心律变态|教育教学论文|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MS组相比,非洛地平组大鼠心律变态|教育教学论文|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血液动力学非洛地平组较MS组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均明显降低(P0.001):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dp/dt)回升(P0.01),-dp/dt/LVSP明显回升(P0.001);左室松弛时间常数(T)明显缩短(P0.001),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6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非洛地平组心肌组织电镜观察,可见心肌细胞捧列较整洁;肌原纤维断裂,溶解现象好转;线粒体大小较一致,排列较规整;间质内胶原纤维明显减少。7组织病理观察HE染色显示,非洛地平组可见心肌细胞肥大程度减轻,排列规整,未见明显的肌纤维增粗、断裂,细胞核较规则,胞浆染色均匀;壁内小动脉管腔、管壁比例较正常,血管四周及肌间隙的胶原明显减少。8Masson染色胶原含量的检测心肌细胞染红色,胶原纤维呈绿色。非洛地平组可见胶原纤维较MS组明显减少,排列较规整。非洛地平对左室心肌组织胶原含量的影响如下:非洛地平组左室心肌组织间(P0.01)和血管四周(P0.01)胶原含量较MS组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非洛地平组左室血管四周(P0.05)胶原含量有升高趋势。9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L-18:染色阳性信号为棕色颗粒,定位于心肌细胞胞浆内。与MS组比较,非洛地平组心肌细胞胞浆内棕色颗粒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洛地平组心肌细胞胞浆内棕色颗粒增多。以各视野IOD值作为反应IL-18蛋白表达的定量指标结果显示,与MS组比较,非洛地平组IOD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洛地平组IOD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型胶原:染色阳性信号为棕色条索状纤维,定位于心肌细胞问质和血管四周。非洛地平组心肌细胞间和血管四周棕色条索状纤维较MS组明显减少。以各视野IOD值作为反应I型胶原蛋蛋白表达的定量指标结果显示,与MS比较,非洛地平组IOD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比较,非洛地平组IOD值无统计学意义。III型胶原:染色阳性信号为棕色条索状纤维,定位于心肌细胞问质和血管四周。非洛地平组心肌细胞间和血管四周棕色条索状纤维较MS组明显减少。以各视野IOD值作为反应III型胶原蛋蛋白表达的定量指标结果显示,与MS比较,非洛地平组IOD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非洛地平组IOD值无统计学意义。10实时定量RT-PCR检测各关键分子mRNA表达与MS组比较,非洛地平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IL-18mRNA表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洛地平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IL-18mRNA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MS组比较,非洛地平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I型胶原(P0.001)、III型胶原(P0.01)mRNA表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洛地平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I、III型胶原mRNA表达无统计学意义。11各组大鼠关键分子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比较各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JNK总蛋白水平比较:三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JNK总蛋白质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磷酸化JNK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与MS组比较,非洛地平组磷酸化JNK蛋白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非洛地平组磷酸化JNK蛋白含量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AP-l转录因子活性的比较以EMSA法检测各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AP.1活性,结果显示与MS组比较,非洛地平组AP-1活性减弱,具体表现为探针与核蛋白结合产生的条带变窄,条带颜色变浅;与对照组比较,非洛地平组AP-1活性稍增强,具体表现为探针与核蛋白结合产生的条带变宽,条带颜色略深。结论(1)非洛地平明显降低MS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和血液中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2)超声心动图检测显示,非洛地平干涉治疗的MS大鼠心脏E峰、Ea峰升高,IVRT缩短,Tei指数减低,心导管检查显示LVSP、LVEDP下降,-dp/dt、-dp/dt/LVSP升高,T缩短,提示非洛地平能够改善MS导致的心脏功能损伤;(3)非洛地平干涉后,Masson染色发现心肌间质及血管四周胶原含量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定量RT-PCR证实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提示非洛地平能够降低心肌纤维化;(4)非洛地平能够降低血中IL-18浓度,降低心肌组织中IL-18蛋白和mRNA表达,提示非洛地平具有抗炎作用:(5)非洛地平干涉后心肌组织JNK磷酸化水平下降,AP-1活性减低,提示非洛地平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L-18对“JNK/AP-1”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减轻心肌纤维化程度,改善心脏的舒张功能。【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白介素-18心肌纤维化代谢综合征白介素-18非洛地平心肌纤维化
【论文提纲】:论文Ⅰ白介素-18在代谢综合征心肌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5-149中文摘要5-13英文摘要13-22符号说明22-23前言23-26材料与方法26-48结果48-59讨论59-89结论89-91附图表91-130参考文献130-149论文Ⅱ非洛地平对代谢综合征心脏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149-206中文摘要149-155英文摘要155-162符号说明162-163前言163-164材料与方法164-166结果166-171讨论171-178结论178-179附图表179-202参考文献202-206致谢206-207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207-208英文论文208-229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22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