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艺术论要

更新时间:2024-04-11 点赞:14772 浏览:6794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是拙著《梅新解》(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版)、《梅发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之后的第三部。《新解》和《发微》主要是对《梅》诸多问题的具体考证,几不涉及它的艺术。本文则是在前两书的基础上对《梅》独特艺术的系统阐释。绪论部分简述了选题的缘起及学界对《梅》的研究状况,肯定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亦指出了存在的明显不足。第一章着重探讨了《梅》直接反映现实的独特方式是“借前当代”并以类似“新闻标题词”式的手法而不是对“事件”的完整叙述,这种独创性构思,在中国小说史上,《梅》是第一部,可能也是惟一的一部。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梅》人物设置的独特艺术:一是作者选取了明代正德、嘉靖两朝85个真实历史人物以表明作品反映的时代;二是作者尽可能选取宋代有、明代也有且不止一个的同名同姓人物并将其“行事”相互杂糅。这些同名同姓人物,表达了作者多种多样的创作意图。第三章和第四章着重探讨《梅》文体上的明显特征,作品借用了大量的前代“小说”和“戏曲”,作者并非生搬硬套,而是根据表达主旨的需要,作了适当改变并“镶嵌”到小说中去,成为有机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实现了唐代小说家想实现而未能实现的“文备众体”的梦想。第五章探讨了《梅》如何以“世情”关联“政治”的独特艺术手法。作者通过两种“叙述方法”:一是作为“世情小说”,作者选取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平凡事件并加以详尽细致的描绘,这符合“世情小说”的特点;二是作者又让这些“平凡确当|教学论文范文|事人”以类似“新闻标题词”式的“微言大义”,在闲言碎语的表述中揭示出正、嘉时期的大事件,这又符合《春秋》传统的“历史叙事法”。《梅》就是以这种独特巧妙的方式,将“家庭”与“政治”这对看似悖论的两极和谐统一起来,这就是《梅》的独特艺术手法。【关键词】:《梅》独特艺术论要新解
【论文提纲】:绪论5-8第一章《梅》直接反映现实的独创性构思8-30第一节《梅》:长篇小说直接反映现实的首创体例8-19第二节“新闻标题词”式的独创手法19-30第二章《梅》人物设置的独特艺术30-52第一节《梅》中明代真实历史人物的时代界定30-34第二节宋、明同名同姓人物杂糅艺术34-40第三节明代同名同姓人物杂糅艺术40-52第三章小说中的“小说”:《梅》与其他小说关系研究52-77第一节《梅》与《水浒传》52-67第二节《梅》与“小说”话本67-73第三节《梅》与其他小说73-77第四章小说中的“戏曲”:《梅》与戏曲关系研究77-90第一节《梅》与剧曲77-85第二节《梅》与散曲85-90第五章《梅》崭新的艺术视野90-103第一节传统小说人物形象观念的突破90-96第二节“一石三鸟”,《梅》语言的多层喻义96-100第三节精巧完美的圆形网状结构100-103主要参考书目103-10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