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学力观与基础教育课程革新探析

更新时间:2024-03-23 点赞:6495 浏览:2175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日本,“学力”一词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对学力概念的内涵的理解和熟悉即为学力观,不同学力观之间关于学历问题的论争也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那时开始,由于不同时期人们对青少年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技能或能力等具有不同见解,所以对“学力”的界定也不尽相同,因而学力观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概括地说,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学力观可以笼统地称之为传统的学力观,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日本又出现了“新学力观”、“生存能力”观、“切实的学力”观,它们可称为新型学力观。日本学力观的演变是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密切相关的。一种学力观的出现,或者当时在学力论争中占据强势的学力观直接影响着当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针、目标甚至具体措施。对上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期间课程实施状况的评估和反思,不仅是新的学力论争的缘由,甚至产生了新的学力观。所以,对日本学力观的演变历程及其对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进行研究无疑是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本文主要着眼于日本学力观与基础教育课程之间的关系,主要探讨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日本传统学力观对历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暨修订学习指导要领的影响,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各种新型学力观对历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暨修订学习指导要领的影响,并且着重分析新型学力观是如何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各个方面的。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理解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方方面面问题,特别是核心理念问题。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日本学力及学力观的内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究,扼要阐述了日本学力理论和学力观的发展历程,并扼要阐述了日本学力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对传统学力观对1958年、1968年、1977年修订学习指导要领的影响作了比较清楚的梳理和探析。传统学力观时期的“狭义学力”派与“广义学力”派之间的论争对1958年、1968年、1977年的学习指导要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对日本新型学力观对1989年、1998年、2008年修订学习指导要领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究。“新学力观”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这是区分传统学力观时期与新学力观时期的标志。新学力观的产生和发展对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四部分对日本新学力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学力观对日本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日本学力观新学力观学习指导要领课程改革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4-5英文摘要5-6目录6-8引言8-13(一)问题的提出8(二)研究意义8-91.理论价值8-92.现实意义9(三)文献综述9-121.对学力内涵的界定9-102.学力状况的调查与学力低下的争论10-113.学力观与学习指导要领的关系11-12(四)研究思路12(五)研究方法12(六)论文新意与不足之处12-131.论文新意122.不足之处12-13一、学力、学力观与基础教育课程13-17(一)学力13-141.汉语中的"学力"132.英语中的"学力"133.日语中的"学力"13-14(二)学力观14-161.从纵向维度划分的学力观14-152.从横向维度划分的学力观15-16(三)学力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6-17二、传统学力观与1958年、1968年、1977年的学习指导要领17-22(一)20世纪50年代的学力观与1958年的学习指导要领17-181.20世纪50年代的学力论争17-182.1958年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18(二)20世纪60年代的学力观与1968年的学习指导要领18-191.20世纪60年代的学力论争18-192.1968年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19(三)20世纪70年代的学力观与1977年的学习指导要领19-221.20世纪70年代的学力论争19-202.1977年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20-22三、新学力观与1989年、1998年、2008年的学习指导要领22-32(一)新学力观的与传统学力观的区别22-231.夸大|教学论文网|"积极性"22-232.夸大|教学论文网|主体性的学习、思考能力233.重视学生的个性,即多元化和多样化23(二)新学力观产生的背景23-251.内部因素23-242.外部因素24-25(三)"新学力观"与1989年的学习指导要领25-26(四)"生存能力"与1998年的学习指导要领26-27(五)"切实的学力"与2008年的学习指导要领27-32四、新学力观与基础教育课程的各方面改革32-40(一)新学力观与基础教育课程目标32-331."新学力观"与1989年的课程目标322."生存能力"与1998年的课程目标323."切实的学力"与2008年的课程目标32-33(二)新学力观与基础教育课程设置33-341.开设综合学习时间33-342.削减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34(三)新学力观与基础教育课程内容34-37(四)新学力观与基础教育课程实施37-381.课堂教学中学生角色的转变372.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37-383.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38(五)新学力观与基础教育课程评价38-401.新学力观与评价对象的转变382.新学力观与评价标准的转变38-393.新学力观与评价方法的转变39-40结语40-41参考文献41-43后记43-44在学期间公然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4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