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投机泡沫形成机制与实证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31 点赞:4298 浏览:1086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股市中的泡沫成份日益增加。在资本市场开放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股票市场泡沫的不断增加无疑将加大我国股票市场的风险,严重威胁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对我国股票市场泡沫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探究,对不同类型泡沫存在性问题进行实证检验,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于世界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著名投机泡沫历史事件进行了回顾,对国内外已有的投机泡沫理论和实证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且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其次,分别对于股市理性和非理性投机泡沫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在理性泡沫形成机制的阐述中,利用鞅模型推导出了股票内在价值和理性投机泡沫的定价模型,继而对理性投机泡沫进行了公道分类,并且具体分析了我国理性投机泡沫的具体形成机制;本文接着阐述了非理性投机泡沫模型,从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决策的非理性等方面对于股市非理性投机泡沫形成、膨胀和破灭的具体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具体包括“狂热和恐慌”模型、时尚泡沫模型、噪声交易者模型、正反馈交易者模型,以及群体行为的模仿和传染模型等,并且利用非理性投机泡沫理论对于我国股市非理性投机泡沫形成机制进行了具体的和深入的分析。再次,对于已有文献中股市投机泡沫的实证检验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先容,特别是对于检验的理论思路,以及检验方法的上风和弊端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分别采用了两种新的思路分别对于我国股市周期性破灭型投机泡沫和理性投机泡沫的存在性问题进行实证分析,这正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方面,采用VanNorden和Schaller根据VNS模型(1993)提出基于指数超额收益率和相对泡沫度的动态关系的区制转换检验方法,此方法属于直接检验方法,理论背景较为深厚,且在实证研究中对泡沫现象的解释能力较强。基于这种方法,本文采用Markov区制转换模型对我国股市周期性破灭型泡沫的存在性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出沪深股市在2006-2007年间存在周期性破灭型投机泡沫的结论,并与MSVAR方法相结合,对股市正负泡沫存在的时期进行了区分。另一方面,将持续期依靠分析方法和状态转换模型相结合,使用具有持续性依靠特征的马尔可夫区制状态转换方法对于沪深股市的理性投机泡沫存在性进行了分析,这是一种间接检验方法,该方法的上风是,能够在识别理性泡沫存在时期的同时,深入揭示理性泡沫的持续性依靠特征,利用该方法得出沪深股市在2007年出现了理性泡沫的结论。最后,本文结合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现状和投资者的行为特点,具体分析了我国股市泡沫的成因,分别为:宏观经济长期的高速平稳增长、低通胀、本币持续升值是产生大规模股市泡沫的基础经济条件、优质股票供给不足导致股票供需失衡是泡沫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大股东进行的内幕交易和操纵行为致使定价机制的扭曲,终极导致泡沫的急剧膨胀;个人投资者和部分机构投资者的投机心理非常严重,呈现出很强的正反馈交易和羊群行为特征,追涨杀跌现象十分普遍,导致股市呈现泡沫产生、膨胀、破灭的周期性循环的特征。本文基于泡沫的具体形成机制以及投机泡沫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股市适度扩容、加大对于内幕交易和操纵的监管力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规范政府行为、建立上市公司强制分红制度、完善市场套利机制、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等,以便更好地防范和化解股市投机泡沫风险。【关键词】:理性泡沫非理性泡沫VNS模型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持续性依靠MSVAR模型
【论文提纲】:摘要4-6Abstract6-101绪论10-351.1研究背景与意义10-111.2投机泡沫历史事件11-171.3国内外研究现状17-321.4本文的研究方法、结构和创新点32-352理性投机泡沫理论—从理性预期出发对泡沫形成机制的探讨35-462.1理性泡沫基本定价方程35-402.2理性泡沫类型40-432.3我国股市理性泡沫形成机制分析43-463非理性投机泡沫理论—从非理性出发对泡沫形成机制的探讨46-753.1狂热和恐慌模型46-493.2时尚泡沫模型49-503.3噪声交易者模型50-573.4正反馈交易者模型57-633.5群体行为的模仿和传染模型63-683.6我国股市非理性投机泡沫形成机制分析68-754投机泡沫检验方法75-874.1统计检验方法75-774.2方差界检验77-804.3设定检验方法80-814.4持续期依靠方法81-844.5区制转换检验方法84-875我国股市投机泡沫实证研究87-1215.1基于股市状态转换的投机泡沫实证研究87-935.2基于VNS模型的投机泡沫实证研究93-1105.3基于区制转换持续性依靠模型的理性泡沫实证110-1216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121-1336.1研究结论121-1246.2对策建议124-133致谢133-134参考文献134-140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目录140-141附录2本文实证研究主要数据141-14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