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分权、地方财政方式与公共物品供给:论述与实证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25 点赞:8256 浏览:247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分权是一个世界现象,增长却不是。地方政府能否顺利地转为增长型的政府则解释了分权绩效差异的相当部分。大国发展道路的一个特征就在于,必须架构一个良好的政府治理模式,以保证地方政府为增长而不是为寻租而竞争。本文试从地方财政收支结构和公共物品供给的角度,考察中国式分权是如何成功地塑造了地方政府的增长取向的,并研判分权治理和与之相伴随的政府竞争对财政支出结构和公共物品供给效率所造成的成本和扭曲。经济分权同垂直的政治管理体制紧密结合是中国式分权的核心内涵。在财政体制上,中国属世界上分权程度最高的国家之列;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尤其是供给公共物品上占据主导地位,对经济增长模式和公共部分效率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的理论模型证实,中国式分权的成功之处在于:有效的财政激励保证地方政府能稳定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果实,而中心政府以政绩考核为核心的政治激励则将地方政府的留意力集中到经济增长而不是租金上;与此同时,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外资使得地方政府政府不能囿于本地区的既得利益。这些方面共同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地方政府特别关心经济增长,并转变为增长型的政府。然而,固然政府在公共物品上投入对于长期经济增长和居民福利意义重大,但对地方官员任期内的经济绩效却少有助益。因而,为增长而竞争也就成了财政支出结构扭曲的重要激励来源:降低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而增加对公共物品供给的投入将提升社会福利。另外,考虑到要素活动|教育教学论文|性的不同,地方政府将偏向“人头税”组织自己的财政收入,并降低针对商品和资本的税率;而税收结构的偏向导致了财政支出的进一步倾斜。实证研究支持上述结论。通过构造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的指标,利用1994-200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第5章实证研究了分权和竞争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并利用1986—2004年的面板数据检验财政支出结构的跨时差异和跨区差异。研究发现,中国的财政分权以及基于政绩考核下的政府竞争,造就了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重基本建设、轻人力资本投资和公共服务”的明显扭曲,竞争对支出结构的终极影响则取决于分权程度,而1994年之后包括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在内的现行重大政策并没有有效缓解这种偏向。同时,西部开发战略和分税制改革、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改变了政府的公共支出行为和竞争行为。第6章实证检验了财政体制和分权治理是否改善了地方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研究发现,在控制财政资源差异以及其他外生变量之后,财政分权明显而可观地降低了基础教育和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果。在政府治理方面,高度复制的政府体制使得财政负担在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更为严重,并影响到公共物品供给;败程度的提高能改善基础教育的质量,同时降低某些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这表明,一些公共领域中存在着较大的腐败空间。本文以为|教育论文网|,要想将地方政府的留意力转移到公共物品上,还必须依靠适当的政府治理。本文的安排如下。第1章提出问题;第2章分类梳理与本文主题相关的已有文献,并在相应处给出必要的评论;第3章考察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模式和行为取向相联的特征事实和制度背景;第4章给出一个考察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结构和行为取向的理论框架;第5章实证研究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的决定;第6章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和政府治理架构是否改善了基础教育和城市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第7章总结全文。【关键词】:中国式分权地方政府行为政府竞争财政支出结构公共物品
【论文提纲】:目录3-6图表目录6-7摘要7-9ABSTRACT9-11第1章导论11-251.1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11-131.2主要内容13-171.2.1研究思路图解13-151.2.2本文结构与主要内容概览15-171.3方法与数据17-191.3.1研究方法17-181.3.2指标数据说明18-191.4对文中几个概念的说明19-211.4.1中国式分权的内涵19-201.4.2基础设施和公共物品的界定20-211.4.3财政支出结构与地方政府行为取向211.5本文创新之处21-25第2章财政分权、公共物品供给与地方政府行为取向:文献述评25-502.1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与公共物品25-332.1.1收敛框架下的地区差距研究及其不足26-292.1.2公共物品供给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29-332.2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取向33-402.2.1财政分权理论的演进:从FGFF到SGFF33-372.2.2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37-402.3公共物品,还是基础设施: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40-502.3.1财政分权能促进公共物品的供给吗?40-442.3.2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是如何决定的44-50第3章分权治理、财政激励与公共物品供给困境:制度背景50-763.1引言50-513.2财政体制的嬗变与公共投入的地方化51-563.2.1中心-地方的财政体制:一个简述51-543.2.2公共投入的地方化与公共部分投入的不足54-563.3地方政府的财政融资56-633.3.1预算内财政融资:地区分化、转移支付努力及其结果56-593.3.2预算外财政融资59-633.4政府治理体制63-663.5有效的财政激励一定会促进公共物品供给吗?66-723.5.1财政激励与公共物品供给效率66-673.5.2财政体制改革与财政激励的强化:实证分析67-723.6一点评论72-73附录:中心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和收入来源划分73-76第4章分权竞争与地方政府行为模式:一个理论框架76-974.1引言76-774.2文献述评与相关问题说明77-814.2.1如何构造一个考察分权有效性的框架?77-794.2.2分权竞争与财政收支结构扭曲79-814.3模型81-934.3.1模型设定81-844.3.2资本不活动|教育教学论文|84-854.3.3资本活动|教育教学论文|、分权竞争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85-874.3.4福利分析87-904.3.5税制设置与财政收支模式的联动90-934.4稳健性及若干扩展93-944.5余论:中国的财政分权为何与众不同?94-97第5章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97-1195.1引言97-1005.2计量模型、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100-1035.2.1计量模型100-1015.2.2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101-1035.3实证结论103-1085.3.1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政府支出结构103-1055.3.2重大政策对政府支出结构的影响:西部开发、科教兴国与所得税收入分享105-1065.3.3瓦格纳定律(Wagner'sLaw)与Tiebout机制的检验及其他106-1085.4政府支出行为的变化与地区差异:进一步探究108-1135.4.1财政分权对政府支出行为影响的跨时差异与地区差异108-1105.4.2地方政府行为取向因何该变:分税制改革、区域协调政策与市场化改革110-1135.5结论113-115附录:本章数据说明115-119第6章财政分权提高了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吗:来自基础教育和城市公共领域的证据119-1396.1引言119-1206.2财政分权、政府治理与公共物品供给:有待研究的课题120-1236.3实证检验123-1346.3.1指标选择、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123-1276.3.2指标描述与实证结果127-1346.4稳健性检验134-1356.5结论与政策讨论135-137附录:本章数据说明137-139第7章结论、政策含义与研究展望139-1487.1结论139-1427.2政策蕴含142-1467.2.1公道划分支出责任,增强财政透明度142-1437.2.2实行更加公道的财政平衡政策和区域政策143-1447.2.3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增强Tiebout机制144-1457.2.4改革政绩考核,重塑地方政府行为模式145-1467.3不足与展望146-148参考文献148-162后记162-16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