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地区城乡一体现代林业系统构架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16 点赞:26879 浏览:12088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保持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生态和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形成了城乡之间发展极不平衡的矛盾,严重阻滞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是解决城乡矛盾和缓解城乡差别的有力战略措施,可以使得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公道的交流和配置。森林作为陆生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城乡一体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城市中心区域的绿化还不足以形成改善城市整体环境质量的效益,因此,将郊区广大区域的森林纳入城市生态建设的组成部分,大力建设实现城乡一体的现代林业系统是提高城市—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长沙、株洲、湘潭3个城市构成的紧密联系的城市群—区域作为研究区,以长株潭一体化构成的城市—区域生态系统中的林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综合森林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生态平衡的规律和生态系统之间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交换理论,以计算机和GIS、RS、GPS(3S技术)为技术手段,系统地研究区域内典型森林类型的结构与生态服务功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城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式|教育论文范文|、湘江生态经济林业生态圈的构建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结果表明:(1)开展城乡一体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城乡一体现代林业系统的理论基础、生态服务功能、森林结构调整、经营管理和生态构架的研究,对促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增加城市活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2)马尾松纯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阔叶林是长株潭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三大典型的森林类型。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土层厚度、不同表土层厚度、不同坡度、不同地形部位的马尾松林地的修养水源、固持土壤的功能差异明显;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的林分结构规律明显,其修养水源、固持土壤和维持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生物生产力的功能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生态潜力,正向着常绿阔叶林过渡;长株潭地区樟树人工林固定二氧化碳、生物生产、物质循环、改善区域小天气、净化水质等方面的生态服务的作用明显。(3)利用4类15个评价因子为基础建立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和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对长株潭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直观的评价专题图表示以县域为评价单元的生态环境质量的差异,评价结果为城乡之间生态环境质量差异明显,且呈梯级分布;从区域生态系统的活力、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生态系统恢复力、生态服务功能的维持、区域人群健康及教育水平五个方面对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系统健康水平进行评价,其结果为2000年和2001年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均处于亚健康状态。(4)从长株潭地区城市—区域的CO_2、O_2平衡,水量平衡,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森林、作物系统吸收潜力平衡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依靠区域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净化和消除城市系统有害排放物,吸收必须|英语教学论文|的自然物质,并使其处于一种安全健康下所需要的森林、水域和作物面积,以此探索、寻求公道的城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式|教育论文范文|和理想控制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内森林生态系统中林种和树种结构的优化,调整长株潭地区城市群—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实现区域内用地结构,特别是森林用地结构的优化组合和配置,构成维护城市—区域生态安全的生态构架,以激发区域生【关键词】:城乡一体现代林业系统生态系统长株潭地区
【论文提纲】:摘要12-14第一部分文献综述部分14-261文献综述14-261.1城乡一体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14-181.1.1城乡一体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14-151.1.2城乡一体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151.1.3城乡一体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信息系统15-181.1.3.1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发展历史161.1.3.2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16-171.1.3.3管理信息系统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的研究17-181.2城乡一体和现代林业的研究18-221.2.1城市森林和城市林业18-201.2.2城乡一体化研究20-211.2.3现代林业发展背景和内涵21-221.3城乡一体现代林业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与布局研究22-261.3.1城乡一体现代林业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22-231.3.2城乡一体现代林业系统的布局和规划23-26第二部分论文正文部分26-1211引言: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26-282研究区概况28-312.1自然地理与资源概况28-292.1.1地理位置282.1.2天气条件282.1.3地形地貌282.1.4土壤类型28-292.1.5水资源状况292.1.6森林资源292.1.7矿产资源292.1.8旅游资源292.2社会经济状况29-302.3生态环境状况30-3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1-373.1研究内容31-323.2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32-373.2.1研究方法32-333.2.2技术路线33-374长株潭地区典型森林类型的结构与生态服务功能37-564.1长株潭地区马尾松纯林的水文功能37-414.1.1标准地资料374.1.2长株潭地区马尾松纯林的主要类型374.1.3长株潭地区马尾松纯林的水文功能37-414.1.3.1森林植被层对降水的截留作用37-384.1.3.2马尾松林林地的涵水固土功能38-414.2长株潭地区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的结构与功能41-504.2.1标准地的确定与调查41-424.2.1.1选择标准地的原则414.2.1.2标准地的设置414.2.1.3标准地的调查414.2.1.4森林—立地涵水固土功能的调查与观测414.2.1.5样本资料及分布41-424.2.2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的结构规律42-464.2.2.1成层性42-434.2.2.2种群分布格式|教育论文范文|434.2.2.3直径与年龄结构43-444.2.2.4物种多样性和种间相关性44-464.2.3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的涵水固土功能46-504.2.3.1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森林枯落物的涵水功能研究46-474.2.3.2不同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土壤(母岩)类型的涵水固土效益47-504.3长株潭地区樟树人工林的生态服务功能50-564.3.1实验林概况50-514.3.1.1实验地概况504.3.1.2实验林林分结构50-514.3.2樟树人工林的生态服务功能51-564.3.2.1固定CO_2的作用514.3.2.2生物生产51-524.3.2.3物质循环能力52-534.3.2.4改善小天气53-554.3.2.5净化水质(水化学特性)55-565长株潭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56-755.1长株潭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56-705.1.1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定义与分类56-575.1.1.1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定义565.1.1.2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分类56-575.1.2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单元与评价指标体系57-605.1.2.1评价单元的选择575.1.2.2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57-605.1.3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60-615.1.3.1主成分分析法605.1.3.2层次分析法60-615.1.4长株潭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615.1.5长株潭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61-705.1.5.1系统数据流程61-625.1.5.2系统数据组织与数据库的建立62-645.1.5.3系统程序设计64-655.1.5.4系统的功能65-665.1.5.5系统的运行与管理66-705.2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评价70-755.2.1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705.2.2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70-735.2.2.1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70-725.2.2.2城市群生态系统评价标准72-735.2.3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73-745.2.4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评价74-756长株潭地区城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式|教育论文范文|75-1016.1城市—区域CO_2与O_2的收支平衡格式|教育论文范文|75-826.1.1长株潭地区城市—区域CO_2的排放与O_2的消耗75-776.1.1.1城市中CO_2的排放与O_2的消耗766.1.1.2农村其它形式的CO_2的排放与O_2的消耗76-776.1.2CO_2的固定与O_2的排放77-786.1.2.1长株潭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固定CO_2和放出的O_2776.1.2.2森林生态系统固定的CO_2量和放出的O_277-786.1.3长株潭地区CO_2与O_2的收支平衡格式|教育论文范文|78-826.1.3.1长株潭地区CO_2与O_2的收支平衡分析786.1.3.2长株潭地区CO_2与O_2的收支平衡格式|教育论文范文|78-806.1.3.3长株潭地区CO_2收支平衡的最小面积80-826.2城市—区域SO_2的排放与净化系统格式|教育论文范文|82-876.2.1长株潭地区城市—区域SO_2的排放826.2.2森林和农作物对大气S的净化潜力82-846.2.3长株潭地区城市—区域SO_2的排放与净化分析846.2.4长株潭区域SO_2的排放与净化系统格式|教育论文范文|84-876.2.4.1城市建成区(一区)SO_2的排放和净化84-856.2.4.2城市区(二区)SO_2的排放与净化85-866.2.4.3城市区外延至第一圈县(三区)SO_2的排放与净化866.2.4.4城市外延至第二圈6县(四区)SO_2的排放与净化866.2.4.5城市外延至第二圈2个县(五区)SO_2的排放与净化86-876.2.5长株潭净化SO_2所需的最小面积876.3长株潭地区城市—区域水量收支平衡格式|教育论文范文|87-916.3.1长株潭地区水田的缺水分析886.3.2旱土水量收支的分析88-896.3.3城市生产、生活用水896.3.4森林生态系统水量收支平衡89-906.3.5长株潭地区水量收支平衡90-916.3.6长株潭市区和不同区间水量收支状况的分析916.4城市—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式|教育论文范文|91-986.4.1问题分析与调整对象91-926.4.1.1森林生态系统916.4.1.2农田作物生态系统916.4.1.3水面91-926.4.1.4城市设施926.4.1.5城市绿地926.4.2线性规划模型92-936.4.3约束方程与决策条件93-956.4.4调整结果与分析95-986.5城市—区域生态安全架构分区98-1016.5.1功能区布局98-1006.5.1.1美化区:(Ⅰ区)986.5.1.2净化功能区(Ⅱ区)98-996.5.1.3防污功能区(Ⅲ区)996.5.1.4生态功能调节区(Ⅳ区)996.5.1.5生态保护区(Ⅴ区)99-1006.5.2森林类型配置100-1017长株潭湘江生态经济带林业生态圈的构建101-1127.1基本情况与存在的问题101-1027.1.1基本情况1017.1.2存在的问题101-1027.2建设目标、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02-1037.2.1湘江生态经济带林业生态圈的性质1027.2.2湘江生态经济带林业生态圈的建设目标1027.2.3湘江生态经济带林业生态圈规划与建设的指导思想1027.2.4湘江生态经济带林业生态圈规划与建设的基本原则102-1037.3林业生态圈空间结构103-1047.3.1湘江生态经济带的空间结构103-1047.3.2湘江生态经济带林业生态圈的结构1047.4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管理规划104-1077.4.1保护的原则和目标104-1057.4.1.1保护的原则104-1057.4.1.2保护的目标1057.4.2保护与建设管理内容规划105-1077.4.2.1保护措施105-1067.4.2.2林地保护1067.4.2.3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湿地)保护1067.2.2.4林木保护1067.2.2.5森林资源恢复106-1077.2.2.6珍稀古大树、名木保护1077.2.2.7森林防火1077.5生态旅游、重点保护与建设项目规划107-1097.5.1生态旅游项目规划107-1087.5.2重点保护与建设项目108-1097.6投资概算109-1128结论与讨论112-1149参考文献114-121Abstract121-125致谢125-126附件: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业绩126-12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