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机制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05 点赞:4744 浏览:117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现有研究高度关注网络使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的背景下,青少年所获得的网络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以普通中学学生、大学生、职业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用问卷法、访谈法和内容分析法探讨了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的心理结构,编制了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通过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分析了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的现状及特点。采用多组比较的方法,探讨高网络使用组和低网络使用组青少年的网络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指明了高、低使用组中网络使用非适应性认知在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中的作用;现实社会支持、自我同一性在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预备研究和正式研究共涉及普通中学、大学、职业学校学生近4900人次,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的编制(1)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是一个四维结构:由信息支持、友伴支持、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组成。(2)探索性因素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本研究编制的“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具有理想的信度与效度,符合心理丈量|教学论文网|学的技术要求,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工具。2、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的特点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按得分高低依次是:信息支持、友伴支持、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在不同的学校种别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普通中学学生得分较高;在大学生和职业学校学生中网络社会支持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工具性支持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随使用次数和使用时间的增加,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呈递增趋势。3、网络使用非适应性认知在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过程中的作用网络使用非适应性认知在网络社会支持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各变量的过程中起到作用。高、低使用组中,网络使用非适应性认知在网络社会支持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各变量间的作用路径无明显差异,但其路径系数存在明显差异。4、现实社会支持、自我同一性在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1)现实社会支持在网络社会支持对一般生活满足度、自尊、孤独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明显。①高网络使用组现实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网络社会支持对一般生活满足度、自尊的影响过程中。②低网络使用组现实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网络社会支持对孤独的影响过程中。③在高网络使用组和低网络使用组,现实社会支持在网络社会支持对一般生活满足度、自尊、孤独影响过程中的调节趋势有明显差异。(2)自我同一性在网络社会支持对自尊、孤独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明显。①高网络使用组自我同一性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网络社会支持对自尊、孤独的影响过程中。②在高网络使用组和低网络使用组,自我同一性在网络社会支持对自尊、孤独影响过程中的调节趋势有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的创新、不足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关的教育建议。【关键词】: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使用非适应性认知现实社会支持自我同一性多组比较变量调节变量
【论文提纲】:摘要5-7Abstract7-13引言13-14第一部分文献综述14-361网络交往与网络社会支持14-191.1网络交往14-161.2网络社会支持实现的可能性及其特点16-192网络社会支持的定义与丈量|教学论文网|19-262.1网络社会支持的定义19-232.2网络社会支持的丈量|教学论文网|23-263网络社会支持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26-363.1网络社会支持与青少年心理健康26-283.2网络使用研究中相关模型引发的思考28-313.3网络社会支持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量的探讨31-323.4网络社会支持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中调节变量的探讨32-353.5青少年互联网使用者心理健康变量的探讨35-36第二部分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36-431问题的提出36-391.1已有研究的不足36-371.2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37-392理论与实践意义392.1理论意义392.2实践意义393研究的总体设计39-413.1主要概念的界定39-403.2总体研究假设40-414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41-434.1研究方法41-424.2研究对象424.3总体思路42-43第三部分实证研究43-103研究一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的编制43-571研究目的与假设431.1研究目的431.2研究假设432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的项目编制过程43-462.1项目的收集与整理43-462.2初测项目的编制与筛选463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问卷的形成46-513.1研究目的463.2第一次测试与项目的修订46-493.3第二次试测与问卷形成49-514验证性因素分析与结构效度51-554.1研究目的51-524.2研究方法524.3测试结果与分析52-555讨论55-565.1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的心理结构555.2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的信度与效度55-566小结56-57研究二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现状分析57-701研究目的与假设571.1研究目的571.2研究假设572研究方法572.1被试572.2丈量|教学论文网|工具572.3施测过程572.4数据处理573结果与分析57-683.1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的总体特点57-583.2不同学校类型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的差异比较58-684讨论68-694.1网络社会支持的总体特点684.2不同学校类型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的差异68-695小结69-70研究三网络社会支持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网络使用非适应性认知的作用70-851研究目的与假设701.1研究目的701.2研究假设702研究方法70-752.1被试70-712.2丈量|教学论文网|工具71-742.3施测过程74-752.4数据处理753结果与分析75-823.1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75-773.2高、低网络使用组初始模型的建立773.3多组比较基准模型的建立77-793.4高、低网络使用组作用模型比较79-824讨论82-845小结84-85研究四网络社会支持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现实社会支持、自我同一性的调节作用85-1031研究目的与假设851.1研究目的851.2研究假设852研究方法85-872.1被试85-862.2丈量|教学论文网|工具862.3施测过程86-872.4数据处理873结果与分析87-983.1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87-893.2高、低网络使用组中现实社会支持在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中的调节作用89-943.3高、低网络使用组中自我同一性在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中的调节作用94-984讨论98-1024.1高、低网络使用组现实社会支持在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中的调节作用98-1004.1.1高使用组现实社会支持在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中的调节作用98-1004.1.2低使用组现实社会支持在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中的调节作用1004.1.3高、低使用组现实社会支持在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中调节作用的比较1004.2高、低网络使用组自我同一性在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中的调节作用100-1024.2.1高使用组自我同一性在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中的调节作用100-1014.2.2高、低使用组自我同一性在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中调节作用的比较101-1025小结102-103第四部分综合讨论103-1131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的结构103-1042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104-1082.1网络使用非适应性认知的作用104-1062.2现实社会支持、自我同一性的调节作用106-1083研究结果对教育实践的启示108-1103.1学校教育方面1093.2家庭教育方面1093.3青少年自我教育方面109-1104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110-1114.1研究的创新点110-1114.2研究中的不足1115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11-1135.1研究工具的开发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111-1125.2网络社会支持的形成、发展及作用机制1125.3网络与现实生活结合中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112-113第五部分研究结论113-114参考文献114-122附录1博士论文调查问卷122-129附录2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129-130后记13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