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互动浅谈生成互动数学课堂构建结论

更新时间:2024-03-20 点赞:6746 浏览:225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试从通过任务驱动,展现学生的学习起点;利用“认知冲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创作学习材料,达成多元的学习目标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构建生成互动、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生成;互动;构建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报告中从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角度,把师生的教学活动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强调了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性,课堂的活动来自于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学生的一些正确答案、精彩的见解、独特的解题方略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和认识的障碍等,为师生有效互动提供了丰富的“互动性资源”,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态的催化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通过任务驱动,展现学生的学习起点

教学需要一个起点,以便学生从一个知识水平发展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往往通过直白的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这种语言互动式的了解,不仅使学生参与的广度有限,而且记忆性的提问对思维的挑战也有限。而任务驱动式的教学却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思维成果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二、利用“认知冲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知识或新事物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矛盾时,学生急切想要知道产生矛盾的原因,进而寻找问题答案的一种心理困境。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景是实现探究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认知结构是可以变化和重新组合的,其变化过程可以表述为“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认知冲突并及时利用这些认知冲突,给予适当的启发和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如《等量代换》一课,笔者在对教材进行了认真钻研后,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为“通过找出中间量解决等量代换”,课本的例题是直接给出了两个条件“一只猪能换2只羊,1头牛能换4只猪”,请学生解决问题“2头牛能换几只羊?”学生通过形象的教具和实践操作,还是能够较好地理解并解决问题,但很难从形象的例题中提炼中“通过中间量解决等量代换”这一解题策略。基于此,笔者根据预设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直接用课件出示问题“2头牛能换几只羊?”,这个没有条件只有问题的题目让学生一时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引发认知冲突。几秒钟后,一些学生开始提出异议:“没有条件怎么算啊?你得告诉我们条件才行。”“行,”我点出条件:1只猪能换2只羊,“现在能算出了吧?”有的仍然皱着眉头纳闷,有的却一下瞪大了眼睛,“能算出来了!”面对生成的资源,我及时捕捉并充分利用,追问他怎么算“1只猪能换2只羊,2头牛,嗯……”支支吾吾中,所有的孩子都急了“不行不行,还是不行”,“老师,还差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能和谁有关?还可能和谁有关?”通过步步追问,关键环节被击破,中间量这一重点逐渐被揭示出来,“老师,我知道了,还应该增加1头牛能换几只摘自:毕业论文任务书www.618jyw.com
猪!”从一个没有条件的问题逐步形成一道完整的题目,就是要让学生在冲突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疑惑、思索、尝试、推测中去不断打破,不断平衡,进而找准症结,突破关键,构建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创作学习材料,达成多元的学习目标

数学教学的学习材料应该简约并富含数学结构,同时应具有生成特性。简约是便于学生记忆与回忆,数学结构是数学学习材料的核心要素,生成特性是学习材料的开放性,不仅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学习材料,而且可以对这一学习材料进行多次的教学加工。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中,一根小小的吸管不仅可以在教学之初,在学生的任意思维状态下作为调查学习起点的素材,成为引入新知的样本,而且在课堂延伸阶段,我还设计了“如果给你机会再剪一次吸管来围三角形,第一刀你一定不剪在哪里?为什么?”“第二刀能随便剪吗?”突出剪的过程中的思维提升,通过与第一次无意识剪的结果的沟通与联系,引发学生对三角形两边的差与第三边的关系的关注,促使学生对三边关系的逆向思考与实践运用。再比如五年级《分数的意义》一课,在巩固深化阶段,我就设计了用12根小棒分一分的环节,首先出示“拿出12根小棒的几分之一”,有些孩子马上举起了1根小棒,其他的孩子却有不同的看法:不对,如果分母是2,就应该拿出6根小棒。我再追问:“这里的1,表示的1份,还是1支?”学生明确了这个1表示的是其中的1份,再相继练习拿出12根小棒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六分之一、十二分之一。然后出示“拿出12根小棒的六分之几”,提问:“现在能拿吗?”有了上次的教训,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不能”,“尽管不能拿,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件事,什么事?”孩子们高高地举起了手“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一份就是2根。”此后再相继出示六分之一、六分之三、三分之二、四分之三等分数,让学生拿出相应的小棒根数。最后让同桌的孩子相互比赛,一个说分数,一个拿小棒,看看谁拿得又对又快。通过对这12根小棒的多次加工,在动手实践中强化了对分数平均分的份数、所取的份数的理解,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课堂是独特和变化的环境,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生成的资源转化为课堂教学中新的资源,在这样的互动深化的过程中,数学课堂不再呆板,无趣。它会因学生的独到见解,有趣的猜想,及时的领悟而变得精彩而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光树.《小学数学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