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对策不文明现象理由分析与策略

更新时间:2024-01-03 点赞:8582 浏览:3274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近年来社会环境的改变为大学生开启了张扬个性、追求自我的时代,但也造成了大学生不文明现象的出现。不文明现象出现的原因不乏社会、教师、学生个人源于:论文大全www.618jyw.com
三方面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应该加强管理,教师也应发挥表率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不文明现象 原因分析 改善对策
大学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是掌握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代表最先进的流行文化。本应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有一定的思想道德修养,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年轻一代,但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大学生的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成为大学校园这片净土中不和谐的粒粒尘土。

一、大学生的种种不文明现象

1.对于课堂纪律视而不见。许多大学生在上课期间来去自由、迟到早退现象严重。上课时讲话、看小说、打电话、睡觉、吃东西等不文明现象比比皆是。老师对于每一堂课都精心准备,却被那些不遵规守纪的同学无视,心情可想而知。再者,对于急需充实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大好的青春时光就这样悠悠虚度,实在令人惋惜。
2.考试。,这一名词似乎是随考试一同诞生的。临考时费尽心思地写小抄、占位置,考场上鬼鬼祟祟、东张西望。是自欺欺人,是不诚信之恶习滋生的温床,是培养不自信心理的摇篮;对同学而言,一人的是对多人的不公平;对他人而言,将直接影响对自己的评价;而对于整个学校而言,之风一旦形成,便关系社会对学校及学生的评价。
3.在教室中行为随便。教室本来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但部分学生不注意衣着分寸,穿着背心、拖鞋进入教室,这不仅仅影响大学生的阳光形象,更是对他人的极不尊重。还有部分学生把教室当成了餐厅,吃早餐、吃零食,饭后的垃圾更是直接塞到抽屉里。这样不仅破坏了教室的环境,更影响了学习氛围。在教室里男女同学间的行为过于亲密,着实令人尴尬,有损个人形象,因此应加大培养大学生自觉自重意识的力度。
4.对老师不尊敬。迟到的学生很少会请示老师后再进入教室,老师问其迟到原因时低头不语;在老师传授专业知识时,有些同学会讨论与课堂无关的内容;部分学生上课时对于老师的教导大声顶撞,甚至大打出手。以上都是对老师不尊敬的不文明行为,作为有文化、有思想、有修养的大学生,这种现象的存在实在不应该。
5.愈演愈烈的课桌文化与墙壁文化。以课桌文化来描述大学生在桌上乱写乱画乱刻的现象实在很讽刺,课桌上内容之丰富不禁让人咋舌:有表白的、有吐槽的、有骂街的、有占座的等。教室雪白的墙壁上被无情地刻上一个个印记,甚至还有脚印,形成了独特的“墙壁文化”。

二、大学生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受到经济体制改革中遗留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特别是网络资源的丰富使学生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频繁,社会上的各种思潮都会给高职院校学生带来影响,特别是一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非文明现象严重腐蚀学生灵魂,造成学生道德素质的下降。
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在高校中有部分教师认为文明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责任,高等教育是“专才教育”,存在重授技、轻育才的观念,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部分老师不注重仪表的端庄和语言的文明;某些教师对学生的不文明现象听之任之,不教育不引导。这些教师不但没有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反而对学生的文明修养有消极影响。
3.学生对提高文明素质的认识不够。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其他都是次要的,错误地认为文明礼仪都是些小事、琐事,无碍大局,不足“成大事者”挂齿。其实这些“小事”才反映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再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一些用人单位对那些举止不文明、行为出格的学生即使专业水平再高也不用,所以现在大学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质。

三、改善不文明现象的几点对策

1.学校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应该致力于建设良好的校园风气,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不仅要加大精神文明的宣传力度,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在思想上获得提升,更要看措施执行的情况如何,及时调整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不文明现象的产生。
2.以教职工的表率作用影响学生。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一个对社会有益的全面的人才,而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往往培养者对被培养者的影响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教职工的表率作用。教职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水平甚至衣着、交往、言行举止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每位教职工都应该以优质的工作质量、优雅的言行举止影响、教育和引导学生。
3.加大文明进校园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发挥校园环境的熏陶作用。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校园氛围对学生的精神活动起着规范、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情感教育、感恩教育,以学术讲座、演讲比赛、辩论赛、文艺汇演等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促使学生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多方面受到感染。
4.由于有的学生自身公众意识比较差,以自我为中心,较容易忽视周围人的感觉,看不到自身行为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这很容易影响周围人的行为习惯,从而造成整体素质相对较低的局面,即不文明现象日趋增多。大学生代表未来,代表主流。杜绝不文明行为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只有大学校园这块土地成为文明的地方,社会才能得到净化。减少不文明现象,大学生本身的努力最重要。大学生应从身边小事做起,塑造自身良好形象,严格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同时勇于制止种种不文明现象。
5.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现在班内有班组织、团组织、党组织;校内也有多家社团。如果社团能把校园文明建设自觉渗透到各种活动中,主动开展公益性社会活动,则将对树立校园文明新风起到示范作用。如果大家对不文明现象熟视无睹,将于无形中纵容不文明行为。于是如大家都讲文明,关心和爱护校园文明,那么不文明的行为就会很突出、很孤立,难以自容。所以,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营造文明的校园环境,杜绝大学生不文明现象的再现。
参考文献:
丁化.高校学生基础文明素质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
王保成.析大学生文明素质的养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
[3]郭志俊,李永山.大学生文明素质现状与评价体系构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4]石共文.大学生道德生活中的“知行脱节”现象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2(02).
[5]姜秀珠.当今大学生的道德缺憾及原因分析[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