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突破口从革新考试评价方式为突破口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

更新时间:2023-12-22 点赞:35858 浏览:1608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其中,现有的考试评价模式考核方法单一、考查内容不全面、评价标准缺乏人文关怀是影响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通过深化思政课考评改革,设计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考试评价模式,形成全面、系统、客观、公正的评价体制,是高校思政课工作者应该努力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考试评价模式 改革 素质教育
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是构成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的基本部分,对贯彻高校思政课教学大纲精神,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思政课评价模式仍拘泥于传统的考试模式之中,沿用应试教育下以期末总结性考试和闭卷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以考试分数高低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标准的考评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考评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要求。为此,须要建立与素质教育精神相适应,符合“以人为本”新教育理念的考核体系。
当前思政课考试评价模式的弊端
从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过程看,很多高校思政课考核模式至今仍沿用传统的考试评价模式:由学校统一组织,以期末总结性考试为主,以闭卷考核的方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解答规定题量的问题,然后给出评分结论,以作为判断学生学习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准。这样的考试模式严重挫伤了学生对于本学科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不注重知识积累,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需要,才在考前突击背诵。加之考评内容也大都拘泥于教材理论知识,实用性差,脱离社会需求,不能够充分体现《高校思政课教学大纲》中提出的“从社会实践出发,培养‘四有新人’”的教学目标和“以人为本,重视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思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
即便在这种应试性考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客观题所占比例太高,发散性的、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材料题考核缺失或所占分值太少。以笔者所从事的教学实践为例,教师们为了方便阅卷,在考评时只设置单选、多选、简答、论述四种题型,就根本没有材料题或论述题等考查学生发散能力的题型。虽然有的学校也在尝试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代替现有的评价模式,但从学生反馈的结果看,也存在着教师对学生考评信息反馈不足、评分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导致一部分学生敷衍了事,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平时成绩记录为例,教师一般通过课堂提问、讨论答疑和平时作业等几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这种评价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激发出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但是由于评价过程缺乏规范性、评价标准缺乏统一性,仍然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以平时作业为例,教师在收集和批改作业后一般直接将作业装订后送入系部资料室存档,学生根本见不到自己的作业评价实况,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现行的考试模式是一种忽视了科学性、客观性的传统评价。学生的个性差异被抹杀,学习的内容、方式、目标等简单趋同,不能出现有个性化的教育;从而无视学生个性的复杂性、丰富性,同时,也只能训练出死记硬背会应付考试的人,很难培养出具有真才实学、思维敏捷、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中暴露出的问题,已经迫使人们不得不去思考如何改革现有的思政课评价体系问题。
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评价思想

1.从素质教育高度出发认识改革思政课考评模式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首先是一种合格教育而不是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和以淘汰大多数为目标的教育;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因而素质教育更注重对学生品质和潜在能力的培养。”依据素质教育的指导精神,思政课教学评价应为教育教学服务,为促进学生思政政治素养的提高服务,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积极上进的人格情操,把尊重人、爱护人、激励人、发展人的现代教育精神贯穿于教学评价的始终,使思政课教学真正发挥其思想教育价值;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发展他们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能力。

2.汲取现代教育心理学知识优化思政课教师的知识结构

在实践过程中,来自于成功的体验对动机的激发作用远大于失败体验,尤其是对于教师眼中所谓的“差生”而言,连续的失败会进一步摧垮他们学习的信念,而偶然的一次成功则可能一下子激发出他们上进的勇气和信心。由此可见,信心在学校教育中有意义重大。高校思政课评价应该着眼于从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入手,运用动态的评价方式,逐步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根据开展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客观上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厚的专业技能知识,即思政课理论科学知识,还需要具备与教学技能直接相关的技能性知识,同时还要具备实践性知识,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改革考评方式,完善考评体系

1.创设多元的考评体系,改变单一的考评方式

在考评体系中,学校或教师应将终结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结合起来,精心设计课程考核的各环节以及综合评分的组成、比例等,建立成绩评价标准,完善考评体系。在设立考试标准时,学校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等条件提前向学生公布考核的方式、评分标准及所占比例,让学生对考评标准做到心中有数;考试成绩的构成也要力求多元化,学生期末总评成绩由应有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网上学习和多媒体个性化自主学习记录成绩相结合,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尤其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提高平时成绩在考试总成绩中的比重。

2.改变题型结构,提高命题质量

改变思政课期末考试中过多侧重知识记忆的考核现状,加大主观题测试比例,一定要侧重对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社会问题能力的考查。在实践中,任课教师往往更热衷于出客观题,因为客观题阅卷容易,答案直观简洁,评卷时省时省力,但是不利于考核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等语言运用能力。为此在改革后的考试形式中,要加大主观题考查力度,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知识记忆基础之上提升个人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建立人性化的思政课评价标准

首先,评价标准应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差异。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兴趣、性格和思维方式,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为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倾向性差异,也表现在统一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学习状态之间的差异。教师在命题中就要重视整体把握,尊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www.618jyw.com
重学生的心灵体验,着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考试中有表达独特的空间。考试评分时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发掘与肯定,对于那些作出思考并得出结论的同学,要毫不犹豫地给予好评。
其次,重视能力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尤其是注重对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评价。社会发展步伐一直加快,各学科领域已呈现出高度融合趋势,决定了未来的人才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技能。思政课评价标准也应当尊重这一社会发展规律,注意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需要考试的主要内容不能再仅仅拘泥于教学大纲和课本,应该实现从只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考试观向强调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鼓励创新和探索精神的考试观转变,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思政课评价标准要做到以人为本,渗透人文,凸显教育功能。思政课教师始终要牢牢把握住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在设立评价标准时坚持以人为出发点,从人自身发展实际需要角度规范教育,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培养人的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等品质。
参考文献:
曾云燕.试论素质教育视野下的高校课程考试评价[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2.
孙丽淼.单元考试评价模式的改革尝试[J].教学与管理,2004,10.
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