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课堂把握课堂试述有效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20 点赞:6153 浏览:2165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经历了十年课程改革,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正式实施了,我们的教学也从最初的追求创新变得更务实更追求实效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五大基本理念,我们应在实际的教学中更好地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握好课堂实践活动,实施更有效的音乐教学。本文从两个方面详细的阐述了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进行有效教学。
关键词: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 基本理念 有效教学
音乐课是一门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经历了十年课程改革,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正式实施了,我们的教学也从最初的追求创新变得更务实更追求实效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五大基本理念,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多参与唱、奏、听、综合艺术表演等各项音乐活动,强调音乐实践,突出音乐特点才能让学生真正实现在音乐中学习音乐,实施更有效地的音乐教学。
下面我针对音乐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无效方式,谈谈我的一些经验与方法。

一、进行有效的导入

很多教师对于课堂导入环节非常重视,盲目、繁琐的设计活动,并不会起到好的效果。因此,导入环节应该紧扣知识点,简单而有效。例如:
1.在《咏鹅》一课中,歌曲旋律的学唱是难点,我就在导入环节中设计了跟着音乐的旋律走向用线条在黑板上画出一只活灵活现的大白鹅,学生的目光瞬间被吸引,兴趣盎然。我就趁势让学生体验旋律的走向,感知音乐的高低。为后面的旋律学唱做好铺垫和准备。学生不但非常感兴趣而且一下子就记住了。每一句学唱的时候,也能特别的关注旋律的走向问题。
2.在学唱《大鼓和小鼓》一课时,我的导入环节是:先给大家介绍今天的两位小嘉宾——大鼓和小鼓,并听听他们的声音,让学生找找音量的区别,学生七嘴八舌的说出重、轻、大、小等,教师引导:“原来音量的大小称为强弱,它还有一个特别的记号哪!”出示f和p记号。这样就很简单自然进行了有效的导入,学生在后面的学唱中,很清晰的唱出歌中的f和p的对比,对这个新知识也记得非常牢固。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情境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情感吸引力,我们通过创设一些特定的情境,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促成其良好的审美心境。当学生耳濡目染的都是美的形象时,自然就会对音乐产生一种向往与感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优美的引导语言,美丽感人的故事情节,以及各环节美的享受都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某教师在《邮递员叔叔来到了》一课中,设计了邮递员叔叔给分隔两地的爷孙俩送信的故事,一开始教师就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下深情朗诵了两封感人的信,信里爷孙俩挚朴的亲情催人泪下……某教师在《左手和右手》一课中,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把歌词编成了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孩子们的目光紧紧地跟着老师,随着故事的情节心情起伏,无疑为这节课的教学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三、落实音乐活动的有效性

1.进行有效的提问。课堂上教师的每一个提问都应该目标明确,比如让学生听歌前就要明确的提问,如:教授《金孔雀轻轻跳》一课时,我就设置了傣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模板www.618jyw.com
族舞蹈《雀之灵》作为开场,之前我就问学生,你们看看这段舞蹈表演的是什么动物,你能猜出是哪个民族的吗?这样他们在观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要思考什么。又如:在《恰利利,恰利》一课中,教师设计了8次不同形式的唱,每一次都是由教师富有引导性的提问让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有目的的唱,每一次唱都让听课者确确实实的听到孩子们的进步。
2.增强课前预设于课堂生成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前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学生,为了自己所谓的标准答案,想尽办法引导学生到自己的主线上来。而是在课堂上要善于捕捉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如:一个老师在公开课时问学生:“如果有3个不同大小的苹果,你会吃大的还是小的呢?”有一个声音在下面说要吃大的,老师装作没听到点了一些说吃小的的同学来回答。课后有个听课的老师去问那个学生,你为什么选吃大的哪?谁知学生的回答竟然是:“我想先尝尝大的甜不甜,我要把甜的留给爸爸妈妈吃。”如果这位老师当时能够抓住这个生成性,那么这个学生的回答也会是一个亮点。
3.目的明确,落到实处。记得有一次我在准备一节音乐公开课《螃蟹歌》时,为了创设情境,用了大量精美的图片和有趣的儿歌来介绍螃蟹,着实热闹了一番,学生也看起来兴趣盎然,但我发现孩子们对这首方言歌曲本身的兴趣却并没有激发出来,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不尽人意。课后我认真地反思,觉得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我备课时设计了过多的非音乐手段来引导学生,使学生错过了对音乐本身感受和理解的时间。我想是不是应该让学生在多种音乐实践中多体验歌曲的特点与魅力呢?我又用老师方言念儿歌的方式介绍螃蟹,果然学生们一下子就被四川方言吸引了。接着我趁热打铁,用方言唱起了《螃蟹歌》,孩子们非常兴奋,争先恐后的找出其中与普通话不同发音的词,并开心的跟着学唱。边唱边乐,边乐边学。很快掌握了课中的难点问题,并在唱好了的基础上惟妙惟肖的表演了起来。
马克思曾说过:“欣赏音乐,需要有辨别音律的耳朵,对于不辨音乐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我们的教学首先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辨别音律的耳朵,让学生学会怎样欣赏音乐,知道音乐到底美在哪里。这些都需要通过持续的课堂有效教学来达成,因此,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中有效的学习,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研究、提高及优化。让我们继续努力吧!像40分钟要效率,实施最有效的教学。
参考文献:
《音乐学科教育学》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曹理 等著
《走进音乐世界》 花城出版社
[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 人民出版社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