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前行给梦想前行力量

更新时间:2024-02-28 点赞:30436 浏览:1427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或许在很多高校青年教师心中都曾有一个美好的历史记忆。
1918年,北京大学有217位教员,其中,有教授90位,平均年龄30多岁。当时,仅在文科方面,文科学长陈独秀40岁,刘师培35岁,周作人35岁,黄侃33岁,胡适29岁,何炳松29岁,徐宝璜25岁……皆为教授。这些青年教师“通过教学、发表文章和参与社会事务,他们的影响力波及全国,成为领导全国青年治学、爱国、改造社会的先生”。青年学者廉思在其主编的《工蜂: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实录》一书的“序言”中说:“那时的先生们,少专家,多杂家,即在多个领域都是专家;不擅长评职称,更擅长个性教学法;有知识,更有情趣;有性格,更讲人格和品格;教学相长,更倾力爱护学生;不独守三尺讲台,更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尽展大国民风范;学贯中西,更想回中国致用;热爱时政,更能为国家担当。”
在今天的很多高校青年教师看来,那是一个四射、令人羡慕的时代。因为,他们处在同样的年龄却还在整天疲于晋升职称、疲于各种评估。也许时代不同,没有可比性。但是那样的环境里走出了一大批大师级人物,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高校青年教师有青春、有梦想,是塔里的精神贵族,然而,廉思团队所做的“如何认知自身社会地位”的问卷调查显示,5138位高校青年教师受访源于:论文提纲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者中84.5%的人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中层及中层以下,其中,36%的人认为自己属于“中下层”,13.7%的人认为自己处于“底层”,仅有14.1%的人认为自己处于“中上层”,0.8%的人认为自己处于“上层”。从这些数据看来,青年教师群体似乎离精神贵族越来越远,成了一个充满挫败感和下行感的知识群体。更甚者,有很多青年教师称自己为转型中国的“学术民工”。
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青年教师是大学科研和教学的生力军,是启发民智、培养人才的重要成员,是办好高校的决定性因素之

一、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希望。那么,应该给青年教师创造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成长环境呢?

首先,应该给青年教师提供宽松自由的科研教学环境。高校要改变刚性的项目、课题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制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减少青年教师在申请项目、课题时的行政干预,鼓励他们专心于科研创新。2012年9月发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各地各校依托重点学科、研究基地、重大科研项目,培养一批创新思维活跃、学术视野宽阔、发展潜力大的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高校要给青年教师创造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同时,要加强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鼓励他们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访学以及在职研修等,拓展他们的教育教学视野,丰富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促进他们教学能力的提升。
其次,应该给青年教师提供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环境。一般来说,在现行的高校管理体制中,无论是在科研资源方面还是在工资待遇方面,青年教师都处于相对低端的位置,同时,伴随着高强度的工作量以及结婚、生子、购房的巨大压力,他们很容易感受到生存境地和社会期待、家庭期待之间的落差,降低自己的职业认同感。
促进这些青年知识分子的自由成长,需要宽松的学术自由环境,还需要给他们提供一种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网上热炒的“民国范儿”或许是一种浪漫化的历史记忆,但是,其中仍然渗透着一些令我们感叹的事实。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30年代初,北京大学教师的平均月薪在400元以上,而当时即便是较为有钱的知识阶层,全家每月生活费80元已经相当宽裕。由此可见,国家应该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科研教学中,专心做知识、文化的传承者与创造者。
再次,应该给青年教师提供热爱教育事业的工作环境。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说,中国高等教育目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怎么想办法让老师内在的能动性达到极大的发挥。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是有理想、有的高学历人才,他们选择教师职业也大多是因为热爱教书育人的事业。因此,高校除了加强青年教师的科研教学能力培训,还应该加强他们的职业信念教育,让他们时刻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崇高与神圣。同时,应尽力创造条件帮助青年教师取得专业发展和教学工作上的成功,积极奖励先进,满足他们社会认同和赞许的需要,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
有公平的发展环境、自由的学术氛围、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幸福的存在方式和高素质的内在品质是很多青年教师的职业理想。而实现这样的理想,需要社会、政府、高校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让他们的梦想更有力量,同时,还需要青年教师自身的不懈努力,这才是实现梦想的内动力。有青年教师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面对理想和现实的落差,青年教师不能止于抱怨和牢骚,应该勇敢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责任,提升自我修养,提高科研教学水平,积极传播正能量,用自己的和奋斗“为国家担当”,赢得社会的尊重。
责编:思 源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