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科技引进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形成浅析

更新时间:2024-02-23 点赞:12175 浏览:47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严格意义上的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但它却不是中国传统封建教育的自然延伸和发展,而是伴随着西方科学技术地引进,在西学东渐浪潮的冲击下,在近代中国发生深刻变革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纵观整个近代史,每一次大的社会变革都会影响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历程并产生质的奔腾|教学论文网|。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属于比较典型的“后发外生型”,起步较晚,且由外来因素所诱发,在整个近代高等教育形成过程中就始终以学习西方(包括日本)为主线。基于此,以晚清科技引进为向导,系统地对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分析对当今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设立到癸卯学制的颁布,把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分为洋务运动萌芽时期——戊戌维新变法雏形时期——清末新政终极确立时期三个阶段。以科学技术引进为诱因,分别从教育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对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渐进分析,并对每个阶段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形成过程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指导思想贯串|语文教学论文|始成为其一大特点,这也是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相一致的。同时其过程还呈现出由浅入深、缓慢加深的特点以及西方科技引进的多途径和近代高等教育多样性的特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经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从无到有并终极得以确立,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经验教训是多方面的,包括: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与发展相适应;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处理好学习与创新、继续与发展的关系;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与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相结合。总结近当代高等教育形成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当今“科教兴国”战略下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社会,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鉴戒外国经验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注重素质教育,避免教育目的功利性;正确处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纯正高等教育改革目的,杜绝“教育产业化”倾向。【关键词】:近代高等教育特点经验教训启示
【论文提纲】:摘要4-5Abstract5-9第1章引言9-131.1选题依据9-101.2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1.2.1晚清科技方面的研究101.2.2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研究10-111.3论文的创新与不足11-13第2章晚清科技引进与中国传统封建教育制度的没落13-182.1晚清时期科技引进的动因分析13-162.1.1晚清科技引进的外因分析——被迫开放13-152.1.2晚清科技引进的内因分析——主动学习15-162.2传统封建教育制度的没落16-18第3章晚清科技引进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形成的必然联系18-403.1洋务运动时期科技引进催生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萌芽18-243.1.1“西学”“西艺”引进与洋务学堂的兴办19-223.1.2“中体西用”——洋务教育指导思想的局限22-243.2维新运动时期科技引进促进近代高等教育制度雏形的形成24-303.2.1西方政治制度、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的引进与近代高等教育内容的丰富24-263.2.2近代高等教育机构(大学)的雏形26-293.2.3“会通中西”观——维新运动时期教育制度变革的经验教训29-303.3“新政”时期科技引进促成近代高等教育制度基础的确立30-403.3.1癸卯学制的颁布30-343.3.2高等学校立学宗旨的厘定(培养目标)343.3.3教育行政机构的独立与大学职能的专门化34-363.3.4科举制度的废除36-383.3.5“新政”时期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38-40第4章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形成中的特点与经验教训40-464.1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形成过程中所呈现的特点40-424.1.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指导思想贯串|语文教学论文|始终40-414.1.2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是由浅入深,缓慢加深的过程414.1.3西方科技引进的多途径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多样性41-424.2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形成过程中的经验教训42-464.2.1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与发展相适应42-434.2.2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处理好学习与创新,继续与发展的关系43-444.2.3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与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相结44-46第5章晚清科技引进对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战略启示46-515.1鉴戒外国经验与自主创新相结合46-475.2注重素质教育,避免教育目的功利性47-485.3正确处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48-495.4纯正高等教育改革目的,杜绝“教育产业化”倾向49-51结论51-53致谢53-54参考文献54-5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