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探析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探析

更新时间:2024-01-19 点赞:4010 浏览:100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新课标实施以来,一线教师对素质教育教学进行了深层思考,其中“分层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分层教学”进行解析和反思。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分层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可作这样的表述: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解决“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笔者在试行“分层教学”的教改实验中就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一、“分层教学”解析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数学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着差异,因而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分层教学”就是指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通过逐步递进,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
目前普通初中教学中,面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不少困难。例如,现行初中数学教材理论性强,运算能力要求高,课本习题及复习题量大,而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不进去,导致教与学陷入困境。就普通初中目前的状况,若依《大纲》规定按部就班完成授课,根本无法保证使全部学生一步到位,于是平时加课时、节假日补课,极力压缩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及早进行中考复习之目的。我们必然要“以中考升学率的高低去衡量办学的成败”的观念,于是,多数教师往往不惜血本,绞尽脑汁,采用多种手段,使大多数学生,陪同几个所谓“有希望”的“尖子”,为之而“奋斗”,这样就使大多数“陪”读生“劳师无功”,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普通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显然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二、“分层教学”实施

1.创造良好的环境

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分层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为了不给差生增加心理负担,必须做好分层前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情道理: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敢于承认工作中的不足,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要注意师生感情的交流,注意信息反馈,不断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因能划类,依类分层

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下、中、上按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C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A层的难点,与A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

3.教学环节中施行“分层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其次,要针对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提高,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逐步增强的特点,只要教师能深钻教材,领会一“纲”两“说明”之精神,把握其弹性,根据己定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就会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
再次,课堂教学要层次化。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同时,对新知识的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题型的变换等,每个层次的设计都要照顾各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
最后,在布置作业或单元考核中要层次化。例如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每一单元学完后,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它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

三、“分层教学”反思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分层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并特别重视对后进生的教学力度。由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符合学生的实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由于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一定的提高。但分层教学作为尝试教学方法被视为非常规教学,我们往往要面对现实阻力,如班级学生人数过多,教学任务过重,尤其是应试教育的残酷性,我们很难抽出过多时间和精力来。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探讨与改进。
参考文献: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中学数学,199

7.2冯跃峰.

《在层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

7.10付海峰.摘自:毕业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