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职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困境与策略

更新时间:2024-03-08 点赞:7132 浏览:2303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课程之一。本文针对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进行了总结,并分析出现这些困境的原因。研究认为,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难题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难以合理定位,教学对象起点参差不齐以及教学资源的相对匮乏。笔者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改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提供中专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有益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 高职院校 教学困境 对策
1674-4810(2013)28-0069-02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高职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专业人才计划的基础课程。它为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打下基础,以应对未来在工作实践中的应用需要。因此,如何不断适应时展需求,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是值得广大计算机专业教师不断努力的方向之一。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就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及如何有效化解,作以下分析与探讨:

一、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困境与成因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给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时代,高校扩招的进程不断推进,生源抢夺愈演愈烈,这就导致高职院校的生源整体素质降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技术的更新使高校的教学条件设备难以跟上节奏,从而使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出现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设备落后等问题。概括起来,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主要困境及成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目标缺乏合理定位,针对性不强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在于服务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这是培养其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因此,结合当前社会人才市场对高职毕业生在计算机方面的素质要求,从而确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该课程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对目标合理定位的出发点。但事实上,多数高职院校没有从这一方面开展细致的工作。从教材的选用、任课教师的安排,到教学目标的确定,都没有做到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需求。比如教材选用的盲目性,缺乏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或者缺少本校特点的教材;在师资安排上,选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师在有意无意中以专业学生的教学目标替代非专业学生的目标,强调了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教学对象起点参差不齐,教学效率不高

高职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基础,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多数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多采用大班教学,教师往往按既定的教学进度开展教学。这导致基础较好的学生感觉教学内容比较简单,课堂积极性不高;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又认为教学内容难度较大。教师难以协调好教学进度和内容,无法实现因材施教,教学效率低下,效果不理想。因此,由于学生在计算机课程方面起点的差异,以及专业发展需求的差异,导致无论是以班级方式,还是以专业方式开展大班教学,都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如果不能探索出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对策,将会使教学成为走过场,“教”与“学”无法相长。

3.教学资源相对缺乏,教学改革推进缓慢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现出很大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如果必要的硬件设施、教学器材、师资力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必然会制约到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在当前高等教育快速扩招的形势下,各高校在校学生急剧增长,而在办学条件、硬件设施方面的投入,却难以跟上需求,致使有的教师课时量多,教学条件有限。可想而知,要推进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有多艰难。

二、改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对策

针对中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题,结合教学实践体会,笔者认为,要改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首先应从实际出发,合理定位教学目标,并对教学内容科学设置与优化,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课程教学和实用认证相结合,多途径、全方位地提高教学效果。当然,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及业务水平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努力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与能力也是改善教学的必要条件之一。现就具体实践中如何操作,分述如下:

1.从实际出发,合理定位教学目标

从当前社会人才市场对高职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来看,在计算机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办公文件的操作,掌握基本的信息资源检索和运用能力,以及运用工作岗位相关的软件(专业软件工具)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首先应从教学目标的合理定位入手,以解决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要通过开展相关的调查,了解社会对高职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同时了解本校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基本情况。这是广大计算机教师制定本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进度,组织教学内容的基本依据。

2.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科学选取,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效果。针对当前高职计算机教材同质化程度较高的现象,教师应对教学内容下工夫,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以及本校教学条件情况,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计算机基础课程着眼于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的基本教育和训练。因此,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应从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使用、网络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在具体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设计上,应充分考虑本课程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合理分配,并注意到学生的基础,所学专业情况,以及未来就业的需求,来优化教学内容。

3.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兴趣不高、得过且过的情况,如果教师采取灌输式教学,或者理论知识不能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很有可能使学生对该课程提不起兴趣,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是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途径。为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灵活选取教学方法。在此,笔者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运用效果较好的几种方法介绍如下:(1)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要求在课程开始前,使学生明确今天的任务是什么,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需要探索的问题。最后教师对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总结和评价,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项目教学法。即将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某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通常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项目任务,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与任务;再由学生自己制订计划、实施和自我评价;最后由教师检查评价,该项目有利于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形成。(3)层次教学法。高职学生入学基础不同,在兴趣、爱好、学习动力、意志、性格、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也有差异。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也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法。教师可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如基础目标、中等目标、较高目标,把讲解再现作为第一层次目标,问题答疑作为第二层次目标,再现操作作为第三层次目标。把这些目标公布出来,由学生自主选择,使之树立学习信心,日有所进、学有所得,完成教学任务。 此外,还有讲练法、模块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都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择。

4.课程教学和实用认证相结合

高职学生毕业后在择业过程中,会面临着一些岗位需要的资格认证问题。比如,网络工程师有微软的网络工程师认证,还有软件工源于:大学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程师认证等。如果仅仅有一个本科的学生和那些已经获得了各种专业的工程师认证的毕业生竞争同一个工作,相信用人单位更加青睐已经获得专业认证的学生,而高职教育本身就更加侧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以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该结合考试教育和认证教育,让学生在通过考试的同时,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理论的学习,参加微软的各种基础认证。比如Office认证和Adobe认证,就是一种合适计算机基础教育需要通过的一种专业级认证,而且通过鼓励学生参加认证考试,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而获得认证的学生本身的荣誉感也会进一步增强,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5.努力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与能力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改善,离不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爱岗敬业,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教师队伍。因此,结合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或授课,对广大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及时有效的培养。也可以积极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参加相关岗位培训,技能强化等实际活动,亲身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师们的认识水平、专业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各职业院校要加大对计算机教学的资金投入力度,努力完善各种教学硬件和软件设施,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当然,在进行具体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广大教师应该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增加新的教学手段,结合教学内容特点改革教学模式。以培养技术型、实践型人才为目的,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教学,加强可视化教学和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在未来就业和工作中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的来源。计算机基础教学面对本学科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所带来的挑战,需要广大教师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研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探索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并予以有效化解,从而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韩月利.问题式学习模式探索——以计算机基础教学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07(6)
都桂英.行为导向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3]任凤、张波.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使用[J].现代经济信息,2008(6)
[4]王革.高职非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9(9)
〔责任编辑:范可〕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