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练笔找准课堂练笔切入点试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站

更新时间:2024-02-22 点赞:13022 浏览:5016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语文课堂是听说读写的学堂,如何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课堂小练笔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综合性练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激发学生创作灵感的有效途径。课堂小练笔的切入设计要科学合理,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他们的阅读经验,确定明确的训练目标,这样才能更有效。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课堂小练笔 切入设计
课堂小练笔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综合性课堂练习。承载着人文价值熏陶和语言表达训练的双重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小练笔设计在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
可是走进我们的小学语文常规课堂,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小练笔却并不多见。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作文就会出现“无病、无米之炊”的现象。再者说,课堂练笔不仅能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能积累相关的阅读体验,真正做到读写结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说:“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课堂小练笔无疑是一种让学生获得方法的有效途径,而这种训练途径的关键就是要找好切入点。
那么,如何把握课堂小练笔的切入点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补充课文留白,充实文本内容

有的文中有一些留白之处,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空白”点,把作者隐而未发的意思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这样表达的意图。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父亲的内容几乎充满了整篇课文,而对地下的儿子的描写就显得比较空白了,因此可以引导学生想象:36个小时,对于七岁的阿曼达,他是怎样熬过来的,他会想些什么?会不断地对自己和朋友说什么?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还有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一课,只重点对魏格纳通过观察世界地图发现了什么,假想到什么进行了比较具体的介绍,至于他是怎样对自己的假想进行论证的只作了简单的说明,如查阅资料,亲自考察,都是一带而过。我在教学时首先问同学们:你们说魏格纳对假想论证到创立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是不是很简单,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然后我让同学们把大家的发言归纳起来把课文写具体。这样更能表现魏格纳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这样的空白补充练笔,充满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实现了阅读空白的召唤,是课堂练笔的有效手段。。

二、透过文字表面,感受人物内心

有些课文,从文本内容表面看不到什么,但是仔细研读,就会发现,其实在文字的背后,还有着更深层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挖掘。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的课文,文章感人。仔细研读这一课,会发现课文中写小钱的两个相似句子,“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患了白血病,生命苍白,此时他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透过文字背后,你想,他的内心会平静吗?生命垂危时,他有着对生命的渴求,他不愿意就此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可是又没有办法。后来,经过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帮助,小钱得救了,“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这两处“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句子一样,但他的心情一样吗?是“静静地”的吗?此时他在想什么呢?我在此时设计的练笔,可以让学生走进小钱的内心,感受他复杂“静静地”的背后“不平静的”情感世界。

三、延伸想象空间,续写课文结尾

有许多课文的结尾处,虽意犹未尽却戛然而止,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故事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合理延伸。如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的结尾:“桑娜拉上了帐子……”那么以后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这一家人的日子会过得怎样呢?我让学生续写故事。又如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凡卡》的结尾,“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爷爷会收到他的信吗?凡卡悲惨的命运会就此结束吗?我让学生继续写下去。这样的续写小练笔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创作,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创作平台。

四、挖掘词语内涵,丰满人物形象

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聚集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像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感悟理解词语的情感内涵,让学生在词语与语境的沟通中,深入理解内容,深切感受情感。例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时,就可以抓住“饱经风霜”来进行练笔:“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请你用几句话写出来。” 在习作实录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充满了血丝。那乱糟糟的头发上,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由此,可以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蕴涵和情感内涵的理解程度,还有效进行了具体叙述的训练,提高了学生读与写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以上只是教学中随机练笔的几种方法。总之,课堂处处是作文,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找准小练笔的切入点,适时适度的进行小练笔,即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持续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2007年05期
《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叶圣陶/刘国正编著
[3]《中西教育史》 [海外中文图书] / 洪祥编著
[4]《教海漫记》源于:本科论文www.618jyw.com
[中国矿业出版社]/于永正著
作者简介:
杨丽燕,女,1981年12月28日出生。籍贯:椒江,现供职于中山小学杨司校区,小学教育本科毕业。自主研究了《小学生幸福感的策略研究》和《小学生厌学现象的研究》等课题,撰写了论文《沟通产生良好教学效果》、《小学生厌学原因和对策》等论文均获好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