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巧用巧用“结尾”打造精彩数学课堂学年

更新时间:2024-03-23 点赞:5073 浏览:1365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结课是一门艺术,是引领学生深入探究的基础。教师可利用趣味游戏结尾、设置趣味结尾、课外延伸结尾、联系生活结尾等方式使课堂结尾精彩,让人回味无穷,从而增强课堂氛围,加深学生记忆。
[关键词]数学课堂;延伸;结尾
[作者简介]吕金仙(1981-),女,江西广丰人,广丰县萃始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新颖独特、有趣而又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不仅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强化兴趣,还能激起学生自主探索的,活跃思维,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趣味游戏结尾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游戏会使课堂教学活泼有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数学技能。当一节课将近尾声的时候,学生的身心或多或少都有些疲惫,这时通过游戏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兴趣得以保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结束新课。
如,特级教师黄爱华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就以“动脑筋,离开教室”的游戏结尾——要求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卡片(2、3、5、1),以及自己的学号数说出“几是几的倍数”“几是几的因数”分批走出教室。这一独特的游戏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又在无形之中深化了学生对“因数、倍数”的认识。

二、设置趣味结尾

在数学教学中,有些知识块一个课时不能完成,就往往要分几个课时来教,而上、下节课教学内容联系又非常紧密,教师就可以利用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学生的好奇心,在一节课的教学结束时,针对下一节课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设置悬念,给学生留下一个需要去探索的问题,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上下一课。这种结课方式很好地把上、下两节课联系起来,为上好下一节课做好了铺垫。
例如,在教学“认识整时”一课时,笔者拿出钟面把时针指在3和4之间,分针指除十二以外的任意地方,提问:“你能说出这是几时吗?”把困惑留给学生:“请同学们先回去开动脑筋想一想,明天把你们想的结果告诉老师,好吗?”通过一个不整时的钟面,让学生提出问题,又让学生自主研究,去领悟时间除了整时,还有其他时刻,这样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解疑。同时,对学生的预习新知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前后两节课过渡自然,衔接巧妙,做到了讲授内容前后呼应,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课外延伸结尾

课外延伸结尾是指本节课源于:本科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的教学内容学完后,教师不是马上结束教学,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展开来,激发学生课外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使之成为联系第二课堂的纽带。这样,既能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具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
如在教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一课的结尾,教师可请学生到超市去调查物品的,有条件的话可以拿自己的零用钱买一两样物品,并作好记录,计算出任意两件物品的。这一课后实践既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课内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使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能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四、联系生活结尾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强调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和实用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搭建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使数学生活化,而且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促其“数学化”。
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结尾:1.提问:学会观察物体对我们在生活中有什么帮助?2.课件欣赏 “四不象——麋鹿”“狮身人面像”“庐山风景图”,感受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是不一样的。由此可培养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同时培养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一堂课成功与否有一定的标准,但我们不能仅局限于标准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数学课堂教学结尾远不止这几种方式,教师往往会综合运用几种方式进行结尾。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教师,对于这一门艺术的探索应该是无止境的,教学过程的艺术不仅要求课的开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且要求结尾精彩,让人回味无穷,如果我们能巧妙地设计课堂结尾,那么会使整节课的教学浑然一体,富有后劲。
责任编辑 晴 天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