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性迷失与建构

更新时间:2024-03-15 点赞:3888 浏览:97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教育的实践性是指语文教育的过程,学生的语文能力的获得是通过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和调控之下,学生主动介入学习,并反复进行操纵、练习,而形成的性质特点。实践性足语文教育的基本的特点,这是由语言能力的心智技能性和儿章语言习得的过程所决定的,语言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实践,所以实践足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但由于对语文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本质缺乏正确的熟悉,以至于在语文教育中出现违反|英语教学论文|语文教学实践性原则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教师的“言说”和学生的“践行”的本末倒置;以“阅读为本体”的语文教育涵盖了语文学习实践的全部内涵;把作业,做练习当作是语文实践。从心智技能形成过程特点以及对教学的要求来看,“题海战术”背离了真正的语文实践活动。而造成语文教学实践性迷失的原因,关键在于关于语文的实践性基础理论的缺乏,对语文的实践性的特点缺乏系统的科学熟悉,对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缺乏继续。由于理论的不完善才使得我们的教材的编写没有体现实践性原则,而“一卷定终生”的高考制度的存在,使我们一直满足于“纸上谈兵”的考试。评价体制的不完善也是制约实践性语文学习的瓶颈。本文以为|教育论文网|要构建实践性的语文教学的语文课程,就要实施分科教材,给语文实践创造机会,构建以考察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评价体系,在评价的理念上,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理解,又要关注学生技能的形成与掌握;在评价的方法上,应由单一的量化评价方法,走向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尤其要加强过程性评价。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摆脱应试的束缚,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恰当地转换教师职能,成为学生实践的指导者、协作者:以“导练”为核心重新建构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即夸大|教学论文网|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有效促进语文实践学习,还要提高迁移水平,而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就能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由于生活既是语文实践学习的起点,又是语文实践学习的归宿。所以语文教学还必须强化同生活的联系。【关键词】:语文教育语文能力实践性语言练习
【论文提纲】:摘要2-3Abstract3-6引言6-8第一部分实践性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的特点8-201.1.实践是学习语文教育的必由之路8-121.1.1.语言能力是一种心智技能8-91.1.2.语言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练习9-111.1.3.从儿童语言习得理论看,实践是学习语言的必经的途径11-121.2.知识的“隐性”之维,决定了语文实践在语文教育中的根本性价值12-131.3.语文教育家对实践性的论述13-141.4.古代语文教育的可鉴戒之处在于它的实践性14-171.5.实践性在特级语文教师教学上的体现17-181.6.实践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18-20第二部分实践性在当今语文教育中的迷失20-272.1.教师的“言说”和学生的“践行”的倒行逆施20-212.2.“题海战术”背离了真正的语文实践活动21-242.3.以“阅读为本体”的语文教育不能涵盖语文学习实践的内涵24-27第三部分语文教学实践性迷失的原因27-343.1.关于语文的实践性基础理论的贫困27-293.1.1.对语文的实践性的特点缺乏系统的科学熟悉27-283.1.2.理论的贫困还源于只重横向的鉴戒,轻纵向的继续28-293.2.文选性教材的编写没有体现实践性原则29-303.3.语文学科结构的板块缺失30-313.4.评价体制的不完善是制约实践性语文学习的瓶颈31-34第四部分构建实践性的语文教学的语文课程34-394.1.实施分科教材,给语文实践创造机会34-354.2.构建以考察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评价体系35-374.3.建立语用学的语文考试体系37-39第五部分现今条件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实践性39-535.1.摆脱应试动机的束缚摆正“讲”与“练”的关系39-405.2.以“导练”为核心重新建构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40-445.3.提高迁移水平,有效促进语文实践学习44-475.4.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47-505.5.生活既是语文实践学习的起点,又是语文实践学习的归宿50-53结语53-54参考文献54-5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