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两种情绪智力测验两种取向及其进展

更新时间:2024-02-27 点赞:29339 浏览:13343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情绪智力的定义與理论模型存在着两种类型:能力型與混合型。與此相应,情绪智力的测验存在着两种取向:以能力为基础的测验與以混合模型为基础的测验。两种取向的测量工具都具有可以接受的信度,效度分析结果较为复杂。两种测验取向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需要进一步发展與整合。目前的情绪智力测验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新的技术與方法不断融入,助推了情绪智力测验的繁荣。
关键词:情绪智力;测验;混合模型;能力模型
1003-5184(2013)04-0297-05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简称EI)概念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和耶鲁大学心理学家Peter Salovey與John Mayer于1990年正式提出的,情绪智力引发的广泛兴趣與研究热情非一般的心理学概念所能企及。到目前为止,互联网上有关“情绪智力”的超过了15万个,应用范围遍及人员选聘、员工管理、学校教育、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等众多领域,不管是学术界还是普通民众对情绪智力的兴趣與日俱增。人们有理由期待,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之后,情绪智力研究在理论建构、测量與应用等方面已然取得巨大的进步,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然而,情绪智力的研究與应用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发展初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比如究竟应该怎样定义EI,EI包含哪些维度與成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與工具对EI进行精确测量,EI與其它心理结构的关系,EI应用的适切领域與实际预测力……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程度标志着EI发展的成熟水平,体现了EI应用的实践价值,影响着EI拓展的空间與前景。
1 两类定义衍生了两种测验取向
EI究竟是什么?如何定义EI?这是EI研究必须首先解决的根本问题,然而,就是在这一最根本问题上研究者尚没有取得一致意见。一般地说,从字面理解,情绪智力是情绪與智力的混合体,情绪智力是一种與情绪相关的心理能力,涉及精确地识别他人的情绪、理解自己的情绪及有效地利用情绪信息等维度。在EI的众多定义中,影响较大的有三个。Goleman(1995)将EI定义为“自我控制,热情與坚持,自我激励的能力”。Bar-On(1997)将EI定义为“能够影响一个人成功应对环境與压力的一系列非认知能力與技能”。Mayer和Salovey(1997)将EI定义为“精确地知觉、表达情绪;利用情感促进思维;理解情绪與情绪知识;管理自己與他人的情绪”。这三个定义的关键区别是前两个定义包含了诸如自我控制、坚持等似乎與人格交叉的特征,因而被称为特质EI(混合模型),第三个定义紧紧围绕智力和情绪的关系主要强调了一系列具体的情绪能力,因而被称为能力型EI。
在情绪智力的定义及理论模型存在着分歧與争议的情况下,基于理论而建立起来的测量工具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與两种概念模型相对应,情绪智力的测量也存在着两种不同取向:混合模型基础上的测量和能力模型基础上的测量。以混合模型为基础的测量使用的是人格量表常用的方法:自陈法,其中的典型代表如EQ-i(Emotional Quotient Inventory,Bar-On,1997)與ECI(Emotional Competence Inven-tory,Sala,2002)。EQ-i由133个题目组成,内容结构與理论模型基本一致,五大维度(个体内部成分、人际间成分、适应性成分、压力管理成分和一般心境成分)为5个成分量表,15个因素为15个分量表。ECI量表包含4个因素:个人胜任力、社会胜任力、自我管理以及关系处理,并把理论上的25种胜任力压缩为20种,全方位评估情绪能力和积极社会行为。以能力模型为基础的测量如MSCEIT(Mayer-Salovey-Carus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est,Mayer,Salovey,&Caruso,2002),包含了四个维度:知觉情绪、理解情绪、使用情绪和管理情绪。该量表有一小部分是体现解决情绪性问题能力的客观性测验,大部分是整体评定和专家评定相结合的测量方法。就测量方法而言,两种取向均有不足之处。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高水平EI,仅仅依靠被试自己的报告是不够的,犹如马拉松比赛的成绩是由参赛者实际的表现所决定的,而不是依据参赛者对长跑能力的自我报告。整体评定和专家评定相结合的方法一直以来饱受争议,尽管整体评分法與专家评分法有着较高的相关,但遗憾的是这种计分方法缺乏科学的标准。Murphy(2006)曾指出,“当一个人关于某个情绪问题的观点與专家或同时参加测验的大多数人不一致时,我们并不能确定究竟是他的能力低下,还是他仅仅采用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自陈测验與以能力为基础的测验(能力型测验)表现出一系列的差异。集中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自陈测验测量的是个体知觉到的EI水平,而能力型测验测量的是个体真实的EI水平;能力型测验测量的是个体的最佳表现,自陈测验测的是个体的典型特征。(2)自陈测验要求被试洞察自己的EI水平,属于内部主观评定,而能力型测验倾向于外部客观评定。(3)自陈测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个体为了某种目的可能有意或无意地歪曲自己的反应,而能力型测验不存在这样的偏差。(4)與自陈测验相比,能力型测验费时较长,计分难度大,受测者需要接受详细的指导與较多的培训。
两种不同取向的测验在内容维度、测量方法及评分方式上各有不同,内容的区别决定了形式的不同。传统上,情绪智力的定义是基于能力特征的,故而以能力模型为基础的EI测验比以混合模型为基础的EI测验更为正统,从这一层面上来看,以能力为基础的EI测验更有优势。从另一层面来看,一个测验工具是否能被广泛接纳并采用还要看这个摘自:学术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工具是否容易被操作和掌握,从这个角度来看,结论又有所不同。两种不同的EI测验取向,沿袭了不同的传统,衍生了不同的测量工具,对待现实问题采取了不同的解决方法。2 两种取向测量工具的信度與效度分析
一般来说,所有EI测验都必须满足如下要求:(1)提供测验的信度证据與测量的标准误差;(2)证明测验内容與所测心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3)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如社会称许性、反应偏见、欺骗等因素的影响;(4)证明EI的内部结构與设想的理论框架的一致性(如是单维的还是由不同成分组成的);(5)体现所测EI與其他个体差异变量(如人格)的区别。信度與效度是检验测量工具是否优秀的最基本的心理统计指标。我们就以MSCEIT與EQ-i作为两种取向的测量工具的代表加以对比與分析。
在信度检验上,一些常用的自陈量表的内部一致性alpha系数平均大于0.80,如EQ-i为0.93(Petrides&Furnham,2001),重测信度也显示出了较高的水平,EQ-i为0.85(Schutte,1998)。Mayer等人对MSCEIT进行了检测,指出其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5,在整体评分量表中,4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平均系数为0.77,在专家评分量表中,4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平均系数为0.62。两个星期后的总体重测信度系数为0.75,各个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60到0.68之间(Mayer,2009)。总的说来,两种取向的测验量表显示的信度都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相对而言,以能力为基础的量表信度系数略低于自陈量表,两种取向的测验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均较理想。
效度检验可以从多个维度加以考察,如结构效度、区分效度、预测效度等。结构效度表明测量工具在多大程度上测量了所欲测量的品质。预测效度考察了测量工具能够具体预测什么,预测效果如何。如果一个测验是一个独立的测验,它就应该具有较高的区分效度,不应该與其它的测验具有很高的相关。如MSCEIT不应该與一般的智力测验或自陈量表具有较高相关。一般来说,r=0~0.25之间意味着两者无关或轻微相关;r=0.25~0.5,意味着轻度相关到中度相关;r=0.5~0.75之间就意味着中度相关到高度相关。多数研究发现,MSCEIT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MSCEIT與一般的人格测验低相关甚至无关(Dawda&Hart,2000),與情绪智力的自陈测验之间存在低相关或中度相关,如MSCEIT與EQ-i的相关系数为r=0.13~0.31(Liptak,2005),與ECI的相关系数r=0.18(Schutte,2002)。MSCEIT與各种智力测验之间显示出足够的区分效度,在一份针对330名大学生的研究中,MSCEIT分数與语言智力测验分数(SAT)仅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r=0.23~0.39)(Brackett&Mayer,2009)。研究表明,EQ-i與其它EI测验之间的交叉大约为36%,與IQ测验之间的交叉大约为4%,與人格测验之间的交叉大约为15%(MacCann,2010),显然EQ-i测量的是情绪和社会智力的不同方面,并非在测量人格特质與智力,EQ-i與其他情绪智力测量工具的相关明显高于與智力及人格测量的相关,表明了EQ-i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两类测量工具都表现出了一定的预测效度。MSCEIT在教育、组织、诊断、健康等领域显示出了一定的预测效度,可以作为一种预测工具预测心理與行为结果,当然,结论相当复杂,现有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结论。如Boyle等人研究发现,MSCEIT测验分数可以预测领导者的效率,Rosete和Ciarrochi的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Rosete,2004)。而Weinberger研究发现,MSCEIT测验分数與领导與管理行为之间没有相关(Weinberger,2006)。有学者研究证明,EQ-i能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职场员工與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做出预测,并能够对人的生理與情绪健康具有一定预测作用。
两类测验的效度还需要得到更多关注,如定义與理论的模糊导致了对内容效度研究的缺乏。两种取向的测验量表在区分效度方面差别很大,基于混合模型的EI测验较多地涉及到人格特质,区分效度较低,招致了一些学者的批评。相对而言,专家们在聚合效度(與区分效度相对)、关联效度等方面的研究甚少。另外,先进的统计方法如结构方程等较少运用到EI测量的研究,导致EI测量的发展较为缓慢。
总体而论,两类测验工具信度尚可接受,效度有待进一步检验。同时,现有测验工具也暴露出了一些明显缺陷,集中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许多EI测验的结构效度模棱两可。EI测验的结构效度问题已经困扰我们十多年了,这一问题的出现與EI测验客观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取向有关,每种取向证明测验效度的指导思想、原则、策略迥然不同,以能力为基础的EI测验,将與其它能力测验的有意义相关作为聚合效度的重要佐证,而自陈测验将與智力测验的零相关作为区分效度的重要依据。(2)與重要效标的关联证明混合交织在一起。一些人对此领域持乐观态度,另一些人则不那么乐观,尤其是考虑到EI测验超越智力测验與人格测验的增殖效度,自陈测验效标效度很弱,以能力为基础的测验只是相对较好一点。(3)EI应当预测的结果不确定。EI能够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么,它與非智力因素如药物使用、人际关系质量、压力应对、心理健康等的关系如何,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尽一致。
Braekett等人(2009)对MSCEIT和EQ-i做了相关分析,测出它们之间的相关为0.21。Mauriee等人(2012)也对这两个量表做了相关分析,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36,两者之间有着13%的共同变异。综合这几项研究可以得出MSCEIT和EQ-i有着4%到13%的共同变异,这两种不同的EI测验的低相关说明它们所测量的未必是同一种心理品质。对两个模型的元分析发现,尽管两者拥有某些共同特征,但是两者的分离大于聚合,也许两个模型讨论的是不同的概念。这种分离的原因,是归于两个模型的测量方法多一些,还是两个心理过程的概念本身多一些,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究和思考。源于:论文格式要求www.618jyw.com
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