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探究提高我国学术诚信模式探究大纲

更新时间:2024-02-15 点赞:34029 浏览:15675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当前,我国部分大学生的学术诚信意识比较淡薄,具体表现为考试、捏造、学术不诚信的行为和剽窃;作业、论文抄袭现象严重,实验数据随意作假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不仅败坏了学风和校风,而且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篇论文的目的旨在剖析引发学生学术不诚信的根源,试图提出一些有效地提高学生学术诚信的方式以及预防或制止大学生学术失信的对策,这需要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学术诚信;学术失信;学术道德规范;诚信建设
1674-9324(2013)47-0211-02
一、引言
萨缪尔·约翰逊曾经说过:“有正直而无知识,虚弱而无用;有知识而无正直,危险而可怕。”当前,我国某些大学生的学术诚信意识比较淡薄,学术不诚信的现象十分严重。各种教育腐败的现象不仅败坏了学风,更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开发和培养。然而,我国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学术诚信问题还未给予足够重视,没有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学术诚信的评价管理制度。美国乔治亚大学对学术诚信作了简单而宽泛的定义,即所有的学术成果没有欺骗、撒谎、剽窃,从他人那里得到援助并没有不正当引用原始资料。根据美国高校学生人事行政管理人员学会的手册,学术不诚信是指“蓄意的欺诈行为,其中,学生未经授权就企图把别人的工作或努力说成是自己的工作或努力,或在任何学术练习中使用未经授权的材料或捏造的信息”。它包括伪造学术文件、蓄意妨碍或损毁他人的学术工作、帮助其他学生从事学术不诚信的行为。

二、现状和原因

2012年7月,共青团上海市委在上海4所部属985高校在校大学生中开展了学术规范知识的调查。旨在调查目前我国大学生和研究生学术规范的总体状况。从调查结果来看,形势不容乐观,总体而言大学生在学术规范素养方面处于较低的水平。部分学生的学术诚信意识比较淡薄,具体表现为作业、论文抄袭现象严重,论文或实验数据随意更改、省略、作假,考试现象屡禁不止等等。种种学术腐败现象不仅反映了当前学术界诚信意识的薄弱和诚信监督管理机制的欠缺,更折射出其背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偏差和当前急功近利、浮夸的社会文化和环境。
对于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学术诚信问题,尽管教育部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已把加强大学生学术诚信管理的制度建设提上了日程,目前也只有少数高校正式出台了大学生学术道德规范的监督管理条例。有一个现象尤其值得关注,根据McCake和Trevino的调查发现商科学生学术不诚信的比例要高于其他的专业和学科。Crown和Spiller的调查也发现,商科学生对于学术不诚信行为的容忍度要高于非商科专业的学生。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学术不诚信的行为屡禁不止呢?当然学术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环境而言,诚信危机的原因和当前社会总体道德标准,社会诚信标准的下降密不可分。我国经济的快速转型带来了各种思潮的碰撞和新旧思想观念的冲突。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学术观被扭曲,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渐渐丢失,学术日益功利化、市场化。从学生角度出发,造成学术失信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大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是导致学术不诚信的主要原因。部分学生进入大学门槛后一下松懈了下来,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较低,学习懒散。对于那些他们认为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去完成的课程采取了旷课、抄袭作业、考试等的不诚信行为。部分学生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认为某些课程并不重要,学习的内容与未来职业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所以也通过等不诚信的行为完成学习任务。
2.学术失信的成本较低。考试的风险不大,只有少部分的者被抓获。权衡一下带来的利益和风险,优良的GPA(平均成绩点数)、奖学金、评优等诱惑使部分学生心中的天平明显失衡了,面对激烈的竞争,不断有学生愿意铤而走险,不惜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成绩,达到考研、出国等目的。也有部分学生看到其他同学都在,觉得不公平,也加入了不诚信的队伍。
3.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当前的手段更加隐蔽,也更多元化。网络传播技术和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学术不诚信行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通过在互联网上的复制和粘贴很轻松地就能完成作业或论文。考试的手段远不再是传统的那种夹带小抄条等形式,手机短信甚至微信的使用使当前的手法更为隐蔽。某些通过考试牟取非法利益的不法分子更是通过高科技手段将行为发展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4.缺乏对大学生开展有效的学术诚信的系统教育。高校应从大学生进校开始就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学术诚信的宣传,端正学生的学术观。对学术诚信的内涵等作出明确的表述和规范,使诚信教育真正规范化和制度化。
5.考试(考查)方式过于传统。当前高校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依旧是注重分数,不注重实际能力的测试和培养。传统的考试方式和题型为不诚信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对策
面对当前某些大学生学术失信行为愈演愈烈的现状,我们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改革传统的教学和考核方式,同时建立有效的学术诚信监督和管理制度,落实大学生诚信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1.调整某些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方式,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学生能真正地学以致用。授课方式更为多样化,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和课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和题型。考试方式更加多元化,减少传统的需机械性记忆的考试方式;避免单一的选择题型,设计一些更富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的简答题和问答题等。不一味追求标准答案,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作业和考核的方式尽可能多样化,可采取小组作业、开卷考试、小论文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些软件(如反剽窃系统、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等)来检验和防范学生的学术诚信问题。
3.建立有效的学术诚信监督和管理制度,加强学术诚信文化的建设。高校应制定专门的政策——大学生学术道德规范管理条例,建立专门的机构来监督管理大学生的学术诚信行为和规范。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并恪守处分或决定的公平性、一致性。教师应向学生重申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并严格遵守学校学术诚信的相关政策。
4.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制度。将学生的相关诚信记录作为其个人档案的重要内容记载,通过制度化的机制来进一步规范诚信行为。将学生的诚信情况与学生各项评优、竞聘干部,奖贷学金、综合测评、挂职锻炼、信用贷款、就业推荐等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失信的成本,进一步促进学生诚信品质的规范化培养。
四、结语
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努力。学术诚信是保障教育事业健康长久发展的根本,高校应切实加强学术诚信文化的建设,落实诚信监督管理制度,避免使诚信教育流于形式;营造健康向上和实事求是的学术氛围;为社会培养有创新精神同时具有良好学术道德和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陈爱美,姚本先.大学生学术诚信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8,(2).
4 Gehring,D.,Nuss,E.M.,& Pela,G.(1986).Issues and perspectives on academic integrity. Washington,D.C.:NationalAssociation of Student Personnel Administrators.
[3]Aaron,R.M.(199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的网站www.618jyw.com
2).Student academic dishonesty:Are collegiate institutions addressing the issue?NASPA Journal,29(2),107-113.
[4]杨力,臧永,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的缺失及治理[J].湘潭大学学报,2011,(6).
作者简介:郁文蕾(1972-),女,浙江奉化人,硕士研究生,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商务沟通,商务英语。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