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21 点赞:30435 浏览:14227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理论的研究来自于实践的需要和呼唤,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既是对当代社会现实问题的解答,也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中展开的,没有两者的交往实践,就不可能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客二分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夸大|教学论文网|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受教育者的服从地位,是一种片面夸大|教学论文网|社会整体本位的工具性教育,压制了人的发展。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轻易滑向单一主体性,产生自我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社会关系的异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脱离实践的主体际思维的教育方式,从单纯静观或旁观的理论态度出发去建立主体际关系:把交往行为建立在脱离主客关系的空中楼阁之上,从而使“主体际性”抽象化。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试图弥补三者的不足,旨在通过教育主体间的交往和对话,在一种和谐共振中促进人的发展。所谓交往实践是指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在主体间性原则指导下,多极主体通过改造或变革共同的客体而发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物质活动。从交往实践的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人与人即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实践活动。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交往实践活动中,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下,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交流与沟通、对话与理解,相互影响、相互激励、教学相长,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一个国家或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并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总结我们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利弊得失可以看出,缺少哲学致思的习惯不能不说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一个重原因。因此,鉴戒哲学的相关理论成果,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哲学的交往实践观为基础和红线,开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研究。全文围绕“为什么要研究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是怎样走进我们视野的”、“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以及“怎样实现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等四个问题,初步构建了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导论》,对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进行了概括。一是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指出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既是对当代社会现实问题的解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二是对当前我国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与评析,并从六个方面对本课题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四是从“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三个方面指出了本课题研究思路,并从四个方面概括了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五是指出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拓宽了研究视野;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总结并分析了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理论根源、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初步构建了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第二部分是第二章《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论依据》,是论文的铺垫部分。总结并分析了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理论根源、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主要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是怎样走进我们视野的”。指出: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确立的理论依占有:古今中外思想家有关“交往实践”思想道德教育的论断;马克思主义人学原理和交往实践哲学: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理论。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时代际遇有: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国际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内环境;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背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第三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回答了“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其中:第三章《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本质和特点》,一是从交往实践、主体间性等相关概念的界定、“主体—客体—主体”的教育结构、以教育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二是指出沟通式教育和潜隐式教育是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主要体现。三是指出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双向互动、回报平衡、和而不同、互利共赢等四个方面的特点。第四章《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坚持继续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把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与主客二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总结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和上风。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给予受教育者前所未有的关注,赋予他们以主体地位。它以为|教育论文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是一种教育主体双方共享知识、心理沟通、情感共鸣、聪明共建、意义天生|教育论文网|、精神共振的过程。第四部分是第五章和第六章《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上、下),既是全文的重点也是论文的落脚点。主要回答“怎样实现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问题,初步构建了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文章主要从八个方面探讨了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一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是独特的生命存在,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因此都应受到尊重、得到关爱。二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三是链接现实生活世界,增强现实针对性,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当前,要留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竞争、合作、规则、诚信等时代意识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普世教育: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先进文化教育;加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四是建立和健全体验、体认、情境和固化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五是遵循相互作用、多向互动;相互欣赏|语文教学论文|,共同进步:在适应的基础上超越、在超越的指导下适应等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六是坚持同等、回归生活、社会实践、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等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七是鉴戒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把对话沟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八是把培育现实社会的和谐主体作为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标。【关键词】:交往主体间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5-7Abstract7-14第一章导论14-41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14-24(一)问题缘起14-20(二)研究意义20-24二、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展望24-37(一)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背景24-31(二)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31-35(三)本课题研究趋势展望35-37三、本课题研究思路与方法37-38(一)研究思路37-38(二)研究方法38四、本文的主要创新点38-41(一)选题新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拓宽了研究视野38-39(二)实现了研究方法的转变,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39(三)总结并分析了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理论根源、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39-40(四)初步构建了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40-41第二章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论依据41-96一、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确立的理论依据41-74(一)理论基石:古今中外思想家有关"交往实践"思想道德教育的探讨41-52(二)理论指南:马克思主义人学原理和交往实践哲学52-66(三)理论鉴戒: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理论66-74二、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时代际遇74-96(一)国际环境: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74-81(二)国内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81-86(三)理论背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的兴起86-89(四)现实要求: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89-96第三章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本质和特点96-147一、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96-117(一)交往实践、主体间性等相关概念的界定96-113(二)"主体—客体—主体"的交往实践教育结构113-115(三)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环境为重要因素115-117二、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117-137(一)沟通式教育118-131(二)潜隐式教育131-137三、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137-147(一)双向互动138-140(二)回报平衡140-141(三)和而不同141-144(四)互利共赢144-147第四章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147-167一、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与主客二分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147-153(一)主客二分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原因147-149(二)主客二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和弊端149-150(三)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与主客二分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150-153二、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153-160(一)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与弊端153-156(二)超越主体性黄昏,走向主体性黎明156-157(三)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否定157-160三、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160-167(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与缺陷160-161(二)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161-162(三)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162-167第五章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上)167-193一、以人为本: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167-171(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167-168(二)"以人为本"的主要涵义168-169(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169-171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171-189(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个体价值目标171-183(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价值目标183-189三、链接现实生活世界: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189-193(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人们交往打下坚实的意识形态根基189-190(二)加强时代意识教育,培养交往社会的现代化主体190-191(三)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普世教育,为人们交往提供道德基础和根基191(四)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先进文化教育,为人们交往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有力的精神支撑191-192(五)加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规范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交往行为192-193第六章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下)193-236一、体验与固化: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193-199(一)体验机制193-195(二)体认机制195-196(三)情境机制196-198(四)固化机制198-199二、多向交往互动: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199-207(一)相互作用,交往互动199-201(二)相互欣赏|语文教学论文|,共同进步201-205(三)在适应的基础上超越,在超越的指导下适应205-207三、同等: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207-217(一)同等原则207-208(二)回归生活原则208-212(三)社会实践原则212(四)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12-217四、对话沟通: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217-231(一)改变灌输式或放任式的教育方式217-218(二)走向对话沟通的教育方式218-221(三)情理相依,和谐互动: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启示221-231五、培育现实社会的和谐主体:评估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标231-236(一)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的基本规定性231-232(二)现实社会和谐主体的个体生命特征232-236结语:坚持马克思主义交住实践观,建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236-240参考文献240-244刘伟同志读博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244-245后记245-24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