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课堂教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后进生启智对策信

更新时间:2024-02-26 点赞:29953 浏览:13424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如何把数学教学中的后进生转化为优生,这是数学教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对数学教学中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和转化对策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关键词:策略 转化 后进生
1672-1578(2013)06-0097-0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无疑是要求教师力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特别不能忽略一些“后进生”,使每个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好数学。因此加强后进生的转化既是落实课标的需要。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如何转化后进生?启智很重要。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提高思想认识
首先要提高老师的思想认识,因为要成功转化一名后进生,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不是一天两天,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今天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二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要让学生主动发展。这使教师必须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有根本的转变,不能再以出了几个数学尖子,有几个得意门生为教学成功的标志。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具的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激发他们的潜能,要按照他们早期所表现出来的天赋,适应其特点进行教育教学。我们应该想到成功转化一名后进生,可能不会为我们带来什么功与利,但将来对社会、对民族、学生个人的发展肯定有利。
其次,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老师要有耐心,爱心,恒心,不厌其烦的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充分认识到基础知识对今后的学习,生活的重要性。帮助后进生树立成功的自信心,要相信学生的可发展性,积极实施成功教育,减少后进生在学习上的挫折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重新燃起学生的学习之火。学生由数学成绩下降发展到厌学、对学习数学失去信心,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在学习上屡遭失败,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严重的“创伤”,形成了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学习上自卑,学习自信心差。
最后,还有必要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家庭要和睦,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家长不能只顾孩子的物质生活,更要重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并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好榜样,特别是单亲家庭,留守儿童。
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人言:亲其师,信其道,每位老师都应该成为学生的“偶像”。大多数学生喜欢公正、、幽默、知识丰富的老师。因此,我们要确立“平等、、合作、竞争”教学观,在各方面要多关心后进生,多于他们沟通、谈心,多深入他们的生活,一旦发现闪光点就要表扬与鼓励;发现、培养、正确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树立榜样,最好是学生身边看得到、摸得着的人和事,适度地开展数学游戏和讨论
教学研究表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学生对游戏或讨论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如:笔者在讲解“千克”时,通过创设情景让小组合作寻找“1千克”。笔者发现有些后进生,他们的生活体验要比很多同学要多,他们的动手能力也比较强,在笔者说“开始”后,有几个不被看好的孩子竟然很快用准备好的弹簧秤找到“1千克”物品,并举手示意笔者。
还要从正面引导,切不可把优等生与后进生对立起来,最好不要排名,切忌说“你看人家某某怎么样,而你……”这类话,而要说“你要奋起直追了或你应该帮帮他”等。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4 灵活处理教材
首先要熟悉学生的真实情况,在讲授新知识前应先将相关的旧知识复习一下,适当降低难度。切忌出僻题、怪题或纯粹的文字游戏。课前要适当指导学生怎样预习。不以分数论英雄,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教学要求上,变“平均主义”、“一刀切”为“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立足于每个学生学好本课的知识,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准绳。在课堂提问、课堂训练、课外作业布置上,要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对基础好的学生,应注意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帮助他们理解和归纳基础知识,指点他们基本的学习方法。这样能使好的学生“吃得饱”,使差生“吃得了”,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逐步提高。
5 分类指导,分层要求
认真分析每一位后进生,找出突破口,进行因材施教。后进生分以下几种类型:
⑴人格型,是指没有身体缺陷,智力正常,具有个性不良倾向,如:自私、偏激、嫉妒、暴力,懒惰等。
⑵情感型,心病还需心药医,这种学生应更多地关心他的心理变化,给他多一些理解、体贴、宽容,和他的家庭多沟通联系,多方面分析。帮他打开心灵的窗户,让他感受到爱的阳光温暖。
⑶贪玩型,只有多督促,多检查,多激励。要有打持久战的决心和耐心。激发起积极向上的自觉性。
⑷懒惰型,必须和家长一起教育孩子不能贪图享受,学习是终身的事业,还要养成手脑结合的好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几种类型,在实际形成过程中,往往呈现为多种类型相混合的状态,这是在观察分析后进生成因时应当注意的。更重要的应是一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习惯。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问题,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因人而异。针对“后进生”在各学科、各年级、各学校、各地区的不同表现,制定出适合各自特点的转化方法。可以说,“后进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是教育发展中必然遇到的问题。一个学校,教师,学科把握得好,处理得当,必将可以取得骄人的成绩,为社会做出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竺仕芳.激发兴趣,走出误区——综合小学数学教学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P68.
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J].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P17

3.源于:论文致谢怎么写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