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应变提高教学应变能力从激“活”课堂

更新时间:2024-03-03 点赞:6854 浏览:2239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宁静的课堂革命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教学应变能力,变则通,如何变?根源上解决观念问题,具体要做到十个字:调整、串联、倾听、宽容、幽默。
【关键词】应变;倾听;串联
现在,全世界学校的课堂中都在进行着宁静革命。全世界的课堂都在由“教授的场所”转换为“学习的场所”;从以“目标—达成—评价”为单位的程序型课程转变为以“主题—探究—表现”为单位的项目型课程;从班级授课的模式转向合作学习的模式;这种宁静的课堂革命对现在的教师的各种教学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应变能力。
所谓教学应变能力通常指教师正确处理课堂上突然发生的意外情况,通过随机应变而使教学进程继续并取得良好效果的能力。无论事先计划多稠密,安排多么细致,课堂上还是有可能发生各种意外情况,课堂情境的严峻要求每一位教师掌握一定的应变技巧,因人而异,因事制定,灵活应变,调动身心潜能,作出超常的发挥。在生本课堂中,课堂教学是否真正有效和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变能力息息相关。有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呢?笔者认为,能力来源于行为实践,而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
一是要转变课堂观,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师道尊严”的绝对权威,一贯地充当着自编、自导、自演的三位一体的角色,在这种静如止水的一言堂的课堂中,学生是一个简单的盛水容器。学生思维僵化、行为乖巧、毫无质疑、探究、创新意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学校教育应赋予学生自主发展、自主探究、个性发展的空间,构建生活化、生命化、生态化的“三生”新课堂,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践行“一切为了学生”的育人宗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因此,教师要从传统的师本课堂转变到生本课堂中来,在生本课堂中,老师不再是自编自导自演的角色,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一个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的思维、行为是不断变化的,他们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在他们的小脑袋中会冒出各种问题,在他们的讨论中又会产生新问题,等等,也就是说课堂上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因为在这样的教学形势下,教师应意识到培养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已刻不容缓。
二是要转变教材观。教材观有两种:一“教教材”,另一种是“用教材教”。前者是把教材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唯一教本,教师照本宣科,一副教书匠的态度,后者是把教材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载体、教学资源,教师恰当地处理教材,有效地依托教材,创设一个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和学习环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在与文本的自主对话中习得读书之法,体味读书之乐,经历学习过程,受到感染熏陶,这是一种研究者的态度。教师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教材观,在信息时代,任何教材都是滞后于时代的,尤其是思想品德课程,因此,作为初中的思品老师更要改变过去的搬运工式的教学,要敢于超越书本,大胆发表独立见解,坚信一切知识,除非是经自己确认的,都是可以怀疑的(怀疑精神),坚信一切现存事物都是不完善的,都是可以改进的(批判精神)。在生本课堂中,学生的观点和需求完全有可能与课本不一致,如果,教师过于拘泥课本,不敢越雷池半步,那么,课堂就又回到过去的老路上去了,学生必然也会感到很无趣,不再热爱你的课堂了。有了正确的教材观,教师就能解放思想和行为,在课堂革命中能勇敢地处理课堂上突发的各种情况,巧妙地运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使课堂精彩纷呈,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是要转变目标观。教学有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传统的应试教学中,重知识与技能目标,因为这是考试必须的,轻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有的教师虽然课上也设计了各种环节运用多种方法,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评语www.618jyw.com
但往往是为了教知识而流于形式,并非让学生真正“亲历”探究知识,最后,不管学生懂还是不懂,相信还是不相信,一律以老师讲的背和做,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更是可有可无。在今天迅猛而来的课堂革命的大潮中,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教学目标意识。教学是创造性活动,教学中存在许多没有被预料到的,没有被辨认出来的潜在目标,它随情境、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个体的首创性的反应等因素的变化不断生成新的结果、新的标准,具有不可见性、不可控性和不可测性。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定位上,知识已不再是起点和终点,而只是一个载体、或是桥梁。课堂教学的目标不应该是单一或者唯一的,而应该是丰富的、多元的。以学习掌握知识为手段,通过一定的方法,经历必要的过程,最终达成培育一个良好生命所必需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有了正确的教育观念,那么就有了与之相应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行为,渗透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机智,培养教学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师的挑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一位教育学教授的听课评课与教学断想》.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