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盖茨以叙事学角度看《了不起盖茨比》电影改编艺术期刊

更新时间:2024-01-07 点赞:6004 浏览:136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2013年5月,由好莱坞导演巴兹·鲁曼执导的影片《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美国上映。但不幸的是,尽管导演穷尽心力,媒体方面却反响平平。究其原因,导演对原著叙事的把握与运用成了这部影片的双刃剑:它一方面成就了该片故事性的完美还原,却也造成了影片思想性的极大缺憾。本文拟从叙事手法和叙述者两方面进行讨论,通过电影与原著的对比,向读者阐释影片在改编过程中的成败得失。
关键词:叙事学;《了不起的盖茨比》;改编艺术
2013年5月,由好莱坞导演巴兹·鲁曼执导的影片《了不起的盖茨比》(以下简称《盖茨比》)在美国上映,该片改编自美国作家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于1925年发表的同名小说。
在好莱坞的电影史上,该作已4度登上银幕与观众见面。但遗憾的是,除了1974年的版本得到了观众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以外,其他版本的创作却并不理想。所以当巴兹·鲁曼宣布采用3D技术重拍《盖茨比》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家都在期待一个原汁原味的“盖茨比”。
事与愿违,与大多数被翻拍的顶级名著的命运相似,《盖茨比》似乎同样遭到了评论界的无情“吐槽”。该片在美国上映后,媒体综评55分,基本上算是“不及格”。而纵观对影片的评价,也呈现两极化的趋向:一方面有人就影片逼真的时代感和与原著高度的契合度赞叹不已,认为导演已把握住故事的精髓;另一方面,对该片的质疑则主要集中于针对导演自我发挥的不满,认为其“除了美轮美奂的美术幕景、时髦的配乐和摄影手法外,原著的主题精神已经荡然无存”。
比起之前的影片版本,2013版《盖茨比》融入了时尚的3D视觉效果,保留了整个故事结构,还原了80%以上的情节,且含有大量的原著台词独白,却遭到如此评价实在有点意外。但正如古语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影片中最成功的表达方式也恰恰成了该片的硬伤所在。总的来说,这部作品的亮点和缺憾,都在导演对原著叙事的还原处理中有所体现。
《盖茨比》的原著故事并不复杂:作为少尉军官的盖茨比获得了漂亮姑娘黛西的芳心,但他的出身和物质条件却无法满足黛西对高物质生活的要求。在盖茨比赴法参战期间,黛西经受不住物质的诱惑嫁给了富有却低俗的汤姆。当盖茨比凭着自己的努力终于致富并试图重获黛西芳心时,却怎知昔日的天使已变成今天的魔鬼。黛西开车撞死了汤姆的情人,却和汤姆密谋把全部罪责推向了盖茨比。故事的最后黛西与汤姆重归于好,而盖茨比却只有尸身长眠地下。
尽管《盖茨比》的故事简单,但菲茨杰拉德的过人之处就在于通过巧妙的叙述使作品充满了艺术魅力。
叙事学家弗·里德曼把作品的叙事方式分为八种,《盖茨比》则是采用其中“第一人称见证人”的叙事方式,由此奠定了整个叙事文本的结构。简单来说,“第一人称见证人”就是故事的叙述者既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同时又参与故事发展。在《盖茨比》中,作者安排了尼克·卡拉韦作为“第一人称见证人”编辑故事。在作品中尼克被作者赋予了诸多可贵的身份——盖茨比的邻居、黛西的表哥、汤姆的同学等等。这些身份既使他亲身经历盖茨比的悲剧,同时又可以在其他人那里得到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利用倒叙、插叙等手法,将盖茨比的经历和尼克的感悟像剥洋葱一样向读者娓娓道来。可以说,《盖茨比》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作者精巧的构思。
而作为同样是以叙述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电影,如何处理故事素材就成了影片成功的关键所在。同样的故事是保留原著的叙事结构还是另起炉灶,成为考验导演水平的重要指标。因为“如若叙事不当,影片的文本会带给影视传媒一种负荷,甚至成为沉重的压力。”[3]对于导演而言,维持原著的叙事结构在表达效果上可能要优于其他的处理方式,也更容易被受众接受。所以巴兹·鲁曼最大的成功就在于:他通过内聚焦、外聚焦和全聚焦等多种叙事手法,将作品的形式与内容完整地呈献给观众。
“聚焦”一词由法国学者热奈特提出,它是指描绘情景和事件的特定角度。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将聚焦模式大致分为三种:即内聚焦模式、外聚焦模式和全聚焦模式。在《盖茨比》中,导演通过三种聚焦模式的合理运用,将原著80%的情节还原,让我们看到了充满原著气息的《盖茨比》。
内聚焦模式是一种“观点化”叙事,它所提供的信息以某一特定人物为中心,观众能掌握的信息与影片中的“某人”一致。在《盖茨比》中,出于配合原著“第一人称见证人”的叙述体式,导演在影片大部分的叙事处理上都采用了内聚焦模式叙事:人物的登场、故事的推进都是通过尼克的见闻展开的。片中尼克亲身经历了大部分的重要事件——与黛西、汤姆等人的邂逅,认识盖茨比,为黛西和盖茨比的重逢搭桥,目睹汤姆与盖茨比的矛盾激化……这些以尼克为中心展开的事件将观众带入影片,既还原了剧情又增加了真实感。而除了第一人称主导的叙事之外,第二与第三人称叙事也被适当运用。如片中尼克对盖茨比笑容的描述就是一段典型的第二人称内心独白:“他的笑容就是那些你可能一辈子也罕见的笑容,也许一生也就四、五次,似乎就像理解你、信任你就如同你愿意被理解、被信任一般。”这段独白几乎就是原著中的台词,导演通过还原这一段独白将菲茨杰拉德笔下的盖茨比同影片中的盖茨比在心理接受上保持契合,使观众感同身受。
上述所述的内聚焦叙事摸式,其优点在于观众可以融入影片的故事之中,但缺点也同样显著,即受到聚焦中心的限制。我们只能跟随聚焦中心的观感融入故事,而对其他人物活动全无了解,这对故事的把握和观众的体验都是不利的。面对这种局限,导演在叙事过程中,加入了全聚焦的叙事模式,即全知视角叙事。能够提供给观众比剧中人物所知更多的内容。这种全聚焦模式最典型的场景是盖茨比被杀的经过,此时作为观众眼睛的尼克身处证券交易所,是绝对无法知道盖茨比居所的情况的,此时导演运用全聚焦模式叙事向观众展示盖茨比被杀的全过程。用以填补尼克作为“第一人称叙事人”所无法了解的事件真相。 除了内聚焦和全聚焦的叙述模式之外,导演还加入了外聚焦的叙事手法,使故事更加丰满。在影片中,叙事人尼克虽然是全知的,但尼克的角色定位却并不是全知的。讲故事的人在回忆过去,而过去的当事人对某些背景信息是不了解的。为了将故事中一些必要而无法直接了解的信息提示出来,导演就将信息交给外部人员来叙述,达到呈现人物或事件全貌的作用。此时的叙述者作为局外人或旁观者出现。片中尼克听乔丹讲述五年前盖茨比与黛西的恋情是典型的外聚焦叙事模式,此时作为剧中人物的尼克并不知道五年前发生在黛西与盖茨比之间的故事,所以作者通过乔丹的讲述来解释为什么盖茨比会和黛西认识,并希望尼克作为中间人让他们再续前缘。
正如菲茨杰拉德的孙女在看完影片后评价的那样:“从来没有人觉得这部电影可以按照第一人称拍下来,而你做到了,我想没有比这更让我觉得值得的事情了。”[4]能够得到作者直系亲属这样的肯定,可见导演在影片的结构处理上是下了功夫的。正因为导演突破传统的叙事观念,将多种叙事手法巧妙结合,才使得这部影片在叙述上与原著达到空前的契合。
既然影片在叙事手法上获得了如此大的成功,那为什么说作品的瑕疵也在叙述上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讨论的,不是叙事结构,而是要从叙述者的观点,即“第一人称见证人”——尼克这一角色的定位来进行分析。
就原著所要表现的立场来看,导演对于尼克这一人物的处理在某种程度上是偏离,甚至可以说是背离原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而这种差距从一开始就显现出来。在原著开头尼克的经典独白:“在我年轻幼稚,不谙世事的年代,父亲给我的一条忠告,至今还一直在我心头萦绕。‘每逢你想要对别人评头论足的时候,’他对我说,‘要记住,世上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你这样的优越条件……’”[5]被置换成了“在我年少羽翼未丰时,我的父亲曾告诫过我,他总是说要相信人性本善,因此我倾向于对所有人都保留判断……”乍一看似乎无关轻重,但这一变化所带来的改变是“致命”的。这一改变带来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它颠覆了尼克的立场定位。在原著中,尼克是一个彻底的旁观者,处处保留看法,无论是在盖茨比的聚会上还是他与黛西的幽会里,都像那位艾尔克伯格医生的眼睛一样冷峻而清醒。而在电影中尼克与其说是一个旁观者倒不如说是盖茨比的一个朋友,是他悲剧的见证人。盖茨比身上所发生的一切,尼克的情感是有明显变化的,从不理解转向冷淡,最后完全理解支持。影片最后尼克对媒体咆哮,是这种支持的明证,而这在原著里是没有的,导演对尼克情感变化的处理虽然拉近了观众与人物的距离,却将影片中的人物至于脱离原著的境地,这也是大多数人诟病影片的症结所在。
改编电影作为原著的二度创作,出于表达需要免不了要对原著进行改编处理。《盖茨比》中,导演在对原著剧情的改编上处处表达着中心人物尼克的立场。原著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但确实存在着一条爱情暗线,那就是尼克与乔丹的爱情。作为盖茨比与黛西爱情的对照和衬托,尼克与乔丹的爱情要冷静现实得多。尼克虽与乔丹恋爱,但他本质上对这份爱情保持着怀疑和冷漠的态度,所以当尼克与乔丹分手时,他连原因都没有说。而电影为了突出盖茨比的爱情悲剧,不惜彻底抛弃另一条情感支线。虽然这样处理并不影响主要剧情的发展,但却体现不出尼克作为旁观者与一系列事件的距离,尼克观察者的身份被弱化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导演在对故事背景的设定使叙事者的立场产生了绝对的变化。原著中尼克陈述故事的原因并未明确指出,这淡化了叙述者的情感倾向。而影片中导演为使影片的情节丰满,专门为故事设定了背景:电影中尼克在一家疗养院中讲述自己的故事。从表达上导演的处理虽然可以很好地解释整个叙事的起因,但在这里疗养院的背景设定对故事的传达者而言,恰恰与原著中那个冷静的家伙判若两人,因为疗养院更适合作为纾压的场所,这种设定本身将叙述者的立场置于情感的漩涡之下。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就某种意义而言,导演在设定故事伊始,就已经决定要塑造出自己的“故事”了。这也难怪会有评论认为导演与菲茨杰拉德的艺术追求不同。可以说,巴兹·鲁曼对于叙述者的处理,从第一句台词开始就注定要远离菲茨杰拉德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盖茨比与原著在情感处理上貌合神离。
虽然影片在还原故事的过程中加入了脱离文本的表达成分,但总的来说,《盖茨比》还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原著改编电影。单从导演在叙事模式上下的功夫足以证明导演对影片的重视程度,这种努力足以敌得过那些瑕疵。在影视文化日益发展普及的今天,我们可以重新坐在电影院里,享受90年前的一场时代爱情不也实属不易吗?
[参考文献]
[4]藤条 .《了不起的盖茨比》重拍始末[J]. 大众电影, 2013第11期 ,p52~53
王琼. 从叙述学角度看《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艺术[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八期, p23
[3]颜艺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探析[J] .电影文学, 2013年5期, p113
[5]菲茨杰拉德著,姚乃强译. 了不起的盖茨比[M]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p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