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创造力语文教学与开发学生创造力

更新时间:2024-03-02 点赞:21353 浏览:9484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开发学生创造力是时代对人才提出的迫切要求。语文教学可利用学科本身的形象性、直观性,结合教材,以现代心理学作为理论支撑进行多种思维形式的训练。开发学生创造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职能。
关键词:语文;思维;创造力
开发学生创造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个观念是现代教育思想更新的产物。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归根结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养,而劳动者素养的高低取决于其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摘自:毕业论文的格式www.618jyw.com
造能力。语文是一门创造性极强的学科,它与灵感、直觉、想象等思维形式密不可分,所以语文教师只要在教学中引导得法,就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呢?

一、把握直觉,捕捉灵感

直觉是“人脑对事物、事物本质及其规律作出迅速地识别、敏锐的观察、直接的理解和整体的判断的思维过程”,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形式。创造性思维常以直觉思维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就不能忽视直觉思维的培养。

1.加强朗读,丰富语感

语感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这是一种非理性的思维,它强调直观感受,注重主体的心理因素。加强朗读,进行语感训练,正是凭借着阅读活动的经验直觉对言语作出敏锐的感受,从而即时感知和领悟言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朗读,善于捕捉那些“一闪而过”“转瞬即逝”的思维的火花,并要求学生对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及时反馈再次感悟。这样,日积月累,就能增强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从而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2.展开想象,丰富形象

康德说过:“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是一种伟大的创造力量,它从实际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从心理学角度看,想象的过程是凭借记忆表象、通过形象思维、对头脑中接受和贮存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排列、重组,创造出感知过、甚至未曾存在过的事物的过程。它表现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前者表现为重现别人想象的事物,而后者则不依赖于现成描述,按照自己的思考独立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的想象。比如,吴承恩在综合许多素材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集人、猴特点于一身的新形象孙悟空,这就是一种再造想象。语文教材有许多文学色彩很浓的形象,也有许多形象生动的妙句,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想象,或再造想象,或创造想象,以此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只要引导得法,是可以培养和开发学生创造力的。

二、打破常规,逆向思维

现代心理学把先前思维活动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准备状态叫思维定式。这种定势突出表现在“功能固定”上,即当一个人在了解了某一事物的某种作用时,很难看出它还有其他作用,尤其是初次看出的功能影响更大。但久而久之,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思维渐趋定势,使学生的创造力严重受挫。现代语文教学就要帮助学生克服定势的消极作用,引导他们质疑、究底、逆向思维。

1.质疑问难,寻根究底

“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换言之,就是不要迷信课本权威,敢于大胆怀疑前人之说、名人之言,对名家名品中一些表意不明、不合语法的句段或某些禁不住实践检验的“真理”也要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旁征博引,援古引今,找出正确的答案。倘若教师以“名家之文就是名文,不会有误”误导学生,则会禁锢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

2.积极引导,大胆假设

大胆假设是逆向思维的一种形式,逆向思维就是不采用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而是反过来,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方法。进行逆向思维时不妨启示学生多作一些否定性假设,形象的说法就是“假如不是这样……”假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也更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开发。

三、立足已知,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也叫“扩散思维”,这种思维不受过去知识的束缚,不受已有经验的影响,从各个不同甚至是不合常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它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造思维活动中,发散思维起主导作用,许多创造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发散思维的训练来实现的。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1.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

发散思维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变通性,这种思维形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语文教学中经常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能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如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教师可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由于受习惯思维的训练,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邹忌如何讽谏齐王”“齐王怎样对待纳谏”等问题上,就是说他们对课文中反映的问题较为敏感,通常以此作为思考的基点,多采用既定的模式去审题立意,这样势必会出现大同小异的写作现象。这时,教师可适时引导他们就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思维辐射,由文中的齐威王联想到唐太宗、周厉王以及向历代各王进谏的众多臣子,如此不断展开联想,让他们在思考着相似、相关、相反的问题的大脑中产生创造性设想的心理环境,形成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心理根据,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变通性的品质。

2.多向思维,旨在创新

发散思维除变通性外还有“新颖性”“独创性”两大特点,这种思维在形式上表现为多样化的、多角度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多结构的。在写作教学中,尤其是材料类、话题类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这种多向思维能力,不失为一条开发学生创造力的良好途径。
开发学生创造力是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职能。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以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为己任,“上下求索”这条“漫漫长路”。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崧厦镇中)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