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探究过程技巧

更新时间:2024-03-25 点赞:6786 浏览:2075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教师不容忽视这样一个事实:相同的教学行为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中,所导致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深入地观察学生的学习,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是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展开的,是以某种本真的、个性化的方式进行的。那么,学生究竟在以怎样的方式学习?有没有建构起有效的学习方式?基于对学生学习活动和生存方式的关切,本文主要探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的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探究;探索;尝试;抽象;体验
1992-7711(2013)19-041-1

一、了解学生,找准探究的起点

在探究教学之前,教师应了解学生已有的思维水平、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已有的知识积累,选择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学习材料,为学生设计适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已有的认识加以再认识,对新的知识加以思维的加工。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轻松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新知识与旧认识之间的同化与联系,达到对新知识的相应的理解和探究的。教师只有深入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的实际(文化素质、智力发展水平),准确地找到探究的起点,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一课,学生在课堂上第一次接触百分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对百分数一无所知,其实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早已认识了百分数。所以在执教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看一张刚结束的九运会各城市金牌分布情况统计图(略),教师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百分数?”学生说了很多。教师接着导入: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既然这么多,如果不知道百分数的意义,这些数据说明的问题就不清楚。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例子来研究百分数,好吗?于是,学生与教师就一起兴趣盎然地投入到百分数意义的探究教学当中去。

二、提供材料,给予探究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充足、典型而又感性的材料,(当然材料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提供)让学生全面地投入探究,可以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脑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去发现、去认识、去理解、去帮助,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重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再次了解自己的学习伙伴。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研究圆的面积也只要像研究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面积一样,把圆转化成以前研究过的图形来研究。据此认识,教师就让学生先猜一猜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于是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可以转化成长方形、正方形,也有的说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等;接着让学生想一想怎么转化,学生都认为应该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于是根据学生的想法,学生分组活动,分别把圆平均分成了8份、16份、32份、64份,甚至更多,分别拼成了近似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再根据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来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真正活动了起来,而且经历了探究的全过程,也体验到了一种成功发现的感觉。

三、找准契机,解决探究的疑惑

让学生主动探究,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并不是要学生去重复历史的原始创造,也并不是说教师可以“袖手旁观”或是“耐心等待”。在课堂上,教师的指导还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学生的再创造是在教师有效地引导与帮助下进行的。我们所说的体现学生为主体,只是希望教师的角色要淡化,教师不是一味的说教,该放手时就放手,该引导时就引导。教师只是在学生进行探索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出现问题时,通过适当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当学生取得独立进展时,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与反馈,帮助其进一步明确前进的方向。这样不仅能解决学生的疑惑,而且能使学生对某一问题研究地更加深入与透彻。那么,教师应该在什么时候引导呢?这就需要教师时时关注课堂、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仔细洞察学生的心理需要,紧紧抓住学生回答的“亮点”源于:免费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适当提问,使探究过程更加完整与精彩。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这一课时,教师先放手让学生自学“比的各部分名称”这一教学内容,然后进行自学后的反馈与总结。当学生说到“我认识比的前项和后项及比值……”时,教师马上抓住学生的回答引导:“同学们,你对比值还有什么认识呢?”于是学生就深入研究了比值的特点。当学生又说到:“我认识到比和除法好像有一定的关系……”时,教师又立即引导:“你对他说的还有什么补充吗?”学生立即也想到了既然比与除法有关系,那一定与分数也有关系。这一教学过程学生的认识是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学生的手脑都得到了解放,看似教师放的很开,但是学生的探究过程却非常有顺序,一个问题一个环节都研究得非常清晰与深入,学生在认识上的不成熟与不完善都得到了弥补与充实。这一教学效果都取决于教师抓住了契机,恰当地进行了引导。综上述学生经历探究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可以抽象为七个环节。学生的每个环节,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和合作,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形成一个回路。该过程以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为主要线索,在这条线索的每一个环节上又都落实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共同完成了整个学习过程。因此,准确地说,在探究学习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学习共同体”的关系。尝试拓展学习——进行价值导引——评价探究过程——引导探究行为——组织反馈信息——激励探究行为——保护探究——创设问题情境——获得探究成功——调整探究行为——接受反馈信息——出现探究行为——产生探究——面对问题情境——学生——教师。
因此,作为数学教师,也只有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不断地探究学习,才能让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与步骤,从而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