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水利水利行业特色高校进展研究学术

更新时间:2024-02-17 点赞:4174 浏览:967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2011年一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出台,将水利建设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水利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和水利人才的培养是水利建设的根本保障。现阶段,部分高校水利特色有淡化趋势,加强水利特色建设势在必行,国家政策的保障、行业部门的支持、水利行业特色大学自身的努力是其强化特色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水利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定位

一、水利行业特色高校的由来

行业特色高校主要指那些具有显著行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原属行业部委管理,在世纪之交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划入教育部或省区市等为主管理的高等学校。
原水利水电部所属八大本科院校是:河海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现合并入武汉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葛洲坝水利电力学院(现合并入三峡大学);长沙电力学院(现合并入长沙理工大学);上海电力学院。2000年行业高校调整后,部分水利院校已经并入其他综合类大学,失去特色;还有部分院校以电力为特色。

二、水利行业特色高校发展困境

1.与原行业主管时期相比,国家投入的资金明显减少,对水利学科的支撑和相关学科的建设力度不够,导致学校为行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支持和高水平科技贡献的能力难以持续提高;
2.囿于政策等因素,来自行业主管部门的对行业特色高校直接的经费支持有限,学校服务行业,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科技支撑的渠道还不够畅通;
3.社会上对行业特色高校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认识还不够,评价方法不适当,行业系统单位回馈支持学校发展的机制、环境尚不完善;
4.“趋同化”现象严重,与其他行业特色大学发展道路类似,水利行业特色高校增设了部分与本行业关联度不高的“大众化”专业,且部分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稍弱。

三、对水利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思考

2011年一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首次将水利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水利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也迎来新的契机。因此,对水利行业特色型大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重塑特色是它们重新崛起的必然选择。国家政策的保障、行业部门的支持、大学自身的努力是其重塑特色的必由之路。

(一)政策的支持与保障

1.完善共建制度

自水利行业特色高校改革实施省部共建后,国家对水利类高校的投入减少。虽有共建协议的支持,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机制,各责任方在落实共建协议时,不积极履行义务,投入拖欠,很大程度地阻碍了水利行业特色型大学的进一步发展,要想扭转这种情况,国家必须实施一系列措施。国家应出台更为明确的政策法规。以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来规定教育部、水利部、地方政府共建三方的责任与义务,保证对水利高校的投入,加大对水利高校的扶持力度,在专项基金安排、学科及优秀团队建设等方面对其予以适当的倾斜。其次,成立专门的共建小组,来交流、协调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设置www.618jyw.com
在共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监督共建各方责任、义务的落实情况,保证各方积极参与到水利高校的建设中。

2.实施分类评价

教育评价对高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我国目前所实行的教育评价系统过于单一,对不同类型与层次的大学使用同一指标体系来衡量。在这种评价体系下,水利行业特色型大学不但自身的优势很难体现,而且出现丢失特色、放弃办学个性的现象。因此,国家应该加强对高校评估制度与评估体系的研究,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研制出不同的评估标准。

(二)水利行业部门的支持

新世纪改革以后,水利行业特色型大学与水利部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断裂,一方面与水利行业系统之间的沟通渠道和机制日益弱化,在行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失去了水利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扶持;另一方面来自水利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水利行业特色型大学服务行业的能力。
因此,水利部门应把对水利院校的扶持与发展纳入本部门的规划。通过政策的引导、合作平台的搭建,建立新的联系机制,在水利行业重点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建设方面向水利高校适当倾斜,在经费投入上予以支持。使学校可以按照行业的经常性指导,更好地把握行业的要求,更有准备、有针对性地为行业做好服务,在服务和贡献中实现学校更好的发展。还有,应当加强水利部门与水利特色高校的专家人员的往来,通过相互交流、合作、挂职来深化感情,密切之间的联系;鼓励水利行业系统内的企事业单位向水利高校提供支持,增加双方的交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示范教育基地;实施企业导师制,让水利单位和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鼓励企事业和个人向水利高校捐资助学。

(三)高校自身的改革和努力是重点

1.强化办学特色

1.1科学的定位

水利行业特色高校,想要办出“特色”来,必须定位于水利行业,坚持水利特色,突出水利学科的优势,培养水利行业急需人才,服务国家和地方水利事业,这是水利高校应该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通过对特色的定位来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发展策略。

1.2学科专业的特色化

第一,加强特色学科,巩固优势学科,突出水利学科的核心地位。在学科建设上采取优先保证的策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办好处于或有可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水利学科,不断凝练水利学科方向,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进一步把传统水利学科做大做强,从学校整体学科体系和结构优化入手支持水利学科建设。
第二,鼓励交叉学科,培育新兴学科,打造水利优势学科群。单独的水利学科还不足以撑起整个高校的发展,因此,应根据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将一些联系紧密的学科结合起来,打造一个优势的水利学科群。在现有的传统水利学科基础上,使若干紧密相关的水利学科形成系统的学科类群。 第三,培养学科梯队,加强科技创新,保障水利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水平特色学科的基础和保障是人才,因此,要想促进水利学科和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高层次人才的加入和完善的学科创新梯队。应当建立职称、年龄、学科等合理的学术、学科带头人梯队,注重老教师、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提高水利学科队伍的综合素养。

2.加强与行业的契合

首先,要制定具有水利行业特色的发展战略。战略能够指导行动,能确定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加强与行业的契合,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发展战略来支撑。水利行业特色高校必须制定出具有鲜明水利特色的战略规划,强调与一般高校不同的发展道路,对加强与行业的契合有明确的要求。
其次,水利高校要以服务体现特色,把服务行业作为重要宗旨。要想保持与水利行业的紧密关系,就应当以服务体现特色,以贡献赢得支持。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应该把依托水利行业、服务水利行业作为办学的重要宗旨。因此,水利高校要做好适应服务和主动服务:一方面根据行业的发展不断做出调整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相应的要求,提前采取措施做好服务的准备,表现出服务行业的意愿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水利行业的重点支持。
最后,学校科研工作要以提升水利行业创新为重点。水利行业特色高校在科研方面与行业的契合,主要是体现在多做与行业相关的科研工作,促进行业科技的创新。因此,水利高校要大力开展水利学科的基础研究,积极组织承接水利及相关领域的国家基金项目和各级各类国家计划项目,注重开展对国家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的研究。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构建人才培养的新体系。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应该以增强对水利学科专业人才多样性需求的适应性为目标,以水利发展和人才需求为核心,进一步完成办学思想观念、人才培养视野、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式等多方面的转变,根据现代水利对人才需求的多层次、多面向、多规格特点,适时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重基础、重交叉、重素质、重实践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比较坚实和宽阔的平台上获得知识、技能及后续发展能力。
其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调整课程结构,创新教育模式。水利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紧跟国家、国际水利发展的新方向,根据需求开设新专业,并增加国际内容,与国际接轨;邀请学科专家、水利行业部门、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程设计;转变教学观念,以先进的理念引领教学,加入讨论式教学、发现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最后,创新产学研机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实施新的产学研模式,孔建益、陈奎生提出建立“共享型产学研联盟”,即企业依据合作协议接受学生实习和实践,学校依据协议双聘企业导师,以科研项目为纽带,共摘自:毕业论文前言www.618jyw.com
同指导学生实习、设计和技术开发,企业收获技术革新成果和定向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学校达到科研教学双丰收的目的,学生也从中实习中得到实践锻炼。
【参考文献】
潘懋元,车如山.《特色型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4).
张森.特色型大学之概念辨析及发展思路[J].学术论坛,2010,(7).
[3]张翠荣,王淑玲.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定位与发展策略探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0,(1).
[4]苑英科,李荣.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与行业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
[5]山红红.对特色型大学建设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8,(8).
[6]张长宽.加强与行业契合,促进行业特色高校持续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8,(4).
[7]胡健歆,张森.综合大学和特色大学的国际参照与启示[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1).
[8]曲德森.科学定位坚持特色发展道路[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11).
[9]潘懋元,王琪.从高等教育分类看我国特色型大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0,(5).
[10]中国水利协会.水利高校如何培养适应现代水利需要的人才[J].中国水利,2009,(16).
[11]孔建益,陈奎生.创新产学合作机制提升学生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9,(3、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