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鲁迅谈谈对鲁迅作品教学一些深思怎样

更新时间:2023-12-23 点赞:11738 浏览:4657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难教难学是不争的事实。教鲁迅作品应该教什么?我以为应当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语言,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情感,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思想。
下面笔者就以教学《白莽作〈孩儿塔〉序》为例,谈谈对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语言

鲁迅的语言,一般来说,学生不大喜欢,他们认为生涩难懂,不好理解,读起来感到吃力。但是,作为教师不能认为学生不喜欢,就不去带领学生探寻它。鲁迅作品摘自:学年论文www.618jyw.com
不是语义清浅、畅晓单一的文章,而是用精壮省净的个性化语言,为读者建起了一座座语言迷宫。学生一旦进入,梦幻迷离,令人陶醉;一旦走出,豁然开朗,心旷神怡。如文章的第一段:
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淅淅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也因为午后得到一封远道寄来的信,要我给白莽的遗诗写一点序文之类;那信的开首说道:“我的亡友白莽,恐怕你是知道的罢。……”——这就使我更加惆怅。
文段中使用“了”字来表达时间的递减(已逝),使用“的”来表达空间的递增(重负),使语言在生命不断流逝与不断负重的艰难中匍匐前行。这种强调生命的挣扎所形成的生命的沉重感也就随之呈现出来。
再如第四段:
“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鲁迅为何用“纛”字?因为“纛”是军中大旗,军中大旗是引领,是标志,军中大旗意味着战场,有鏖战,有牺牲,白莽及其战友就是明证。因此,“纛”字在此是鲁迅的必然选择。

二、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情感

鲁迅在1927年的一次演讲中甚至提倡“怒吼的文学”。他说:“富有反抗,蕴有力量的民族,因为叫苦没有用,他便觉悟起来,由哀音而变为怒吼。怒吼的文学一出现,反抗就快到了。”可以说,鲁迅的许多作品可以算是“怒吼的文学”。《纪念刘和珍君》中有“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为了忘却的纪念》中有“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两篇文章都是悲愤交织,令人震撼,有着极强的穿透力。
同样,《白莽作〈孩儿塔〉序》一文第四段,作者的情感破闸而出,翻腾起汪洋恣肆、无法遏止的感情波涛,从而将序文推向了高峰,构成了一股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文章不仅用一连串的比喻形成排比,气势宏伟的热烈歌颂了《孩儿塔》诗集的伟大意义与作用,而且还以“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与之对比,高度肯定了《孩儿塔》诗集的战斗精神。因此,这一段,既是语言品味的重点段落,又是体会感情的最佳入口。

三、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思想

鲁迅作品的思想价值毋庸赘言,人所共知。直到今天仍然光芒四射,成为当代中学生的指路明灯。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意联系鲁迅的人生经历和系列作品,探寻鲁迅的人心世界。教《白莽作〈孩儿塔〉序》一文,有学生问“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一句中的“别一世界”指哪一世界?这个问题应当联系鲁迅的《〈呐喊〉自序》所写的经历,以及他的作品《一件小事》中的车夫、《祝福》中的祥林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药》中的华老栓、《故乡》中的闰土等等,这些人都是“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因此,可以说,这一世界就是“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的世界。
可见,鲁迅站在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一边的平民思想贯穿了他的许多作品,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细细地体会。
总之,鲁迅作品一旦放在教材中即是语文;因此教鲁迅作品必须用语文的方法来教,既要教作品中独具个性的语言,又要教鲁迅的深刻的思想情感,特别是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鲁迅作品中语言、情感、思想方面极强的穿透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