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培养学生邹议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更新时间:2024-02-04 点赞:10822 浏览:3786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9-9328(2013)09-000-02
摘 要 文章从中学体育课堂出发,以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从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活动,如自制教具、自我编排等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参与意识,创设一个求异思维的情境;激发参与意识,创设一个求异思维的情境等环节入手,提高和培养体育课堂创新能力。对基层广大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具有启发性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学体育课堂 培养 学生创新能力 体育教学
时代呼唤创新人才。同志在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跟不上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于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向21世纪,中华民族要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培养更多的适合时展要求的创新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那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又该如何去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去创造一个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氛围,为民族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呢?在这里本人从体育学科特点出发来谈谈在教学中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学会质疑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明朝陈献章提出“学贵有疑”的教育思想,他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曾告诉中国科大少年班的学生说:“考试考得好不好是技术问题,反应快的人可以考得好一些,但是反应的快慢并不是决定性的,最重要的是会不会提出真正的问题”。由此可见,只有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质疑的习惯,才能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的重要手段,但质疑有很多类型,我在教学工作总结出两种质疑方法:即“引导质疑”和“自练质疑”。这两种质疑在教学中用得较多。

(一)引导质疑

引导质疑具有启发性,体育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将问题设置好,课堂上适时提问,如在跑步教学中问:“腿后蹬为什么要折叠后前摆?在跳远腾起角度为什么不是45°,而是18°—24°之间”,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教师在问题提出后,也可以不做回答,先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中寻找答案,这样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使其更好的集中精力,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掌握新技术,又如在教“弯道跑”技术时老师先给学生们设下问题:“身体保持什么姿势才能既快又省力”。然后让学生在弯道上跑,让他们充分体验弯道跑的自身感觉,从中悟出老师的问题。但在运用引导质疑时。问题不要过于简单零碎,切忌反复问“是不是”、“懂不懂”,当然问题也不宜过于艰深,让学生无从思考。

(二)自练质疑

自练质疑具有兴趣性,在体育领域中,学生的自学自练内容项目,大多取决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每个人的兴趣又有所各异。从而导致了学生活动内容的广泛性。为了迎合这一特点就需要学校提供充足的活动场所、体育器材。体育教师更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体育爱好,并培养他们从中发现质疑,在自身需要的推动下,激发他们对问题发生兴趣,发挥想象力,是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大而言之,言人之所未闻之言,干人之所未干之事,也就是说运用知识解决别人未解决的问题,并不是说只有天才才能创新,创新人人都会,个个可为,创新离不开观察,思维和想象。
体育运动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历史。如跳高技术从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的更替;体操、跳水难度动作的发展;运动器材、装备的每一次更新等等;可以说创新的体育运动的生命,没有创新体育运动就得不到发展,教学中我经常向学生灌输体育运动发展过程中创新的典型实例,使学生联想到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其他领域中的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
自制教具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又一重要方法。自制教具,一是弥补了器材不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学生为了使自己的器材比其他人做得好,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课上还会倍加珍惜器材,利用器材进行体育锻炼。如篮球课可以让学生自制篮筐,进行自制接力棒,武术课可以自制武术棍,自制轻器械如用矿泉水瓶自制哑铃和保龄球等。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意识,同样利用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现,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做好中学体育教学。
此外,教学中有意识地、有计划安排学生创造性活动,如:学习体操后,让学生自编自创体操组合动作设计一个趣味游戏;学习篮球技术后,让学生自己组织一场篮球赛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想象力,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

传统教育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处于地缘地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师生关系是家长制,在课堂上,教师神情严肃,搞一言堂,下面的学生则小心拘谨,被动地接受。课堂死气沉沉令人感到压抑,这种刻板的环境是无法活跃学生思维的,在课堂上,师生关系不仅仅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还是互动关系。古人云“教学相长”看来很有道理。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实现零距离,教师必须蹲下来看学生,走到他们中间去,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在与教师平等的交往中展示自己的能力。课堂中不仅让学生动脑想,动嘴说,而且要让他们积极动手参与练习,去尝试自己的相法,说法是否正确,做到说与做结合。给予每个学生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给他们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独立思维的空间。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形成技能的练习中,变成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练习方式,教师及时组织、启发、引导,使学生的学习锻炼变得丰富而有个性。教师创造这种教学氛围,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处于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能力轻强,为此我们要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压迫感和烦燥感,诱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篮球一《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时,引入课后,便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认真的练习(分成四组),看哪一组做的投篮学位论文www.618jyw.com
动作像乔丹或刘玉栋?问题发出后,同学们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都十分地投入练习,讨论、想象。四组分别做出投篮动作后,我再让他们进行交叉评议,之后我才点评。使同学们由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又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设置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