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师德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有着不足及策略

更新时间:2024-04-21 点赞:5920 浏览:1726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高校师德师风,是指高校教师个体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高校师德由个体职业道德素质所形成的职业氛围和风气。高校师德师风是一所高校的灵魂,对学生和高校整体的发展以及社会风气的引领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
高校师德师风的主流是值得肯定的。高校教师大多能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认真负责,无私奉献,他们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一项关于师德师风的大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认为教师能够拥护党的领导,政治素质较好,热爱教师工作,敬业精神较高;51.4%的学生非常同意教师尊重学生人格;74.9%的学生同意目前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强;39.1%的学生非常同意教师坚持高尚情操,学生还比较满意教师在为人师表方面的表现。”类似的问卷在教师群体中的调查结果为:“80.8%的教师非常同意目前高校教师的政治素质较好,对的领导充满信心;绝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认同教师行业忠于职守;90.9%的大部分教师认为能经常与学生交流;大部分的教师能够严谨治学;62.9%教师认为同事之间能够团结合作。”高校师德师风也存在不足方面:第一,敷衍的教学态度。教学是高校的主要功能之一,大部分高校教师能够认真备课,组织教学。但是也存在部分高校教师只重个人科研,不重课堂教学,对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敷衍了事的现象。对“教师有无不备课就上课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41.9%的学生认为个别教师有不备课的现象;23.6%的学生认为教师“敷衍授课”;2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上课时在教室内接听手机;38.8%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上课时在教室外接听手机。[3]还有一项对学生的调查显示:9.4%的学生很不或较不同意自己的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1.3%的学生认为教师不遵循教育规律。[4]
第二,功利的科研趋向。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因而从事学术研究的道德是高校师德师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论文的格式要求www.618jyw.com
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科学精神,存在浮躁心理,不去潜心钻研,而是巧取豪夺,甚至抄袭。在一项问卷调查中,对“我校教师搞科研的主要目的”的问题,73%的教师回答是“为晋升职称“,对“我校教师科研存在不严谨现象”这一问题,60%的教师回答是多数教师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搞科研,少数教师抄袭他人的东西,34%的教师回答是“少数教师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搞科研,多数教师抄袭他人的东西。”[5]上述调查,虽然只能部分反映高校教师的科研现状,但却不得不承认,高校中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功利性。
第三,个人利益至上的服务动机。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首先,部分教师过分看重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把教师工作仅当作一种稳定的旱涝保收的谋生渠道,常常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而不是把它看作是承担着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事业,因此,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缺少应有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其次,有些教师热衷于第二职业,以挣钱为目的,无心钻研业务,缺乏对教育内容、教学效果的探索与研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分强调经济利益,往往以待遇的高低,收入的多少来决定自己敬业的态度,有的教师干工作讨价还价,斤斤计较,缺乏奉献精神。
第四,部分行政人员服务意识不强。行政工作者是高等学校的一支重要队伍。他们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发展,影响着管理育人的实现。目前,关于师德师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教师身上,而忽视对他们的关注。在一所学校的教师问卷调查中,48.3%的教师认为“担任我校行政工作的教师在处理行政事务上,普遍存在服务意识差,工作效率低”;37.8%的教师认为“担任我校行政工作的教师在处理行政事务上,关注缺乏协调合作的精神”;只有15%的教师认为“担任我校行政工作的教师在处理行政事务上,服务意识强,工作效率高”;对“你认为我校教师最能获得利益的工作是什么”的问题,65%的教师认为是“学校行政”,21.6%的教师认为是“科研”,12.2%的教师认为是“教学”,3.2%的老师认为是“学生教育与管理”。[6]该调查结论虽是一所学校教师认为的现象,却反映出高校行政工作者的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影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尽管影响高校良好师德师风的原因十分复杂,但就每一具体教师的职业品德的心理成分来讲,都包含了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意志三种基本要素。
师德认知是影响教师良好师德师风形成的直接因素。师德认知是“教师个体对师德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以及据此进行的是非、好坏、美丑、善恶评判。”[7]师德认知的形成主要包括师德观念、师德信念和师德评价三方面的形成。师德观念是师德认知的初级阶段和基础。部分高校教师理解了师德知识,这并不意味着内心接受了师德规范的要求,只有当一个教师接受并遵循师德规范,使之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并用来指导、评价自己的行为才算形成了师德观念。师德信念是坚信师德规范的正确性并伴有情绪色彩与动力性的道德观念,或者说它是师德观念的深化和升华。它与师德情感、意志、行为紧密联系。师德信念是师德形成中的关键因素,部分教师的师德信念也并未最终形成,但它一经形成,便成为主体进行师德评价的标准,支配师德行为的动机,激发师德情感、产生师德行为、坚定师德意志的内在因素,它是师德形成的重要标志。师德评价是用已经掌握的师德规范对自己或他人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言行进行分析、鉴别和判断的活动。师德评价是师德认识的具体化和外在表现,它对教师的思想行为起道德裁判、激励与调节作用。
师德情感是影响教师良好师德师风形成的动力源泉。任何情感都是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师德情感是教师用一定的师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当师德规范为教师深刻认识后,就会内化为主观上的师德需要,这种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内心体验,就是师德情感。师德情感在教师职业品德形成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缺乏良好的师德情感,便谈不上有良好的师德品质。若某种良好的行为并非出自教师的师德情感,就很难说这是良好师德的表现。因此,培养良好的师德情感和高尚的师德情操是师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教师的情感通常指对客观事物的好恶倾向,主要包括对工作的责任感、荣誉感和道德感。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