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教学改革项目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革新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2-27 点赞:7802 浏览:232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发展人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为主要目标,指导学生能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认知、情感水平和运用的实际能力,因此靠传统的讲授不能完成教学目标,应逐步引进项目教学法,将教学内容设置为生活中实际的场景、案例,来有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本文对项目教学法在我校心理健康课程上的应用做了初步的归纳。
关键词:项目教学;心理健康;教学改革
所谓“项目教学法”可以定义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独立或者小组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通过自己动手,学会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目前,项目教学法已经应用于中职各科的专业课教学,公共课也逐步推行。那项目教学法能否应用于中职《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实践之中呢?我校针对中职学生所处的特殊生理状况,用项目教学法实行课程改革,摈弃了传统的专业知识讲授法,“照本宣科”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更注重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这就意味着,在教学改革中对传统教学法的功能定位进行适应性调整。将项目教学法的情景模式与《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内容和能力要求相契合,我校在《心理健康》中开展了项目教学,效果甚好,现汇报如下:

1.项目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学中的模式改革

依据项目教学法的规定,其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主体教育”教学模式,教师采用引导、启发方式,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分析问题、查资料、解决问题,独立或者成组来完成教学任务,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
1源于:论文格式范文网www.618jyw.com
.1自主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
以“和谐关系,快乐生活”教学内容为例。中职学生年龄一般处于15-17周岁之间,处于情绪不稳的青春期。这个时期学生的性格特点为:叛逆、追求个性、喜欢表现自己,有的喜欢异性的吸引。为此,如何增强与同伴、教师、家长的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通过亲自参与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因此,我们教师预设单因素模拟环境、多因素模拟环境,在单因素模拟环境中设置,同桌友谊、异性相处、父母相处、6种常见的矛盾,4种常见不良环境(校园暴力、艾滋病、毒品、吸烟)等项目,多因素设置几个单项目的融合,以帮助学生在虚拟社交活动中获得初步的人际交往体验。了解生活中面临的心理困扰和心理行为问题,拒绝不良诱惑。掌握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方法,积极地适应社会生活,提升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

1.2以课程模块为载体

在教学实践中诸多教师遵循《心理健康》课程的授课计划。围绕特定逻辑关系而形成的知识系统,项目系统,将项目融于单元教学之中[3]。针对项目教学的要求,在“大单元”的基础之上,完成对一个复杂多因素项目全过程的处理,还须建立分解为各单因素项目体系。形成项目库,在教学和考核时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课程版块来分,包括:社会心理、自我认知、角色转换、有效学习等内容。因此,实施项目教学法还涉及到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版块设置工作。

1.3教师起引导启发作用

在项目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师由主体退为辅助作用,这也是也是项目教学的核心和要领。但是,项目教学也不是一味自主学习,不授课,教师的引导、启发,项目实施后的归纳、总结、评价对项目实施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生中间形成共鸣[4]。

2.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的设置

这里以“提升职业心理素质”的教学内容为例,展开对教学思路的构建

2.1课程准备环节

不能仅依赖课程要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项目教学,扩展内容和延伸在课程准备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5]。我们将该部分的主要内容设置为:认识职业、.职业角色、.职业压力、职业倦怠、职业适应、创业与创新。这样一来,课程准备就更有针对性、层次性,为项目教学的应用做好铺垫。

2.2课程环节的设计

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等,同时,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6]。开展实践活动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要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确保安全、追求实效。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要对学生活动给予及时引导。要通过讨论、总结和撰写活动报告等方式,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展示教学效果。
2.2.1重视重点教学内容。在“职业适应”环节,应围绕着学生职业生涯中人际交往的作用来展开。面试、试用期、职业竞争、提升等教学内容的设计,围绕职场的几个环节,为自己打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以及有助于在分工协作中顺利完成工作等。
2.2.2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环境、知识水平和专业特点、具体教学内容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2.3教学方法的运用。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活动和案例教学方法,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和调适。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2.3课程评价环节

评价要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要求,从现实生活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中心,以学生的情意活动为主要内容,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学科教学、局限于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7]。要对学生认知、情感态度观念和运用能力予以评价,特别重视评价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解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项目教学之后通过UPI心理健康问卷,来测评学生的心理状态,与教学之前对比,找出薄弱点。

3.教学思路指向下的模式应用1活动设计

在《我的心态我作主》压力情绪调节活动课设计,设置《人生AB剧》,
心理导入活动设计:据说有一个教授曾找了九个人做实验。教授说,你们九个人听我的指挥,走过这个曲曲弯弯的小桥,千万别掉下去,不过掉下去也没有关系,底下就是一点点水。九个人听明白了,哗啦哗啦都走过去了。走过去后,教授打开了一盏黄灯,透过黄灯九个人看到,桥底下不仅仅是一点水,而且还有几条在蠕动的鳄鱼。九个人吓了一跳,庆幸刚才没有掉下去。教授问,你们现在谁敢走回来?没人敢走了。教授说,你们要用心理暗示,想象自己走在坚固的桥上。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讨论和分析小品“人生AB剧”,让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知识,明白情绪ABC理论,以及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同时让他们进一步分析困绕自己情绪的一些不适当的看法和观念,真正让学生自己走出困境,以此达到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的“助人自助”的目的。

3.2活动评价

建立起中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关乎他们今后的生活领域,还涉及到他们未来的工作领域。因此,教学中应形成他们初步的人际互动技能。结合学生正处的生理发育期特点,引入具有竞争性、活泼的游戏活动是教学的重点。在游戏过程中,各团队成员间实则形成了虚拟的社会群体。在任务导向下,便能培养学生的人际互动意识和能力。

4.项目教学的实效性分析

新生相识的一个月内是交友的关键期,调查显示出新生在交往过程中存在不少的困惑,如害怕被误解、感到孤独等,同时在喜欢的事情中也表明的这一点:和好朋友在一起,喜欢交朋友,很高兴又认识了两个朋友等。一方面说明学生的交友意识增强,把自己融入到一个团体中才感到安全,同时也看到,有些学生不善于交朋友造成的内心孤独感。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价值感、成就感很大程度上在于被团体的认可,被班级认可,被同学认可。加入到一个团体中是心理安全的保障,也是心理健康的保护伞。
参考文献: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郭斯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
[3] 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王佳.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教育,2011,5(35):105-107
[5] 张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浅谈[J].职业教育,2011,5(35):78-80
[6] 邵丽萍.把握学生心摘自:毕业论文结论范文www.618jyw.com
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7(4):1107-1108
[7] 李又梅.中职心理健康课“三环节”教学法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2,8(1):53-5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