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探析高校思想政治论述课“小班化”教学办法探析生

更新时间:2024-04-10 点赞:33201 浏览:14869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收稿日期:2013-07-25
作者简介:谢丽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广州/510300)
*本文系2010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班化’教学方法研究”(课题批准号2010ZY034)阶段成果。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班化”教学是相对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级授课制提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小班化”教学为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级授课因学生人数多带来的困境和局限性,为师生交流互动、平等对话创设了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班化”教学的研究也为实现主体间性或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在遵循主体性—主体间性等原则基础上实行“小班化”教学更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班化”教学;主体间性;交互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小班化”是相对于目前高校“思政课”大班级授课制提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目前我国对“小班化”教学的研究主要集在基础教育领域,“小班化”教学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较为零散,而高校“思政课”“小班化”教学则是更新的提法。近些年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研究重点在于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关系。在主体间性或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教育过程共在的主体,改变了主体-客体单向传输模式,达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对话和沟通、情感和知识的交流,并在此基础之上获得思想道德发展和境界提升,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然而,主体间性或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在班级人数多的大班级授课制模式下是难以实现的。笔者认为,高校“思政课”“小班化”教学为实现主体间性或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思政课”“小班化”教学方法是必然和可行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班化”教学方法的内涵 “小班化”教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其中美国摘自:本科毕业论文模板www.618jyw.com
的“小班化”教学研究和实践最为深入、最为典型。“小班化”既是教学方法更是崭新的教育理念,是“通过控制班级的学生人数来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并根据这一环境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班级授课制”。它体现的是教育对学生个体、个性的关注,以及对学生充分发展的重视。“思政课”“小班化”教学是对目前高校“思政课”大班级授课制提出的。在大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关注知识的单向灌输,知识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活动,师生关系主要是围绕知识的系统讲授而形成和展开的,教师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过于注重教材和大纲,无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质疑,教师无法顾及每一个教育对象的存在,学生之间的差别性和主体性都被忽视。“思政课”是“使人成为人”的课程,它的教育对象是人而不是“物”。这就决定了“思政课”教学活动必须是关注教育对象的教育活动。“思政课”“小班化”教学通过控制班级学生人数来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这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强调的是师生双方的平等、尊重、差异、自主、开放,发出“真的声音”,在教师的价值引导与教育对象的自主建构过程中实现个体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从而使“思政课”教学活动成为一种教育双方共享知识、情感共鸣、智慧共建、意义生成的过程,最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班化”教学方法之缘起

(一)大班级授课制师生交往的缺失呼唤“小班化”教学

在大班级教学中,往往百十个学生在一个大教室上课,即便是十个八个学生缺勤也不会引起教师的注意,教师也会因为学生人数众多、点起名来太费时间而不便过问。由于学生人数过多,“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是以知识的单向传输为主,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难以实现。教师与那些学业成绩好、活动能力强的学生存在较高的互动频率,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交往则相对较少。 行为学研究表明,教师视野的最佳覆盖范围是28名学生左右,超过这个范围,教师就会顾此失彼。“小班化”教学为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眼神互动和目光交流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师生能更好的交流,教师能够使教育资源在学生之间得到合理分配,能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能够与学生一起共同探究知识与真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做到教学相长。

(二)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

“思政课”是“成人之课”,其教学活动是一种教学双方通力合作,共享知识、情感共鸣、智慧共建、相互理解、意义共生的精神教育活动。因此,“思政课”教学活动必须改变那种对待教育对象的以“物的世界”中的主客体关系的眼光和方式,从“物的世界”的思维方式转向“人的世界”的思维方式,用“人”的方式来研究人、认识人、理解人,使“思政课”教学活动成为一种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只有这样,“思政课”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成为一种人对人的教育,而不是人对“物”的训练和塑造。[3]杜威也曾告诫我们,“训练不同于教育”,不能只有训练而无教育,训练“只意味着特定技能的获得。天然的才能可以训练得效率更高而不养成新的态度与性情,而后者正是教育的目的”。[4]以“成人”为根本目的“小班化”教学创设了教师更加正视、重视、珍视人的教学环境,能真正做到在思想上以人为目的、在实践中以人为最终归属。受到关注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主体性,在尊重教师的基础上,冲破了过去教学过程中“物”的定位。他们能动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与需要,体现了“思政课”关心人、培养人、完善人的课程教学目标。

(三)符合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

主体间性是指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性,即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调节性。[5]它不同于只强调单一主体的主体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客体模式,将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置于不平等的地位,过度张扬了教育者的主体性,而忽略了受教育者的客观需要。这样容易导致教育内容的“假、大、空”,教育目标的整齐划一,教育方式的单向灌输,最终大大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教育过程生的主体,以语言、教材、技能、活动等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流与互动,促使主体间相互理解、共生共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教育主体的主体性的交往实践活动。[6]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教学过程不再是单一主客体的两极摆动,而是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以共同的客体为的交往过程。“思政课”“小班化”教学为克服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困境和局限性,为师生交流互动、平等对话创设了环境。教育者在这种环境中更便于了解掌握学生的需求,特别是他们的精神需求和社会性需求,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与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互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其克服了单向度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模式的缺陷,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创造了现实条件。 源于:论文格式模板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