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素质教育激发学生潜能试述提升素质教育水平封面

更新时间:2024-01-20 点赞:25554 浏览:11155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已有许多年头,然而进展一直比较缓慢。不少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比较模糊,简单地把素质教育等同于增加音、体、美等方面的培养与熏陶。殊不知,我们提升学生素质的根本,是使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在身体、思想、道德、智力、能力等方面的素质。素质教育与每一门课程的教师都息息相关。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
笔者对自己教过的中学生进行实测,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认识自我、规划自我的能力,缺乏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缺乏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精神和能力。他们学习很被动,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是不知所措的“茫然”。发现, 这样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仍旧会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或做事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学习和胜任新的工作。如何把学生这种“茫然”通过行之有效的“科学引导”之后,逐渐变为“豁然”,形成健全的心智,非常重要。引导与开化的过程、方式、方法,即是素质教育的精髓。
首先,采取积极性教学,提高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过去,我们往往把教学过程看成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在这种课程模式下,听讲和习题成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机械又呆板。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关键词是互动、交流、合作、探究。对于实现路径的探索,笔者归纳为“一二三四”教学模式。“一点”,是指低起点夯实基础,面向全体,针对差异,教学最基础的知识和能力,循序渐进。“两度”,是指小坡度设置台阶,搭建思维支架,降低学习难度,提供成功条件;高密度训练思维,小步快进,优化学习过程,有效训练思维。“三动”,是指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动嘴表达相结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站在培养学生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度,创新作业设计,尤其加强探索性作业和开放式作业的研究,创新作业设计的思路。“四导”,是指导读、导思、导研、导行,核心是通过教师导教使学生善读、善思、善研、善行,积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学习方式,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益,实现学生学习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机械操练到意义建构的转变。
其次,开设兴趣、社团课程,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潜能。开设融拓展、体验、探究三维一体的兴趣、社团课程,每天安排一小时的时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走上澎湃的学生论坛,走进五花八门的微型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拓宽视野,领悟人文思想,感悟科技发展。从而进一步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兴趣所在。这些社团课程,使学生可以沿着“兴趣—志趣—个性特长”的道路走下去,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天地”,激发潜能的“主阵地”。
再次,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德育容易成为枯燥无味的语言说教,这点要注意克服。可联系实际,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主题活动,将科学知识、社会实践及生活实际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良好人格的塑造。每门学科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责任教育。比如通过学习语文,让学生认识名人的伟大事迹,学习他们的高尚情操;通过学习英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数学课适当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方法;综合实践课可利用自然现象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美术、音乐课可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等。通过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摘自:毕业论文前言www.618jyw.com
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最后,重视艺术、体育和科技,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步。毋庸置疑,艺术、体育和科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足开好体育、艺术和科技等课程,确保各学段的体育、艺术和科技课课时总量。深化体育、艺术和科技等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活动育人,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艺术、科技的宣传和展示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活跃学生课余文体生活,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袁 妮)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