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相生“化虚为实,虚实相生”

更新时间:2024-02-23 点赞:10984 浏览:4496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诗歌以意境这一特殊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以非理性的和不可用言语表达的意象来抒发情感,所以诗人的意中之象是寄寓诗人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诗人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美国文艺理论家苏珊朗格说:“艺术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是情感的意象。”诗歌教学可以通过对诗的意境分析、对意象的赏析,使学生体会诗的感情,感悟诗歌的意境。
一切文学艺术形式都以形象地再现生活为基础特征,笔者认为,诗歌教学要注重诗的形象化,形象化教学方法在诗歌中更为重要。所谓形象化,是指文艺创作中反映生活,描绘形象的方法及运用这种方法所达到的具体、生动的程度。古今诗歌中有许多佳作,既有诗情的亲切抒发,又有对画意的动人展示。如何对诗歌的意境和意象作基本的内涵解释呢?笔者认为这需要形象化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恰当合理并有效地利用这种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呢?

一、“景语”的形象化

中学语文课本引入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该诗是一幅雄伟的落日余晖下的黄河万里入海图;的《沁园春·雪》,该诗展示的是晴日映照时的分外妖娆的北国茫茫雪景。讲解这些诗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景语”,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画,从而自然地透过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使学生能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物笔两化。这样的讲述,完全符合这些诗的形象化方法,亦即艺术概括的特点。教师的引导有方,学生的入门有法,不用说这将会是一堂声情并茂、情趣盎然的诗歌欣赏课。

二、“主人公”的形象化

在文学艺术形式领域里,在形象反映生活时,再没有像诗这样活泼多姿的了,所以诗人表情达意的方式无疑是异常自由灵活的。
比如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诗人通过具体的物像表现一位镇定神勇、射术超群的将军。一“惊”字,渲染了一种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突出了将军的高度警惕。又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没有具体描写眼前景物,而是直接打开自己的心扉向读者倾诉,感情完全是迸发式的。再如唐朝诗人秦韬玉的七律《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虽句句写贫女,其实句句是为不得志的贫士而写,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阅读、品析这类诗时,显然不能在脑海里出现情景妙合无间的画面,而是“引弓”的将军、“独怆然而涕下”的诗人或是隐形的不得志的贫士等形象。在这类诗里,不管诗中主人公是诗人自己还是其他人,它们形象化方法的基本共同点都是直接向读者倾吐衷曲。对这类形象化方法显然不同的诗,作者采用的艺术分析方法应有所区别。对这类诗,笔者认为在教学时可以在“作者介绍”这一教学环节上资料更为丰富和翔实。如果诗中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对这一环节的突出强调,无异于对形象分析的最好补充。这对帮助学生理解诗中形象,将会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如果说这类诗中的主人公不是诗人自己,而学生对当时人物的时代又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话,那么适当讲述那个时代的人物的处境就很有必要。总之,在这些诗里,诗中人物心灵的大门是向读者直接敞开的,这些诗的诗意美也就是诗中人物的心灵美,教学者对这些诗作艺术分析,而且只有直接从揭示人物心灵的喜怒哀乐的感情入手,让学生窥见人物的内心世界而想象人物的鲜明形象。

三、“情境”形象化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解释境界说时曾有“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无境界”的说法,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虽然诗里没有任何具体的景物描绘,但因为写了真情,形成了特定的“情境”,就能激发读者的形象联想,在读者想象中仍然可以望见一幅诗人远眺时的天地辽阔的邈远之景。也就是说,仍然可以由情引发出意境的整幅图画。这就把意境的外延扩大到包括这类直接抒发真情的诗歌。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这类诗的生活、环境图画,远不如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人物形象更符合这类诗的形象化方法的实际。也有一些诗实际上已具有断篇小说的规模,有情、有景、有人,诗中人物的个性非常鲜明,但它不是用散文的语言,而是用音韵铿锵、凝聚力更强的诗的语言表述。文本里的《木兰诗》、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石壕吏》、白居易的《卖炭翁》和《琵琶行》等叙事诗都属于这一类。对这类诗,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借用形象分析的教学方法。以《卖炭翁》为例,虽然字数不多,但对故事情节的交代,对诗的典型环境的渲染,对人物情态的刻画及人物心理状态的揭示,都是非常细致的,都有动人的诗行可以利用。对这类写的有情、有景、有人的诗,教师如果把握形象化方法,那么对艺术形象进行分析就会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四、“寓意”形象化

在浩如烟海的诗歌中,有些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寓寄深刻的哲理,也有一些以咏物寄意或托事言志。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笔者认为讲这类诗,重点要让学生理会潜藏在形象背后的深刻的哲理,这样才能体现这类诗的艺术价值。课文中选入的老诗人臧克家的《有的人》,可以说是一首既有形象概括又包含感情的哲理味很浓的诗。这首诗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诗里自然闪耀着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和光辉形象;但在分析诗中形象时,如果能使学生把超出形象之外的深刻的哲理提炼出来,那么它就更有广泛的概括意义。
无论是咏物寄意还是托事言志,目的都在于形象地抒发作者的感情,都在于寄意和言志,比如诗经《硕鼠》和《伐檀》两首。所以对咏物诗,可以从所咏之物的形象入手。对托事言志的诗,就可以从分析事理讲起,然后点明诗人所寄托的感情。因为这类诗的诗意美就在于它的有寄托。显然,如果没有寄托,这些诗就会失去光彩,显得平庸乏味,不复可观。而一旦寄之以情,寓之以意,就立刻化平庸为新奇,使之陡然增色,字字生辉。因此,讲这类诗,用画龙点睛之法足也。如果勉强往意境这上面上扯,反而画蛇添足,既无法深刻理解诗文,又会使教学过程偏离设定的目标轨道。
要想进入诗歌的非常奇特的形象世界,明确诗人的情趣所在,笔者认为只有从讲清诗的形象化的特有方法入门,效果才是最显著的。教师要根据诗的不同特点采用合适的形象化教学方法,选用合理的艺术分析方法,帮助学生领会诗的思想感情,玩味诗的特殊意境,品析诗中的艺术形象。源于:论文例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