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浅谈浅谈“对应”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中心

更新时间:2024-03-04 点赞:30513 浏览:13607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数”与“形”的对应

“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 ”要理解抽象的“数”不能离开直观的“形”,“数”与“形”各展其长,优势互补,相辅相成,达到逻辑与形象思维的完美统一.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的概念往往都要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 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在“数”的时候,就需要借助大量直观、形象的物体,才能建立起像“1,2,3,4,5,…”这样较抽象的“数”的概念.
接着从学生最熟悉的直尺抽象出“数尺”,在数尺中感受数的顺序、大小和有方向的排列. 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再次从数尺中抽象出“数直线”引导学生学会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学到的数,例如正分数、正小数等.
到了六年级下册“初步认识负数”后,教材出现了数轴模型,完善了学生对数轴的认识. 学生根据学习正负数的经验,自然地将数轴上的点和抽象的正负数对应起来,直观形象地理解了数轴上数的大小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二、“形”与“形”的对应

如果学生不能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把握住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就找不到解题的途径. 在解决一些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时,通过转化的方法,可以把未知图形转化成已知摘自:学生论文www.618jyw.com
图形,引导学生观察转化前后两种不同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找到解决新问题的思路.
学生正是抓住了题目中的数量与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才使问题得以解决,解决这样的问题,不仅要找到题目中明显的量与率的对应关系,更要挖掘出其中隐含的对应关系. 当遇到对应关系不太明显时,就可以借助线段图,把抽象的数或抽象的关系用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帮助学生找到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应思想的应用还有很多,通过对应思想的渗透,能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使学生顺利地解决问题. 我们一线教师要深入地钻研教材,并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把教知识与教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感悟到寻找对应关系的方法及价值,并为学生今后深入地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张奠宙等.小学数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王永春.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梳理[J].小学数学教育,2010(6).
[3]吴正宪.小学数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